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说:“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作管理者,还要做布道者。”由此,我们领悟出作为校长应有的思维定位——“理性的管理者 积极的布道者=校长”。所谓“理性的管理者”,是说校长应对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校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制度保证,使之落实为扎实的实践探索,从而确保学校不至于在前行中偏离航向。所谓“积极的布道者”,是说校长应该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基于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基于对教育理想的积极憧憬而日益形成的办学思想,热情宣传、发动、组织、指导教研和教育科研活动。这种“布道”需要校长亲历亲为的教育实践,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及精心建构的、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更需要校长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对教育理想做最有说服力的诠释与阐发,从而逐渐赢得广大师生的由衷认可,由此通过理念的聚焦、目标的引领,使每一位教师在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找准自己的坐标,产生发展的欲望与创新的冲动,最终使每一位师生在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为此,校长要“七力”齐发,实施精致管理。
一、更新办学理念,形成凝聚力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一中在《“十二五”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快乐教育”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信任、友爱、创造、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学校重视内涵发展,不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品味。不搞规模扩张而是致力于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办成一所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名校”的愿景,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
为把上述办学理念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校长引导教师树立学生“个个都是人才。个个都能成才”的教育观;“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学教结合、互教互学”的教学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观;“合格”加“特长”的质量观:“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的服务观,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负责”作为校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关注包括对其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担当。引导教师“敬业精业、常教常新”,鼓励学生“勤学乐学,活学活用”。
为了使上述理念深入人心,也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觉意识,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人人都确定了“辅导专题”,通过理论学习、典型学习,使班子成员相互渗透、共同提高,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和进步。
二、规范办学行为,减少摩擦力
学校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为宗旨,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陽光校务”。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招生和分班行为:按照江苏省“五严要求”,苏州市“三项规定”,落实“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和“会学习、会健体、会休息”的“三会”活动:按照学校制度实行重大问题的“三级决策制”。由此,减少了因招生、分班、课程设置等带来的摩擦,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发展考虑,也营造了祥和的“快乐校园”氛围。
三、把握课程内涵,强化领导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已然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国家教材形式走向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融合,其内涵也从传递知识的教材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迈进。学校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出发,整合多方资源,突出师生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不断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国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劳技教育等,如《漏窗艺想》已经正式出版并供多所学校使用。对课程领导力的强化,不仅规范了课程行为,更是遵循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发展逻辑,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革新学校管理,提升决策力
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从监督教师到关注教师,从结果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的三个转变。学校坚持开放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废止以往的僵化规定,促进了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模式的诞生。在学校的动态管理中,我们既重视终端绩效的考核,更注重平时过程的管理,将教师日常工作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创建了教师成长记录袋,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学校通过师生和学生父母座谈会、行政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三级决策模式,把制度修订和重大决策公开化、民主化,进一步提升了决策力,保证“无阻力”开展工作。
五、紧抓教学过程,增强执行力
学校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抓手,牵住了教学过程这个“牛鼻子”。学校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上级关于“有效教学”、“精致化教学”、“以学论教”等文件精神,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以“校本调研”和“课堂观察”为抓手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发现教师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效率,不断将领导者的见识变成教师的共识,从而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是育人的楷模,教学的能手。这使教师们做到了情况在教学中了解、问题在教学中发现、经验在教学中总结、难点在教学中突破、政绩在教学中创造。
六、真心关注师生,营造感召力
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于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在教师管理中,学校领导贯彻“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情为教工所系,权为教工所用,利为教工所谋”的方针,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家庭问题等,始终做到第一时间进行沟通,整合多方资源,为他们出谋划策。从而使教师勤于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乐于奉献,增强了和学生的沟通能力。
对学生的关注体现在德育活动的自主化和主题化,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上。学校实行自修课和常规检查由学生自我管理,德育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和自我反思,这些常规管理队伍均选自学生之中。学生评价由单一的终结性师评走向过程化和师生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项目也从成绩走向了个性、特长、文明等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与兴趣。
七、加强特色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创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从2005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初中”的那一天起,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取得新的发展,并在学校特色建设上不断探索。
