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革命是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进行的。我国教育史上出现了几次革命就是这样:第一次是文字体系形成后,使文字书写与口头传授相结合,取代单一的口头传授的教学,并设立了专门的学堂,传授劳动、生活的知识与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化民成俗”(教化人民,促进良好的社会风俗的形成)的教育目标;第二次是私人办学的迅速兴起,使更多的青少年获得了就学的机会,各种思想和学派在教苑里争鸣;第三次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应试教育出现,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材也趋于规范;第四次是近代建立班级授课、分科教学的制度,教师更加专业化;现在进行的全国第八次课改,不妨称为第五次教育革命,它是以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的全面变革与发展为特征的。它具有某种回归的性质,即回归到“化民成俗”的人本教育,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革命,国人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敞开宽广的胸怀,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但是,面对变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认识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从教学思想上看,把当代教育放到大教育观的视野进行审视,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是由知识传授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变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对“学生”的概念重新定义,“学习生活知识和生存的本领”。明确教育是谋生的重要手段,进而关注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能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和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面向少数人的片面发展的残缺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将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优化情感,提升品格,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尤其要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和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是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其特点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建立起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获取知识的主动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帮助者;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科书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大量知识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其他途径获取。
从教学技术上看,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明了一系列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引起了教学的重大变革,丰富了学习资源,教学信息显示方式出现了多媒体化——教材的概念、形态发生变革;把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为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教学资源高度共享,突破了教学过程的时空限制——教学环境也产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等多个领域——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变革。尤其是网络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能快速获取教学信息,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习需求。这就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商、讨论,共同进行知识建构。
另一方面,要求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其他为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普遍运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追求。因而,给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给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我体验,给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归纳、分析、判断、推理,使教学由单向封闭式变为多向开放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新课改实践对教师的革命性要求与现实存在差距
课程综合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功能化虽然体现了课程综合的国际性趋势,但课程的标高和实施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课程综合化主要是指将学科内的相关内容和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的重组、融合,它不是以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设计的,而是以知识的横向联系为主线来组织、设计学习内容的,同时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个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针对性选择和渗透性处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不仅要整体把握教材,将学科内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进行分析重组,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超越自我,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教师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真正达到“专”的要求——能将学科内的知识融会贯通、分析重组的还不多,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重组就更加寥寥无几了。要完成这一现代课程改造的历史性课题,还需要我们艰苦努力。
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敬业的精神,具备心细如发的观察和准确全面的测查的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知识建构,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这些都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了然于心。这还不够,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内涵,进行不同层次的坡度处理,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这需要课堂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单就这种了解和把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针对他们各具个性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就显得更难了。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开放性课堂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变异性特点,问题的生成性很强,教师要随时根据新的情况,处理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这种生成性特点可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要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仅要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特别需要有临急应变的教学机智,这需要高层次的教学素养。过去,我们习惯了封闭式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特点。会讲、会灌的,就是高水平教师。一旦采用开放性教学,就很不适应,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中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他们组织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开放性教学,难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学习目标定位偏低,学生的活动拿捏不准,课堂有些放任自流。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还适应不了新课改的要求,亟待进行知识更新。
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要求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与教材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或者进行必要的直观呈现。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不仅仅要进行信息技术层面的操作,还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问题的诊断。目前我们的教师大都达不到这一要求,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发现自己不会教了。加上我们的学生受行为主义学习方式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习惯了做外部刺激的接受器,主观能动性不足。这就出现了“教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考和高考评价体系没有变,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家长所看重的,学生中考、高考的卷面分数在对学生的优劣、学校的好坏的评价中仍然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把眼睛盯在学生分数上。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教师一边应付上面推行的课程改革,一边还是按“老方法”教学。尽管也进行了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并没有减少,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同步进行。以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课程改革
新课改的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主体积极性的调动,主体作用的发挥,主体活动的引导,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知识的分解、分布与设计,课堂节奏的变化与调控,课堂问题的处理与答疑等,教师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办法是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为教师输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的教学技术。例如梅李中学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课程综合化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针对开放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差异而又和谐的课堂的可行性策略;针对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现代教学技术的课程整合设计培训。我们从增加教师队伍的后劲儿着眼,积极争取常熟市教育局的支持,要求在教师培训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挤经费、挤时间,尽可能让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较高水平的培训。我校的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研究性学习会议培训的1人;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30余人;还送了6名教师到上海教育科学培训研究中心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尽可能吸收专家们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施方法,解决新课改的理论形成和导向问题。
我们重视培训中的实践指导,组织一些教学演示,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在这个基础上让参训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尝试练习。如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等,利用培训设置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发自主学习指导的不同变式,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和把握自主学习的要点。建立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观察,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教学先锋。
我校的参培教师,回校后都要介绍学习情况,上学习汇报课,把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后组织教师讨论,充分吸收培训学习的成果。这样把一个教师的培训变成学科教师的全面培训,把部分教师的培训变成全体教师的培训,有效履行了新课改理念,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构建岗位培训、自我进修培训的模式。新一轮课改具有理念新、技术新、要求新、改革力度大的特点,教师每天都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急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仅靠教师培训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培训的需要,必须开展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素养,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校的校本培训采取课题引领、分科推进的方法。如《基于课堂透视的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农村中学特别学生教育研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等,根据培训需要,我们分期印发《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资料》两期,系统地介绍了全国课改优秀教师的课改经验,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并进行课改实验。先后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常熟理工大学、市教科室等单位的11名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现场答疑,现场诊断,现场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教师示范、反思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部分实际问题,促进了教师的知识更新。我们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重点探讨“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初中组利用周六整个上午搞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学校领导深入课堂;还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评教,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呼声。我校的学生评教有三种形式:采用电脑问卷,全员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抽样评教;学生在论坛或发电子邮件到校长信箱,主动评教。评教的结果,由校长直接与相关教师见面。