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展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机会。因为站在教师的高度,有时候给出的逻辑推理法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而由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则更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逻辑;深奥;方程;解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55-01
面对难题,教师难免有力有不怠的时候,而学生难保不会有出奇制胜的可能。我们总说教学相长,韩愈也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教师应俯下身子、放低姿态,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一、逻辑推理法太深奥
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道考题: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出发,8分钟可以相遇。如果甲骑自行车每分钟少行1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多行30米,则只需要7分钟就可以相遇。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鉴于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笔者画了线段图(如下图)辅助分析。
甲现在骑自行車每分少行10米,骑行7分钟,那么他行驶的路程就缩短7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多行30米,也是骑行了7分钟,那么他骑行的路程就延长210米。变速后,两人骑自行车7分钟与维持原速骑行7分钟相比,路程和多出210-70=140(米)。甲和乙原来8分钟相遇,现在7分钟就相遇了,提前了1分钟,他们变速后7分钟多骑行的路程就相当于原速度1分钟骑行的路程,即140米,由此求得A、B两地的距离是140×8=1120(米)。
笔者也差点把自己绕晕了。“甲、乙二人变速后7分钟多骑行的路程就相当于原速度1分钟骑行的路程”,这么复杂的换算学生怎么理解呢?这让笔者分外为难。
二、学生自创的花样方程解法
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的解题方法步骤令人始料未及,于是在讲评试卷时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的独门解法。
生1:原来两人骑自行车8分钟共同完成全部路程,即两人合起来每分钟骑行全程的[18],现在7分钟就可以完成全部路程,那么两人合起来每分钟骑行全程的[17]。前后对比,现在两人每分钟比原先每分钟多行全程的[17-18=156]。现在甲每分钟少行10米,乙每分钟多行30米,那么两人骑自行车的实际增速为每分钟多行30-10=20(米)。20米相当于全程的[156],所以全程就是[20÷156=1120](米),也即A、B两地的距离。
生2:我是列方程解答。设甲、乙两人骑自行车的原速度和为[x]米每分钟,原来的骑行时间是8分钟,于是全程长为8[x]米。变速后的速度和为每分钟([x]-10 30)米,变速后骑行时间为7分钟,再次求得全程长为[([x]-10 30)[×]7]米。因为两次走的是同一路线,路程相等,所以8[x]=([x]-10 30)[×]7,8[x]=([x] 20)[×]7,8[x]=7[x] 140,[x]=140。求出原速度和后,再间接求出路线全程长为140[×]8=1120(米)。
生3:设甲每分钟骑行[x]米,乙每分钟骑行[y]米,根据题意,原路程为8([x] [y])米,现路程为7([x]-10 [y] 30)米。根据路线全长不变,列方程为8([x] [y])=7([x]-10 [y] 30),8[x] 8[y]=7[x] 7[y] 140。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消减7[x]和7[y],得到[x] [y]=140,所以A、B两地的距离为140[×]8=1120(米)。
三、师生互学才能教学相长
三位学生解释完自己的独门解法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他们能用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方法都很容易理解,这让三位学生备受鼓舞。对于这三位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成果,就连作为教师的笔者也从中受益,获得了深刻的体会:
其一,教师提供的方法未必就是范本。教师也会有局限性,当遇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图省事,用保守方法解题,没有精力开创多种方法,只是择优选用。若充分信任学生,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也许会收获意外惊喜。
其二,要让学生上台讲。教师要放下姿态,倾听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学生上台展示分享的机会,让他们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鼓励他们创新、发散思考。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面对难题,应让学生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在解题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因为一瞬间的灵感都是在千万次的苦思冥想后迸发出来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有时学生的解法反而比教师的更巧妙,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是否得当。
(责编 吴美玲)
[关键词]逻辑;深奥;方程;解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55-01
面对难题,教师难免有力有不怠的时候,而学生难保不会有出奇制胜的可能。我们总说教学相长,韩愈也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教师应俯下身子、放低姿态,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一、逻辑推理法太深奥
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道考题: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出发,8分钟可以相遇。如果甲骑自行车每分钟少行1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多行30米,则只需要7分钟就可以相遇。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鉴于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笔者画了线段图(如下图)辅助分析。
甲现在骑自行車每分少行10米,骑行7分钟,那么他行驶的路程就缩短7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多行30米,也是骑行了7分钟,那么他骑行的路程就延长210米。变速后,两人骑自行车7分钟与维持原速骑行7分钟相比,路程和多出210-70=140(米)。甲和乙原来8分钟相遇,现在7分钟就相遇了,提前了1分钟,他们变速后7分钟多骑行的路程就相当于原速度1分钟骑行的路程,即140米,由此求得A、B两地的距离是140×8=1120(米)。
笔者也差点把自己绕晕了。“甲、乙二人变速后7分钟多骑行的路程就相当于原速度1分钟骑行的路程”,这么复杂的换算学生怎么理解呢?这让笔者分外为难。
二、学生自创的花样方程解法
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的解题方法步骤令人始料未及,于是在讲评试卷时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的独门解法。
生1:原来两人骑自行车8分钟共同完成全部路程,即两人合起来每分钟骑行全程的[18],现在7分钟就可以完成全部路程,那么两人合起来每分钟骑行全程的[17]。前后对比,现在两人每分钟比原先每分钟多行全程的[17-18=156]。现在甲每分钟少行10米,乙每分钟多行30米,那么两人骑自行车的实际增速为每分钟多行30-10=20(米)。20米相当于全程的[156],所以全程就是[20÷156=1120](米),也即A、B两地的距离。
生2:我是列方程解答。设甲、乙两人骑自行车的原速度和为[x]米每分钟,原来的骑行时间是8分钟,于是全程长为8[x]米。变速后的速度和为每分钟([x]-10 30)米,变速后骑行时间为7分钟,再次求得全程长为[([x]-10 30)[×]7]米。因为两次走的是同一路线,路程相等,所以8[x]=([x]-10 30)[×]7,8[x]=([x] 20)[×]7,8[x]=7[x] 140,[x]=140。求出原速度和后,再间接求出路线全程长为140[×]8=1120(米)。
生3:设甲每分钟骑行[x]米,乙每分钟骑行[y]米,根据题意,原路程为8([x] [y])米,现路程为7([x]-10 [y] 30)米。根据路线全长不变,列方程为8([x] [y])=7([x]-10 [y] 30),8[x] 8[y]=7[x] 7[y] 140。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消减7[x]和7[y],得到[x] [y]=140,所以A、B两地的距离为140[×]8=1120(米)。
三、师生互学才能教学相长
三位学生解释完自己的独门解法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他们能用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方法都很容易理解,这让三位学生备受鼓舞。对于这三位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成果,就连作为教师的笔者也从中受益,获得了深刻的体会:
其一,教师提供的方法未必就是范本。教师也会有局限性,当遇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图省事,用保守方法解题,没有精力开创多种方法,只是择优选用。若充分信任学生,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也许会收获意外惊喜。
其二,要让学生上台讲。教师要放下姿态,倾听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学生上台展示分享的机会,让他们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鼓励他们创新、发散思考。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面对难题,应让学生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在解题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因为一瞬间的灵感都是在千万次的苦思冥想后迸发出来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有时学生的解法反而比教师的更巧妙,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是否得当。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