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会对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小班幼儿阶段是养成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幼儿非常喜欢的童谣,具有朗朗上口、浅显易懂,主题明确等特点,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作用重大。本文主要结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讨论了童谣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应用。
【关键词】童谣 小班幼儿 生活习惯 实践应用
小班幼儿是形成个人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刚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童谣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富有韵味与情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教师要利用童谣的特性,多多运用,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小班幼儿特征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尽管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行走、跑跳、整理物品等独立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心智与认知还不够成熟,在写字、绘画与穿鞋子的时候经常会不分左右方向,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得到很好发育,但他们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能够自觉的学习与模仿他人,还喜欢反复说重复的话[1]。因此,幼儿教师要掌握好方法,加强指导,给予帮助,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幼儿小班阶段,大家过着集体化的生活,在这里是他们社会化的开端,许多事情,大到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到如何正确饮用一杯水等,这些事情都需要幼儿自己解决。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童谣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应用
(一)静悄悄——睡眠习惯
午休是小班幼儿每天中午的“必修课程”,幼儿午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接下来的精神状态与情绪[2]。由于小班幼儿受到年龄的影响,自制力比较差,而且在午睡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有去卫生间小便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午睡的质量。而如果在午休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引入童谣,就会起到良好效果。
在午睡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些童谣故事,也可唱摇篮曲目,引导幼儿安静快速入睡。“乖宝宝,睡觉觉,枕头放平平,被子盖好好。小花枕,小花被,我们一起睡觉觉。”而对于一些在午睡过程中需要入厕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引用童谣:“静悄悄,静悄悄,脚丫轻轻,嘴巴轻轻,我们都要轻轻。”这样幼儿就会认识到寝室是安静的地方,大家都在休息,需要保持安静。
(二)不挑食——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用童谣来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十分必要[3]。幼儿小班的小朋友,尽管自己能够拿勺子吃饭,用水杯喝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将饭菜、水洒出来,而且有些小朋友,如果遇到自己不习惯的蔬菜时,往往就会随意乱扔,还有些小朋友当自己的东西吃完了之后,还会去别人那里抢,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在吃饭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洗手,“自来水,清凉凉,小小手,洗白白,饭前洗手,讲卫生。”当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要引用《吃饭歌》童谣,“小宝宝,坐坐好,细细嚼,慢慢咽,一粒一粒不要浪费,宝宝吃的真叫好。”“幼儿园里饭菜香,既讲卫生又营养,蔬菜鱼肉都要吃,豆腐鸡蛋也咽下,小朋友们要记住,吃饭不要把话讲,细嚼慢咽来吃饭,身体长得高又壮。”通过这些童谣,逐步要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文明、卫生——排泄习惯
很多小班的小朋友在入厕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大便之前,忘记拿卫生纸,解决之后,才开始喊其他人递纸给他,甚至有时干脆不擦屁屁,就直接穿上裤子。由于孩子还小,有时入厕后不知道是蹲着还是站着,只好模仿身边小朋友的动作,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在小朋友入厕环节,教师要引导他们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上厕所,排好队,讲文明,懂礼貌,不推不闹人人爱”。当男孩入厕时,教师引导说:“脱裤站好好,小便瞄准准,便后冲掉,厕所干净,宝宝香香。”在穿裤子时,有的小朋友会直接穿上外裤,而忘记了里面的裤子,此时,教师就你可以引用童谣:“小小花裤,一层层,先里后外,真美丽” 。当小朋友入厕结束后,要引导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小小水池,水儿清清,伸出小手,洗洗白白,干净卫生,文明健康”。教师合理引入童谣,不仅能够使小朋友入厕有序,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排泄与卫生习惯。
结束语:
童谣对于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的教导中要重视对童谣的应用。同时家长也要积极配合,积极主动收集童谣的信息资料,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不仅只是在言语上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把一些童谣资料粘贴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使他们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睡觉、饮食、入厕和盥洗等方面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梦珺.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 5(20):12.
