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小练笔,让学生“妙笔生花”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hongcha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情到浓时写一写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的高潮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
  在学完《姥姥的剪纸》,很多同学都沉浸在课文里姥姥给“我”营造的童年美妙的诗情中,出示原文中的一段话:“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这段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就是不容小视的,再辅以恰当的音乐,以及教师饱含深情的叙述,十分震撼人心!然后我随机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作者,此时来到姥姥面前,看到姥姥这个样子,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尽情倾吐在纸上。”学生写的文字感人肺腑,有的写:“姥姥啊,我永远也忘不了您给我剪的‘牛驮小兔’,里面饱含着您对我的爱啊!”有的说:“姥姥,虽然我现在长大了,成了作家,但小时侯您对我谆谆教诲的情景我永远也难以忘怀,那将是我生命中永远珍藏的回忆。”还有的写:“姥姥,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的!”在朗读交流的时候,学生很动情,有一位学生哽咽着几次才念完自己的文字。这样设计的练笔,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中的“我”、姥姥进行了对话,从而让祖孙间的深情得到了升华,学生的理解也更到位了。
  二、 促进理解练一练
  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可以化简为详,变虚为实,是巧妙拓展文本、加深理解、强化语言的好方法。如《孔子游春》中有这样一段话:“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这段话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使理解更深入?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学过的课文里,也有不少人可以被称作“真君子”,他们身上有着优秀的品格,无愧于“真君子”的称谓。他们的名字,是否已经深深地刻在你的心上了呢?请提起笔写一下你心目中的“真君子”。随后,课件显示文字:“……是真君子。因为他(她)……。”联系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来阐述“真君子”,学生很有话说。通过交流、评议,学生对“真君子”的定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其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不用说,难点就此突破。
  三、 精彩诗词改一改
  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或小剧本是训练学生练笔的好方法。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中出现了三个画面,即“溪亭日暮” “误入藕花深处”“惊起鸥鹭”,这三幅画面有声有色,值得细细琢磨。据此,我们可要求学生把握原词的内容,打破其语言简洁、内容跳跃的框架,借助插图充分发挥想象,把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具体地描写出来。在学生练笔前,教师要在学生充分吟诵,理解原词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观察、想象。学生通过练笔,看到了那渐渐西沉的落日,听到了鸥鹭拍打水面的声音,感受到了词人愉悦的心境。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词,充分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笔,在想象中拓宽思路,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蕴含诗词中的那份情感。
  四、 空白之处补一补
  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板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丰富文本的内容,把书越读越“厚”。有的课文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中,名曲《二泉映月》的诞生和阿炳那坎坷的经历是紧密相关的,可课文对此描述得十分简略。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接触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并感受阿炳“双目失明”靠“卖艺度日”的艰辛,在学生的感悟尚肤浅时,我设置了相关情境,出示文字并让学生选择一个画面想象写话: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三:下着大雨的清早,阿炳生病了,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这样的练笔,是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库存、感情等因素所进行的“再创造”,这是较高要求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五、 精彩之处仿一仿
  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如学习《莫高窟》的壁画时,课文对壁画中的飞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在这个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练习,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学生在文本语言的例子学习中,在课件提供许多画面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有的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有的脸色凝重,仰望天空;有的手捧鲜花,洒向大地……通过练笔,学生不仅很好地学习了精彩语言的表现,更是在写作中感受到了壁画被制作得栩栩如生,古人那过人的智慧。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其他文献
文本阅读需要教师站在课程的视野、儿童的视角去读。以多重身份、多重视角去阅读,才能读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文章不厌百回读,只有在不断的精思熟读过程中,才能读出深度、读出境界、读出方向。  一、 读者视角下的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首先把自己当作一般的读者,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而轻松的心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学会很随意、很闲适地在作者的文字海洋里徜徉、欣
一、 观察要“真”,素材积累提倡原生态  也许有人要问,难道观察还有假?事实上,面对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学生常常会发生“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现象。不妨让我们看个例子:某天听三年级的一节科学课,内容是研究大树。教师先提出了观察的具体要求,随后分小组到校园内实地观察梧桐树,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15分钟以后,同学们回到教室进行汇报。有同学这样描述观察所得:我看到了梧桐树上挂满了果实,树枝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