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出路。为推进新课改,校本培训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将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为课程改革实践注入推进的活力。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把新课改的思想意义从学校辐射开去,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新课程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一、认识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从教学思想上看,把当代教育放到大教育观的视野进行审视,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是由知识传授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变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对“学生”的概念重新定义,“学习生活知识和生存的本领”。明确教育是谋生的重要手段,进而关注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能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和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面向少数人的片面发展的残缺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将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优化情感,提升品格,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尤其要重视学生的道德观和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是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其特点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建立起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获取知识的主动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帮助者;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科书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大量知识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其他途径获取。
从教学技术上看,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明了一系列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引起了教学的重大变革,丰富了学习资源,教学信息显示方式出现了多媒体化——教材的概念、形态发生变革;把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为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教学资源高度共享,突破了教学过程的时空限制——教学环境也产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等多个领域——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变革。尤其是网络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能快速获取教学信息,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习需求。这就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商、讨论,共同进行知识建构。
另一方面,要求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其他为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普遍运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追求。因而,给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给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我体验,给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归纳、分析、判断、推理,使教学由单向封闭式变为多向开放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新课改实践对教师的革命性要求与现实存在差距
课程综合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功能化虽然体现了课程综合的国际性趋势,但课程的标高和实施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课程综合化主要是指将学科内的相关内容和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的重组、融合,它不是以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设计的,而是以知识的横向联系为主线来组织、设计学习内容的,同时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个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针对性选择和渗透性处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不仅要整体把握教材,将学科内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进行分析重组,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超越自我,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教师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真正达到“专”的要求——能将学科内的知识融会贯通、分析重组的还不多,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重组就更加寥寥无几了。要完成这一现代课程改造的历史性课题,还需要我们艰苦努力。
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度敬业的精神,具备心细如发的观察和准确全面的测查的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知识建构,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这些都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了然于心。这还不够,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内涵,进行不同层次的坡度处理,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这需要课堂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单就这种了解和把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针对他们各具个性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就显得更难了。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开放性课堂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变异性特点,问题的生成性很强,教师要随时根据新的情况,处理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这种生成性特点可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要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不仅要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特别需要有临急应变的教学机智,这需要高层次的教学素养。过去,我们习惯了封闭式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特点。会讲、会灌的,就是高水平教师。一旦采用开放性教学,就很不适应,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中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他们组织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开放性教学,难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学习目标定位偏低,学生的活动拿捏不准,课堂有些放任自流。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还适应不了新课改的要求,亟待进行知识更新。
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要求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与教材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或者进行必要的直观呈现。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不仅仅要进行信息技术层面的操作,还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问题的诊断。目前我们的教师大都达不到这一要求,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发现自己不会教了。加上我们的学生受行为主义学习方式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习惯了做外部刺激的接受器,主观能动性不足。这就出现了“教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考和高考评价体系没有变,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家长所看重的,学生中考、高考的卷面分数在对学生的优劣、学校的好坏的评价中仍然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把眼睛盯在学生分数上。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教师一边应付上面推行的课程改革,一边还是按“老方法”教学。尽管也进行了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并没有减少,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同步进行。以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课程改革
新课改的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主体积极性的调动,主体作用的发挥,主体活动的引导,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知识的分解、分布与设计,课堂节奏的变化与调控,课堂问题的处理与答疑等,教师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办法是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为教师输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的教学技术。例如梅李中学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课程综合化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针对开放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差异而又和谐的课堂的可行性策略;针对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现代教学技术的课程整合设计培训。我们从增加教师队伍的后劲儿着眼,积极争取常熟市教育局的支持,要求在教师培训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挤经费、挤时间,尽可能让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较高水平的培训。我校的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研究性学习会议培训的1人;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30余人;还送了6名教师到上海教育科学培训研究中心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尽可能吸收专家们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施方法,解决新课改的理论形成和导向问题。
我们重视培训中的实践指导,组织一些教学演示,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在这个基础上让参训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尝试练习。如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等,利用培训设置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发自主学习指导的不同变式,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和把握自主学习的要点。建立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参加培训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跟踪观察,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教学先锋。
我校的参培教师,回校后都要介绍学习情况,上学习汇报课,把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后组织教师讨论,充分吸收培训学习的成果。这样把一个教师的培训变成学科教师的全面培训,把部分教师的培训变成全体教师的培训,有效履行了新课改理念,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作用。
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构建岗位培训、自我进修培训的模式。新一轮课改具有理念新、技术新、要求新、改革力度大的特点,教师每天都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急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仅靠教师培训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培训的需要,必须开展校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素养,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我校的校本培训采取课题引领、分科推进的方法。如《基于课堂透视的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研究》、《农村中学特别学生教育研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等,根据培训需要,我们分期印发《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资料》两期,系统地介绍了全国课改优秀教师的课改经验,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并进行课改实验。先后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常熟理工大学、市教科室等单位的11名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现场答疑,现场诊断,现场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教师示范、反思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部分实际问题,促进了教师的知识更新。我们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重点探讨“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效性。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初中组利用周六整个上午搞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学校领导深入课堂;还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评教,倾听学生的反映和呼声。我校的学生评教有三种形式:采用电脑问卷,全员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抽样评教;学生在论坛或发电子邮件到校长信箱,主动评教。评教的结果,由校长直接与相关教师见面。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出路。为推进新课改,校本培训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将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为课程改革实践注入推进的活力。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把新课改的思想意义从学校辐射开去,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新课程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