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教学学案设置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也呈现出许多成型的教学模式,学案法就是其中一种,针对不同学生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本文基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差异性表现的视角,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学案法教学中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学案设置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个体差异;教学学案;差异教学;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应用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也从对教材的研究转到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其中,学案法教学也一度成为热点方式.教师上课基本上都要用到学案,而学案的设置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学案设置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授课的过程和结果.导学案是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梳理知识的学习方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强调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它与教案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编制,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编制.下面我们就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结合编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浅谈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如何有效地设置教学学案.
  一、学案设置的教学内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强;有的反应慢,理解能力也较差.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除上述明显差异外,学生在想象力、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都是显然存在的.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难题.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设计的教学学案,目标通常都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但是从学生个体差异方面来看,如果教师上课的学案采用一刀切、一成不变的形式,那教师的这种模式可能只适合其中某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那些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不能被很好地被关注,这样对这部分学生及时地认识和理解新知识来说就是不利的,他们也很容易成为学习中的“落伍者”,久而久之也很有可能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现象.那么针对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表现,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学质量、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为了削弱这种差异的影响,有效的教学学案的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学生的差异表现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成为教师教学学案设置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案教学能保证每名学生个体的参与.一是学生可借助学案先试后学、先想后议,甚至课后也能以此为线索补偿、追问、反思;二是学案有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呈现,教师能从学生的学案中全面细致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与调控.学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智力设计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背景,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特殊案例;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素质教育下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二、要设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同样在学案的设置中也至关重要.除了在开头明确注明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还要坚持在学案中渗透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要注重“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同时,能力目标的设置要有区分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让能力欠缺的学生能做到“够得着”,让能力强的学生能做到“跳一跳够得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自己层次的目标,同时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教师课前首先研究的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差异、学法特点,把学生的学放在整个教学的核心,再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挖掘教材,精心选编有代表性的习题加以检查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学生是主体,给学生的时间多了,教师的时间少了,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反馈、思考如何处理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还能检查调控效果、总结得失.久而久之,教師组织和调控的能力增加了.在学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会发现一些值得探究的新课题,教师通过研究活动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科研水平.
  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相差较大,如果统一使用一个学案,必将“顾此失彼”,如果设计层次偏低,能力较强者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设计层次偏高,能力较差者就容易厌学、弃学,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无法统一进行,统一管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也要熟练运用“分组教学”“学生师徒结对”的教学方式加以弥补,力争课堂训练当堂完成,真正做到“堂堂清”.
  三、注重概念引入处的设计,便于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接受
  概念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举足轻重,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概念只是单纯地记忆,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而学案的设置是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此时只是从形式上接受了这个概念而已,只是一种表象.对于新概念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方式,可以通过类比、对比等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同时可采用文字叙述、符号表示、内涵理解等一些较为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可接受性.对新概念的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可通过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完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当成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要注重“导”的设置,要“导”得恰当、“导”得适度、“导”得有趣味性,让学生能充满对知识的渴望,让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更易于接受.在“图形的旋转”这节学案的设置中,对于旋转这一概念我是采用如下这种方式引入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想一想:
  (1)① 风扇的扇叶绕着什么转动?沿着什么方向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   ② 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形状大小有无变化?位置呢?
  (2)① 钟表的指针绕着什么转动?沿着什么方向转动?
  ② 运动过程中,指针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位置呢?
  (3)思考:① 上面情境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 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以下旋转.
  2.总结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沿转动,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转动的角称为.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的三要素:、、.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风扇和钟表入手,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这一概念,然后再根据学案的提示,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归纳总结出“旋转”的定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探究活动问题的有效设置
  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问题的设置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问题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问题设置很关键,要精心设计,要“问”出兴趣,“问”出思考,“问”出方法,“问”出高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探究的宽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知识到能力都能有所提升,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与训练.“图形的旋转”这节课中,对于旋转的性质部分我是这样来设置探究问题的.
  四、注重知识体系的合理建构,发挥师生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差异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它的教育魅力.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的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之根本.唯物主义论中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既然没有相同的两个人,那么就没有适合两个人的相同的教育方法.要促进每个人发展,就得寻找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差异化教学,是创新和挑战,要注重知识的整理,做好知识的体系建构,充分留出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要进一步体现两个“导”:一是积极引导;二是注意辅导.
  即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避免“就点论点”,在教案的设置中,对知识之间的关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对知识有个总体的把握,知识的整理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应该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契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从自己的角度认识新知,让学生自己抓住问题的要害,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先试后学、自主创建构造,从学生“知道什么”起步,在探索、归纳等关键位置留“白”,有助于学生形成有层次、有概括性的知识结构体系.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就体现在四个“给”上:一是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二是给学生主动提问,三是给学生动手操作,四是给学生探索机会.
  五、注重巩固练习的梯度变化和变式练习的应用
  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教师应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将教材的题目作为例题呈现,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对题目进行各种变式,让学生接受起来更为顺畅.同时,注重题目的难易区分度,题目设置由易到难,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通性、通法.在新授课中,学案的设计不应单纯就题论题,应该能够帮助学生从“题海”中抓住“本源性数学问题”,应该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将着力点放于经典定理、公式的生成过程,鼓励学生用本源性问题推动数学知识的生成.同时,在帮助后进学生突破难点上下功夫,设计的重点放在公式的来源、公式的变式使用,而对那些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自己根据解题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环节,自己有针对性地设计几道题目,来利用这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
  总之,学案的设计必须找准学案与教材的契合点.学案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更需要遵循教材.同时,要注重学案的特色设置,不但要将教学实验、拓展探究等的展示,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有机渗透,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探究合作做到真實、有效,关注学生并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让每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能真正彰显出数学学科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管锡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吴颖惠,宋世云.初中学校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加快页岩气开发将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缓解国内天然气供应压力,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摘要】抛砖为引玉,如何将数学知识点教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理解和运用呢?这就需要用到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让学生由浅及深地学习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且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主动地学习.[1]数学课堂的导入是门艺术,课堂导入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以下本人立足于自身实际教育教学过程总结的实践经历,浅谈关于课堂导入的心得,分享几种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保障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在数学能力提升之后带动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和模式滞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要求学生熟记教材概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血糖波动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60例T2DM合并ACS患者(观察组),45例T2DM不伴ACS患者(对照组)进行3 d血糖检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评价ACS患者危险度。比较两组血糖波动参数差异,并与不同GRACE评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观察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日内平均血糖波
设计了一个多精度圆环阵列天线,并应用该阵列天线对单目标和多目标的检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均匀圆环阵列天线相比,使用同等数量的阵元的情况下,多精度圆环阵列天
法国航运研究机构Alphaliner最新报告显示,6月底以来,全球集装箱船队的空置运力由43.2万TEU增加至44.62万TEU,与此同时,班轮租船经营者的空置运力相应减少至11.57万TEU。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也进入到新的篇章.特别是对于我国义务教育来说,初中教育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即从初等教育转变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过渡期,所以在
【摘要】 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想问、指导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及时鼓励引导,让学生敢问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旨在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提问.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想问;会问;敢问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維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
对福建省尤溪县的杀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杀菌植物共有50科76属96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45科70属90种,主要集中在桃金娘科、菊
【地中海航运上调美湾和美国西海岸出口航线运价】地中海航运(MSC)汁刘9月上调美湾和美国西海岸港口出口航线运价,具体包括:9月10日起上渊美国两海岸至东地中海(包括希腊和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