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少年儿童学生。在湖北郧县青曲镇,随着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学生”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学生”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
“留守学生”现象在我校还十分突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令人吃惊。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缺陷、学习成绩差、亲情饥渴等问题。为了对留守学生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我们充分发挥远教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优势,积极拓展远教功能,通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搭建 “关留网”体系,真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学校都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组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研究。(二)是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个月进行了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三)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科任教师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主任、科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四)是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了政府、村委会等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五)是积极开展“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学校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确立为校本研究课题,提出了两年研究的重点与目标,在全校发起“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活动,对留守少儿成长中凸显的问题进行剖析。
二、搭建 “关留网”体系
1、搭建“服务型关留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情感世界出现空白,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自已更显孤独和失落,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待他,都代替不了父母。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我们依托学校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建立亲情网络室,设立亲情热线电话。发挥学校远教网络优势,让班主任和管理员担任远程教育“辅导员”,指导留守儿童利用远教设备,掌握计算机初步知识,给远教站点添置了摄像头等设备,由网络管理员通过专用QQ账号,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为他们开通“亲情热线”,消除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也给外出务工的家长带去了温暖。增进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让留守儿童从中感受到父爱和母爱。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交流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家长QQ群,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提供在线咨询、平时家校沟通等服务。同时,设立心理咨询点,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里健康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搭建“帮扶型关留网”解决农村留守儿生活困难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通过调查发现,监护人最关心的是留守儿童学习,其次就是生活,而对于他们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方面则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关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留守儿童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最低,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以上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断层”,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闷不乐,有的有逆反心理,有的情绪波动大。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和发动各个班级建立帮扶领导小组,建立一个老师帮扶二个学生的体系,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通过每周一次爱心电话、每半月一次走访、每月一次座谈联谊等“三个一”活动,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的所想所思、所需所愿,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远教为平台,班主任、科任教师主动参与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网。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特困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帮困资金,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
四、搭建“教育型关留网”提高农村留守儿能力和素质
留守儿童几乎都是单亲、隔代教育监护,由于监护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农活繁重,只能勉强保证孩子的日常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加上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在学习上无法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监护人只会用金钱和物质的奖励或采取打骂等粗暴方式惩罚孩子。大多数监护人对孩子在校教育情况缺少必要的了解,没有在教育方面与学校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心理产生自卑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大多数监护人是孩子的祖父母,他们对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他们只求物质上尽量全方位的满足,口干喝饮料,肚饿吃零食,对心理和精神需求关注极少,缺少思想上的管教与引导。此外,祖孙两辈年龄相差50岁左右,祖辈们文化程度不高,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从智力上更承担不起对孙辈的教育重任。
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远程教育站点,及时下载各类儿童益智课件,组织留守儿童学习观看。利用各个班级的班班通教室,定期开设安全常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我成长教育等专栏,适时邀请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等处室领导安全常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我成长教育等专栏,设立心理咨询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加强留守儿童定期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个人养成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同时,利用“青青校园”移动网络服务体系,利用校讯通业务,建立家长与学校的短信互通平台。主要为家长、学校和教师、学生搭建集信息沟通、教学辅导、辅助教育等“移动网+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校讯通业务功能包括家校互动、平安短信、亲情电话、校园V网、集团短信等;移动特性增值功能包括教务管理、校园一卡通、彩信读物等;互联网功能包括博客、学习、交友、生活、娱乐等。其支持短信、彩信、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接入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增强教育经验、安全提示等等,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拓宽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留守学生”现象在我校还十分突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令人吃惊。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留守兒童普遍存在性格缺陷、学习成绩差、亲情饥渴等问题。为了对留守学生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我们充分发挥远教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优势,积极拓展远教功能,通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搭建 “关留网”体系,真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学校都成立了“留守学生”关爱工作领导组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研究。(二)是建立研讨、交流制度:每个月进行了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三)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科任教师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主任、科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四)是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了政府、村委会等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教助教,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五)是积极开展“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学校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确立为校本研究课题,提出了两年研究的重点与目标,在全校发起“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活动,对留守少儿成长中凸显的问题进行剖析。
二、搭建 “关留网”体系
1、搭建“服务型关留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情感世界出现空白,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自已更显孤独和失落,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待他,都代替不了父母。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据调查,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我们依托学校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建立亲情网络室,设立亲情热线电话。发挥学校远教网络优势,让班主任和管理员担任远程教育“辅导员”,指导留守儿童利用远教设备,掌握计算机初步知识,给远教站点添置了摄像头等设备,由网络管理员通过专用QQ账号,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为他们开通“亲情热线”,消除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也给外出务工的家长带去了温暖。增进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让留守儿童从中感受到父爱和母爱。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交流留守儿童QQ群和留守家长QQ群,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提供在线咨询、平时家校沟通等服务。同时,设立心理咨询点,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里健康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搭建“帮扶型关留网”解决农村留守儿生活困难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通过调查发现,监护人最关心的是留守儿童学习,其次就是生活,而对于他们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方面则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关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留守儿童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最低,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以上原因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断层”,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郁闷不乐,有的有逆反心理,有的情绪波动大。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和发动各个班级建立帮扶领导小组,建立一个老师帮扶二个学生的体系,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通过每周一次爱心电话、每半月一次走访、每月一次座谈联谊等“三个一”活动,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的所想所思、所需所愿,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远教为平台,班主任、科任教师主动参与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网。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特困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帮困资金,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
四、搭建“教育型关留网”提高农村留守儿能力和素质
留守儿童几乎都是单亲、隔代教育监护,由于监护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农活繁重,只能勉强保证孩子的日常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加上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在学习上无法有效的帮助和辅导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监护人只会用金钱和物质的奖励或采取打骂等粗暴方式惩罚孩子。大多数监护人对孩子在校教育情况缺少必要的了解,没有在教育方面与学校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心理产生自卑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大多数监护人是孩子的祖父母,他们对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他们只求物质上尽量全方位的满足,口干喝饮料,肚饿吃零食,对心理和精神需求关注极少,缺少思想上的管教与引导。此外,祖孙两辈年龄相差50岁左右,祖辈们文化程度不高,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从智力上更承担不起对孙辈的教育重任。
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远程教育站点,及时下载各类儿童益智课件,组织留守儿童学习观看。利用各个班级的班班通教室,定期开设安全常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我成长教育等专栏,适时邀请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等处室领导安全常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我成长教育等专栏,设立心理咨询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加强留守儿童定期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个人养成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同时,利用“青青校园”移动网络服务体系,利用校讯通业务,建立家长与学校的短信互通平台。主要为家长、学校和教师、学生搭建集信息沟通、教学辅导、辅助教育等“移动网+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校讯通业务功能包括家校互动、平安短信、亲情电话、校园V网、集团短信等;移动特性增值功能包括教务管理、校园一卡通、彩信读物等;互联网功能包括博客、学习、交友、生活、娱乐等。其支持短信、彩信、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接入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增强教育经验、安全提示等等,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拓宽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