学校成功申报了“十二五”苏州市级规划课题《苏南小城镇初中学生乐学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通过探索“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改革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使学校师生真正了解学校特色的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课堂教学为核心,师生社团建设为纽带,定期展示为平台。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快乐”元素,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使学校进入了大发展的快车道。
总之,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始终相伴相随,唯有从增强“七力”入手,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更大的进步。
(编辑 罗登廉)
一、更新办学理念,形成凝聚力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一中在《“十二五”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快乐教育”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信任、友爱、创造、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学校重视内涵发展,不追求规模而是追求品味。不搞规模扩张而是致力于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办成一所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名校”的愿景,确立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
为把上述办学理念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校长引导教师树立学生“个个都是人才。个个都能成才”的教育观;“以学论教、以教促学、学教结合、互教互学”的教学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观;“合格”加“特长”的质量观:“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的服务观,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负责”作为校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是关注包括对其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学会担当。引导教师“敬业精业、常教常新”,鼓励学生“勤学乐学,活学活用”。
为了使上述理念深入人心,也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觉意识,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人人都确定了“辅导专题”,通过理论学习、典型学习,使班子成员相互渗透、共同提高,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和进步。
二、规范办学行为,减少摩擦力
学校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为宗旨,规范办学行为,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陽光校务”。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招生和分班行为:按照江苏省“五严要求”,苏州市“三项规定”,落实“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和“会学习、会健体、会休息”的“三会”活动:按照学校制度实行重大问题的“三级决策制”。由此,减少了因招生、分班、课程设置等带来的摩擦,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发展考虑,也营造了祥和的“快乐校园”氛围。
三、把握课程内涵,强化领导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已然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国家教材形式走向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融合,其内涵也从传递知识的教材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迈进。学校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出发,整合多方资源,突出师生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不断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国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劳技教育等,如《漏窗艺想》已经正式出版并供多所学校使用。对课程领导力的强化,不仅规范了课程行为,更是遵循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发展逻辑,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革新学校管理,提升决策力
近年来,学校实现了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从监督教师到关注教师,从结果性评价到发展性评价的三个转变。学校坚持开放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废止以往的僵化规定,促进了新的教学关系和教学模式的诞生。在学校的动态管理中,我们既重视终端绩效的考核,更注重平时过程的管理,将教师日常工作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创建了教师成长记录袋,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激励和成长。学校通过师生和学生父母座谈会、行政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三级决策模式,把制度修订和重大决策公开化、民主化,进一步提升了决策力,保证“无阻力”开展工作。
五、紧抓教学过程,增强执行力
学校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抓手,牵住了教学过程这个“牛鼻子”。学校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上级关于“有效教学”、“精致化教学”、“以学论教”等文件精神,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以“校本调研”和“课堂观察”为抓手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发现教师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效率,不断将领导者的见识变成教师的共识,从而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是育人的楷模,教学的能手。这使教师们做到了情况在教学中了解、问题在教学中发现、经验在教学中总结、难点在教学中突破、政绩在教学中创造。
六、真心关注师生,营造感召力
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于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在教师管理中,学校领导贯彻“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情为教工所系,权为教工所用,利为教工所谋”的方针,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家庭问题等,始终做到第一时间进行沟通,整合多方资源,为他们出谋划策。从而使教师勤于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乐于奉献,增强了和学生的沟通能力。
对学生的关注体现在德育活动的自主化和主题化,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上。学校实行自修课和常规检查由学生自我管理,德育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和自我反思,这些常规管理队伍均选自学生之中。学生评价由单一的终结性师评走向过程化和师生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项目也从成绩走向了个性、特长、文明等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与兴趣。
七、加强特色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还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创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从2005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初中”的那一天起,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取得新的发展,并在学校特色建设上不断探索。
学校成功申报了“十二五”苏州市级规划课题《苏南小城镇初中学生乐学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通过探索“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改革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使学校师生真正了解学校特色的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课堂教学为核心,师生社团建设为纽带,定期展示为平台。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快乐”元素,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使学校进入了大发展的快车道。
总之,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始终相伴相随,唯有从增强“七力”入手,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更大的进步。
(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