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种疾病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下旬,美国最大的医生组织美国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年会上宣布:把肥胖划入疾病之列。上述宣布,使得美国超过7800万成人、1200万儿童成了病人。美国医学会认为: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建议采取多种措施与肥胖症作战,将有助于转变医学界处理这个复杂问题的方式,将有助于人们与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作斗争,因为这些疾病都与肥胖有关。
  美国医学会的决议一经宣布,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接踵而至,而且不乏重量级的反对意见。
  肥胖是一种疾病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 曾天舒
  肥胖是一种疾病吗?当美国医学会高调发出“肥胖是一种疾病”的宣言时,我的很多医生同事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经验中,人们确实并不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说这根本就算不上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笔者经常接诊因为肥胖来就诊的人,我和患者从来没有就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进行过讨论,而是讨论肥胖给患者带了怎样的困扰或不适、可能导致的后果、需要怎样的检查以及下一步需要如何应对。这些讨论与我们对待任何其他一种疾病并无二致。其实我们的潜台词是:我们都同意肥胖是一种疾病,并且正在像对待一种疾病那样严肃地对待它。假设我对来求诊的肥胖者说:“肥胖根本就算不上一种病!”那么求诊者该会作何感想呢?医生是否认为他在无病呻吟,或者不打算给他任何帮助?
  关于“肥胖是疾病”的争论
  应该说,肥胖已经在全球范围成为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这没有人表示反对。据世界权威的医药杂志《柳叶刀》2012年12月刊的报道,目前世界上由于肥胖导致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饥荒,这是史无前例的。肥胖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诸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等发病大幅上升也已经为全球所熟知。那么,为什么仍然有人反对把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呢?仔细梳理一下反对的理由,大致有以下3种。这些理由乍看上去也确实言之有理,但仔细思索也不难提出有效的反驳。
  反对理由1:肥胖主要是个体主观选择的生活方式的后果,包括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最近40年来肥胖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相一致的现象,也支持肥胖是生活方式的后果而非病理性损伤的结果。如果将肥胖判定为一种疾病,事实上剥夺了人们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支持理由1:
  毋庸置疑,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但是,肥胖的发生绝非仅仅由于生活方式所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喝水都会长胖,这种说法也许不乏夸张,但是,现有的研究表明,和身高类似,肥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调节,而绝不是单纯后天因素的影响。对于热量摄入和消耗相同的不同个体来说,脂肪代谢和蓄积的能力、程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倾向于蓄积脂肪的个体更容易发生肥胖。宣言的支持者们认为,人们普遍认为肥胖纯粹是吃得太多、运动太少的结果,这使肥胖背上了污名,把肥胖定义为疾病可以洗刷这个污名。
  反对理由2:肥胖不一定损害机体的正常功能,不一定导致期望寿命缩短或患上有关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确实有部分体质指数超标的人至少在被观察期间并没有患上一系列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支持理由2:
  随着对肥胖研究时间的延长和不断深入,不少过去被认为是“健康的肥胖者”,随着观察时限的延长,疾病的表现逐渐增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肥胖和其他被判定为疾病的健康问题一样,不仅导致机体的损伤,而且有着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体内过度积蓄的脂肪组织通过分泌一系列的体液物质导致病理变化。比如:过度蓄积的脂肪组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这种慢性炎症已经被证实为肥胖相关的多种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同时还可以引起摄食行为和能量代谢调节异常。和其他疾病一样,肥胖不仅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缩短期望寿命,直接导致死亡。
  反对理由3:肥胖是其他疾病的一种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就像吸烟和饮酒一样。如果考虑到行为和饮食方式在肥胖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很容易将肥胖和吸烟类比,吸烟无疑可以导致包括肺癌、冠心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但是人们不会把吸烟看作一种疾病。
  支持理由3:
  其实,类似的讨论在若干年前曾经针对今天疾病谱中举足轻重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半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就纠结于:升高的血压水平究竟只是一种生理性反应,还是一种病理现象?究竟只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子,还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毕竟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刚刚获得诊断的时候并未中风,当然也没有失明或者患上尿毒症。但到今天,恐怕没有人会怀疑高血压是一种疾病了。那么,既然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为什么仅仅因为部分个体还没有出现代谢异常,或者其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危险因子,就不能将其算作疾病呢?
  把肥胖看作疾病,有助于积极预防和治疗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肥胖是否算一种疾病”只是一个语义上的问题。以美国为例,回顾过去十余年各方对肥胖的态度,不难看到,首先是学术研究机构,然后是医学组织和政府机构,越来越多地把肥胖当作疾病看待。
  那么,关于“肥胖是疾病”的讨论对于中国意义何在呢?