[2]李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8(21):2-5.
[3]王琳.浅议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3):23.
【关键词】童谣 小班幼儿 生活习惯 实践应用
小班幼儿是形成个人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刚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童谣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富有韵味与情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教师要利用童谣的特性,多多运用,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小班幼儿特征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尽管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行走、跑跳、整理物品等独立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心智与认知还不够成熟,在写字、绘画与穿鞋子的时候经常会不分左右方向,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得到很好发育,但他们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能够自觉的学习与模仿他人,还喜欢反复说重复的话[1]。因此,幼儿教师要掌握好方法,加强指导,给予帮助,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幼儿小班阶段,大家过着集体化的生活,在这里是他们社会化的开端,许多事情,大到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到如何正确饮用一杯水等,这些事情都需要幼儿自己解决。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童谣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应用
(一)静悄悄——睡眠习惯
午休是小班幼儿每天中午的“必修课程”,幼儿午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接下来的精神状态与情绪[2]。由于小班幼儿受到年龄的影响,自制力比较差,而且在午睡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有去卫生间小便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午睡的质量。而如果在午休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引入童谣,就会起到良好效果。
在午睡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些童谣故事,也可唱摇篮曲目,引导幼儿安静快速入睡。“乖宝宝,睡觉觉,枕头放平平,被子盖好好。小花枕,小花被,我们一起睡觉觉。”而对于一些在午睡过程中需要入厕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引用童谣:“静悄悄,静悄悄,脚丫轻轻,嘴巴轻轻,我们都要轻轻。”这样幼儿就会认识到寝室是安静的地方,大家都在休息,需要保持安静。
(二)不挑食——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用童谣来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十分必要[3]。幼儿小班的小朋友,尽管自己能够拿勺子吃饭,用水杯喝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将饭菜、水洒出来,而且有些小朋友,如果遇到自己不习惯的蔬菜时,往往就会随意乱扔,还有些小朋友当自己的东西吃完了之后,还会去别人那里抢,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在吃饭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洗手,“自来水,清凉凉,小小手,洗白白,饭前洗手,讲卫生。”当幼儿吃饭的时候,教师要引用《吃饭歌》童谣,“小宝宝,坐坐好,细细嚼,慢慢咽,一粒一粒不要浪费,宝宝吃的真叫好。”“幼儿园里饭菜香,既讲卫生又营养,蔬菜鱼肉都要吃,豆腐鸡蛋也咽下,小朋友们要记住,吃饭不要把话讲,细嚼慢咽来吃饭,身体长得高又壮。”通过这些童谣,逐步要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文明、卫生——排泄习惯
很多小班的小朋友在入厕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大便之前,忘记拿卫生纸,解决之后,才开始喊其他人递纸给他,甚至有时干脆不擦屁屁,就直接穿上裤子。由于孩子还小,有时入厕后不知道是蹲着还是站着,只好模仿身边小朋友的动作,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因此,在小朋友入厕环节,教师要引导他们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上厕所,排好队,讲文明,懂礼貌,不推不闹人人爱”。当男孩入厕时,教师引导说:“脱裤站好好,小便瞄准准,便后冲掉,厕所干净,宝宝香香。”在穿裤子时,有的小朋友会直接穿上外裤,而忘记了里面的裤子,此时,教师就你可以引用童谣:“小小花裤,一层层,先里后外,真美丽” 。当小朋友入厕结束后,要引导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小小水池,水儿清清,伸出小手,洗洗白白,干净卫生,文明健康”。教师合理引入童谣,不仅能够使小朋友入厕有序,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排泄与卫生习惯。
结束语:
童谣对于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的教导中要重视对童谣的应用。同时家长也要积极配合,积极主动收集童谣的信息资料,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不仅只是在言语上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把一些童谣资料粘贴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使他们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在睡觉、饮食、入厕和盥洗等方面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徐梦珺.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 5(20):12.
[2]李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8(21):2-5.
[3]王琳.浅议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