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散文中初识朱自清,是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印了四十多张朱自清的《春》,人手一份。那时的我还未完全从童话世界中走出来,乍一拿到这篇文章,自然感到索然无味,意兴阑珊。
到了初中,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我才惊喜地发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极平淡朴实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不舍的离别,描绘着一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读后泪流满面的我哑然了……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去读《春》,从字里行间竟读出了春的影子,嗅到了春的味道——真如身临其境一般!
高中时,有幸拿到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细细品读,才真正窥得朱自清先生的更多面。从早期的平易自然到中期的质朴淳厚,又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趣。
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乍一见到这一标题时,我着实愣了片刻。但我很快便反应过来,是一种反语。一个白皮肤小孩,竟因“我”无恶意的注视,向“我”伸过头,用表情和眼神鄙夷地挑衅着。他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竟已被种族观念侵袭。这樣的意识,这样的一代,世界便不可能是世界人的世界。
人的生命,只能由上天注定吗?我想不是,每条生命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是独立的拥有人权的个体。由此,无论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富人、穷人,乃至动物界的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
蜉蝣命短,虽朝生暮死,它们可以看到晨光,也可以看到粼粼水波,亦可以看到落日西沉。这一点,与人类又有何不同?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便对生灵肆意捕杀,就像白种人自诩为白种人,而对黄种人深深蔑视。我想,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像是一扇引领我思考的门,让我揣摩明白人生的道理。一直困惑我的问题也豁然开朗了,小时候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枯燥,也不过是因为我的眼睛只看到了文章的表面,而非读懂文章的内涵。
就像我现在虽然在奋笔疾书,心中还有一些不甚明朗的疑惑——这一点,大概只有随着阅历的增加,感悟的加深,才会更深一些吧!
朱自清的散文向来鲜有华丽的铺排,甚至可以说是平淡的,但却又是充满新意的。他的创作经历了诗歌、散文、杂文三个阶段。都呈现了对人生深入的体味。作者从散文集中重点选出《白种人——上帝的孩子》这一篇来,进行详写和思考,感知到了国家的强大才能让人活得不再那么卑微,才会体现人与人的平等。
文末,作者交代了阅历的丰富和感悟的深刻成正比,这一点和“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有异曲同功之妙,事物客观地存在,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或者心境的不同,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有所变化。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到了初中,课本中收录了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我才惊喜地发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他用极平淡朴实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不舍的离别,描绘着一个“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读后泪流满面的我哑然了……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去读《春》,从字里行间竟读出了春的影子,嗅到了春的味道——真如身临其境一般!
高中时,有幸拿到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细细品读,才真正窥得朱自清先生的更多面。从早期的平易自然到中期的质朴淳厚,又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趣。
文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乍一见到这一标题时,我着实愣了片刻。但我很快便反应过来,是一种反语。一个白皮肤小孩,竟因“我”无恶意的注视,向“我”伸过头,用表情和眼神鄙夷地挑衅着。他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竟已被种族观念侵袭。这樣的意识,这样的一代,世界便不可能是世界人的世界。
人的生命,只能由上天注定吗?我想不是,每条生命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是独立的拥有人权的个体。由此,无论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富人、穷人,乃至动物界的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
蜉蝣命短,虽朝生暮死,它们可以看到晨光,也可以看到粼粼水波,亦可以看到落日西沉。这一点,与人类又有何不同?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便对生灵肆意捕杀,就像白种人自诩为白种人,而对黄种人深深蔑视。我想,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像是一扇引领我思考的门,让我揣摩明白人生的道理。一直困惑我的问题也豁然开朗了,小时候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枯燥,也不过是因为我的眼睛只看到了文章的表面,而非读懂文章的内涵。
就像我现在虽然在奋笔疾书,心中还有一些不甚明朗的疑惑——这一点,大概只有随着阅历的增加,感悟的加深,才会更深一些吧!
朱自清的散文向来鲜有华丽的铺排,甚至可以说是平淡的,但却又是充满新意的。他的创作经历了诗歌、散文、杂文三个阶段。都呈现了对人生深入的体味。作者从散文集中重点选出《白种人——上帝的孩子》这一篇来,进行详写和思考,感知到了国家的强大才能让人活得不再那么卑微,才会体现人与人的平等。
文末,作者交代了阅历的丰富和感悟的深刻成正比,这一点和“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有异曲同功之妙,事物客观地存在,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或者心境的不同,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有所变化。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