  无疑,我们比起美国人来说是苗条得多了。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报告估计,以体质指数>30为肥胖标准,在20岁以上成年人中,我国的肥胖患病率整体为5.6%,其中男性为4.6%,女性为6.5%。与我国近邻的韩国,肥胖流行率为7.3%;而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则为6.4%。这些数据远远低于欧美国家。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肥胖的患病率在过去20年间呈现了上升趋势,增幅超过美国、英国,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而与此同时,那些与肥胖相伴随的疾病(如糖尿病等)患病率大幅上升。现有的研究提示,亚洲人在体重增幅小于欧美人的条件下,就容易出现各种代谢紊乱。
  因此,即使目前我国肥胖的流行情况在国际上还远远说不上严重,但是未雨绸缪,我们也不应该掉以轻心。尤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目前中国肥胖的患病率还不高,使得我国有机会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遏制肥胖患病率上升的势头,从而减少未来20年肥胖的增加及其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让我们转变观念,更加积极地对待个人的肥胖问题,而不仅仅将其看作一种外貌上的不理想!
其他文献
老年性黄斑变性会导致失明吗  我今年65岁,最近被查出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听人说,这种病容易导致失明,我该怎么办?  天津于国忠  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陶海: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引起老年人失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的一个特殊区域,负责掌管精确视力和色觉功能。老年性黄斑变性通常分为干性(或萎缩性)和湿性(或渗出性)两种类型。干性病变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双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一旦受损,就会引发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在众多的伤肝因素中,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因。此外,药物性肝损、胆道疾病导致的肝损伤,也不容忽视。我们该如何保护肝脏,避免其受损?近日,本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做客新浪微访谈,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本期节选其中部分精华内容,与更多读者分享。  匿名提问网友:做入职体检时,我被发现ALT有点高(标
老花#眼病  闭眼活动5小时,爱眼从现在开始  2015年6月6日,世界爱眼日来临,北京心灵之窗举行了主题为“闭眼活动五小时,爱眼从现在开始”的爱眼活动,有1236位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结果显示,超过300名参与者,在活动进行2小时后纷纷选择了放弃;超过700名参与者,在活动进行3小时后也相继选择了放弃;只有不到10名参与者,坚持到活动结束。参与者纷纷感叹:“没有眼睛的日子根本无法生活,以后要
盛夏“骨寒、骨刺”潜伏,冬季变本加厉——  顺应天时 远离“老骨病”  据统计,我国患有骨病的人数已超过1.2亿,每年以2.4%速度增长,每年约有10万患者因骨病死亡,120万患者因骨病致残,造成终身残疾。有人建议,夏季正是养骨、护骨的好季节!  盛夏:骨病症状减轻,是“老骨病”真的好了?  关节酸痛、腿脚不便、腰背疼痛、容易骨折、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这些都是不少老骨病患者的切身体会。但是
急诊室的故事  凌晨时分,急诊室里来了一位由青年男性,由家人陪着,看上去很虚弱。“医生,我肚子很难受,恶心,想吐,心慌、头晕得厉害。”病人有气无力地说,“今天公司聚餐,大家在一起喝了不少酒,回家后就觉得肚子痛,恶心,呕吐了一次,好像是咖啡色的。我平时时常感觉胃不舒服,但没有去医院检查过。”听完病人的叙述,医生为其做了详细的体检,听诊心脏,测量血压,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怀疑其可能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立即
人工肾脏#胃间质瘤   我因胃外壁间质瘤于半年前进行了手术切除。最近,我看到《大众医学》杂志有一篇文章中写道:“胃间质瘤手术后容易复发,低风险级别的胃间质瘤经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50%~65%)。”这是不是说明胃间质瘤完整切除后5年后能存活下来的只有50%~65%?这种“生存率”不是比一般癌症还要低吗?有人说,50%~65%不是5年生存率而是5年治愈率。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高工谈心会”的陆诚老先生是一位离休干部,今年79岁。多年来,陆先生践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思维敏捷,完全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他自豪地说:“和同龄人相比,以及从一年一次的体检来看,我是一位健康的老人。”  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陆先生1994年退休后有很多空闲时间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1996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白头吟》,文
睡眠缺乏:应当远离的新型“流行病”  3月21日是 “世界睡眠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数据称,美国一年有5000万~7000万成人没有得到充足睡眠(每天经常睡5~6小时,甚至更短)。睡眠缺乏同样是中国人的“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27%的成人有睡眠缺乏问题。专家分析,现代人睡眠缺乏与工作学习繁忙、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等因素有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经常性睡眠缺乏
生活实例  王老伯今年67岁。3岁那年,一场意外使王老伯的双腿被烧伤,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双腿的功能,但留下了难看而瘙痒难忍的瘢痕,持续的瘙痒使他不得不经常搔抓,严重影响了王老伯的生活质量。最近,王老伯发现膝关节处的瘢痕时有破溃、感染,经久不愈,形成一个溃疡面。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王老伯的病情,切除了一小块瘢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王老伯此处的瘢痕已经转变成“瘢痕癌”。王老伯很疑惑,瘢痕也会变成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晒的是年轻妈妈在旅途中用焖烧杯为宝宝做饭,或米饭、或白粥、或青菜、或虾仁,居然全部是用杯子焖出来的。惊叹之余感慨:要是早知道焖烧杯有这特异功能就好了,就可以免去多少途中误点无饭可吃、在国外看见汉堡就想吐之苦。  当晚,我就翻出家里闲置不用的焖烧杯,临睡前淘上一把白米,灌上滚烫的开水,盖好盖子。第二天一早开盖,果然粥香四溢。初战告捷,我不由斗志高昂,只可惜近期无途可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