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文积累、语感、思维品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质、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只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很少会想到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笔者呼吁语文教师要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名著就是与大师对话,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基于文学作品具有的功用,笔者认为阅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现实中学生很少有兴趣阅读文学作品的现象,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便成了阅读名著的首要问题。下面将几年来积累的做法与同行们分享:
一、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阅读课的形式可灵活多样,阅读的文章可随意挑选,学生推荐,教师推荐均可。如果教师要推荐名著给学生,可先介绍名著的精彩部分,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以摘录好词佳句为主,以强化读书效果。摘录什么呢?一是成语。成语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用词凝练,含义深刻,特别富有启迪性。二是名言警句。这些句子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充满睿智,特别富有启发性、欣赏性。学生长期摘抄,会使自己的说话、写作靠近智者,会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语言更加规范、精炼,并充满哲理。三是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包括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等。摘抄这些句子,一方面促进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说话、写作时运用这些句式,提高表达能力。四是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摘抄这些句子,学生的思维缜密,说话更富有条理性。另外,为了收到阅读的实效,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改,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读书方法。
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
交流的好处在于不仅不同学生见仁见智的观点可以增进学生对所读名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阅读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形式
能够做到博览群书固然是好,但学生的时间有限,很难有大块时间用来阅读。因此,在阅读时,有些书就只能略读,但经典要精读,甚至要读两三遍,才能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五、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要向他们渗透“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读书态度,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样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就会在批判中阅读,在欣赏中阅读,可以领悟名著的精髓。
六、全面了解名著内容
阅读整本名著,可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及著作的大致内容。这样做也会对整本书的情节有整体的印象,避免支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那么就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吸取精神的营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名著就是与大师对话,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基于文学作品具有的功用,笔者认为阅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针对现实中学生很少有兴趣阅读文学作品的现象,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便成了阅读名著的首要问题。下面将几年来积累的做法与同行们分享:
一、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阅读课的形式可灵活多样,阅读的文章可随意挑选,学生推荐,教师推荐均可。如果教师要推荐名著给学生,可先介绍名著的精彩部分,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以摘录好词佳句为主,以强化读书效果。摘录什么呢?一是成语。成语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用词凝练,含义深刻,特别富有启迪性。二是名言警句。这些句子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充满睿智,特别富有启发性、欣赏性。学生长期摘抄,会使自己的说话、写作靠近智者,会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语言更加规范、精炼,并充满哲理。三是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包括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等。摘抄这些句子,一方面促进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说话、写作时运用这些句式,提高表达能力。四是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摘抄这些句子,学生的思维缜密,说话更富有条理性。另外,为了收到阅读的实效,教师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改,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收效甚微的不良的读书方法。
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
交流的好处在于不仅不同学生见仁见智的观点可以增进学生对所读名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阅读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四、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形式
能够做到博览群书固然是好,但学生的时间有限,很难有大块时间用来阅读。因此,在阅读时,有些书就只能略读,但经典要精读,甚至要读两三遍,才能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
五、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要向他们渗透“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读书态度,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问难。这样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就会在批判中阅读,在欣赏中阅读,可以领悟名著的精髓。
六、全面了解名著内容
阅读整本名著,可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及著作的大致内容。这样做也会对整本书的情节有整体的印象,避免支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那么就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吸取精神的营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品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