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宇龙,上海音乐学院首位笛子表演艺术硕士,也是唯一经过上音附小、附中、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近二十余年全面培养的优秀人才。2008年6月30日晚,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毛宇龙独奏音乐会暨硕士学位音乐会《听风》”的展演,让观众确感不虚此行!大师陆春龄、校长杨立青、导师詹永明教授等嘉宾亲临现场!
群策群力打造的音乐会精选了笛子演奏、创作中的传统经典及现代优秀作品,上半场五首传统民族器乐代表作品为《今昔》(陆春龄作曲)、《幽兰逢春》(赵松庭、曹星作曲,李滨扬改编)、《听泉》(詹永明作曲)、《鹧鸪飞》(陆春龄改编)、《秋湖月夜》(俞逊发、彭正元作曲)等:下半场则推出新人新作《天唱》(祁瑶作曲)和《听风的歌》(为笛予尺八与萨摩琵琶与乐队而作,陈明志作曲),以凸显全新的创作意念、技巧发挥以及具有音乐剧场手法的中国现代民族室内乐。总体曲目编排上在“浓妆”和“淡抹”间做文章:既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的色彩感,具有丰满性;演奏技法中又有前后潜在的联系,整体具有贯通性。音乐会演奏印证了毛宇龙平素练就的扎实功底及较好的音乐表现力,他在诠释乐音的同时,也显示出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深刻的理解,实可谓“名师出高徒”!
他的笛子技巧已显露出日渐全面、稳健的状态,颤、叠、赠、打、滑、垛、历、震、叉等手指技术以及单吐、双吐、三吐、轻吐、花(呼、嘟、呶、噜)等口舌技术的展示是较好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整体的气息,因其能做到较为沉静细腻地将控、变、换、震、冲、泛、喉等技术运用出来,无论快速或强吹时的帅气洒脱劲,还是慢速或轻声时的细致入微份儿,都被他敏感地捕捉并自如地诠释。
开场的毛宇龙着以青色印染双龙图对襟唐装,应和于“古香古色”的民乐作品气质。首曲《今昔》以观众惯听的民族乐队伴奏形式推出,毛宇龙的笛子演奏与青年指挥家戴路青麾下的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密切合作,将一种中国笛乐的亲切熟悉的笔调拿捏出来。这首作品通过强烈的音乐织体对比,以相互间的音响差异、注重情绪氛围上的表达,展示主体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今朝状态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整体上具有倒叙及铺陈手法,抚今而追昔地成就出三部性曲式原则,在欣、悲、欢的层次中递进。毛宇龙在梆笛与曲笛的交替吹奏中,较准确地渲染出笛乐的独特音响效果,使得前后两部分透着股活泼鼓舞之气,而中段部分则能表现得哀而不伤,表现出他在艺术理解和处理上的大气、自然!
《幽兰逢春》为曲笛演奏,亦有民乐团伴奏。作品主题素材取昆曲精华,借用“托物寄情”及“写意幽兰”的手法,在散板、慢板、快板、华彩等片断中展示出主体内心的诸种情怀一空幽中的叹息、宁静中的盼望、婉约中的倾诉、期待中的隐喻等,毛宇龙演奏的本曲,突出于鲜明的风格变化及巧妙的过渡,从徐缓雅致的段落渐变为激越快速的行进,曲调中也于传统音阶添加特性偏音,其“蜻蜒点水”般的色彩效果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笔者同时也认为,毛宇龙在此曲演奏中,虽然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并诠释出作品的意蕴外形,但在艺术内涵的表达张力上还稍显不足,还未深触到作曲者的主体情感况味,即于“文革”个人遭遇所必然标示着的人生苦痛经历之后,那种对苦难如泣如诉地回望、对已来幸福及希望的无法确证、对未来境遇仍怀有忐忑及惶恐的盼望……这诸般人生历练的深厚体悟。
《听泉》是首低音笛的独白。作品在刚才的曲目基础上进一步向幽远静谧推进,以“空山滴泉、空谷回声、悠悠抒发、水云相映、寂静山林”等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缥缈及万千气象,仿佛要引领你进入一片世外桃源中去看云、听风、观泉。此曲是音乐会中最具怀古意味和情调的手笔,将传统作曲手法与现代演奏技巧表现相结合,审美情趣里渗透着民族风格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的交织,集中渲染一种东方的传统韵味,但同时其构思新颖、洞察深刻,篇幅不长却能将某种东方人意向中的空灵境界活脱脱地呈现出来,除使用昆曲音乐元素外,还创新运用了双音、在指孔上吹奏复合泛音和变化音程、舌击音、指击音等技法,毛宇龙在到位把握作品内涵的前提下,通过其清雅秀丽的音色完美演绎了作品意境所渲染的五个段落,听后令人神往。笔者意外获悉,这听来似乎绝对属于笛乐创作“当下标签”的作品,竟然是詹永明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而就的,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笔者最为欣赏和喜爱的南派笛乐经典《鹧鸪飞》同为曲笛的独白,充满了湖南民间意蕴和旨趣,其旋律的美感是别致而异常的,张扬中有退让、明朗中有隐忍,恰似“闲云野鹤”般的俊逸和潇洒,很大段落属于语调不快但充满动力性的推进,却在很短的一段稍快速的地方又显示出一种迂回虚于的姿态,从中即刻能够让你叹服中国古人所统摄的哲性而诗意的思维!这首作品中毛宇龙的笛音如“生花妙笔”般具有描绘性,他充分运用细腻而清亮的音色、不染凡尘的演奏技巧,通过快和慢、强和弱等技艺的对比,来生动刻画出鹧鸪尽情飞翔天际那时远时近、忽高忽低的形象与姿态。这种被其唇指间所传递出的动态图景,分明使观众于笛音中似可“链接”到视觉意象中,精神性领略到某幅国画之“山水漏透”,并于聆听过程感受到一种东方哲理性境界的存在。
《秋湖月夜》是低音笛与乐队演奏的形式,毛宇龙的演奏始终富有歌唱性,其笛音的贵族气质是漫溢的,低音笛音色秀雅且韵味深沉含蓄,有似“箫”的质感。依《念奴娇·过洞庭》意境而创作的曲调线条唯美典雅、养耳养心;三部性原则鲜明,首尾相仿且曲速中庸惬意,中段是遮掩不住的洋洋自得之写意,与戏曲中的表达方式很相像;全曲在“洞庭芳草”、“澄澈表里”、“不知今夕何夕”的意象中亦昭示出中国人审美情趣里对中正平和及对情趣、妙趣、雅趣的追求。但在此曲的演奏上,仍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由于毛宇龙临时更换乐器,启用了备用笛,整体音色出现新变化,因而就全局音色而言,此作就与音乐会前后作品之间未能达成有效衔接和连贯。可见,音乐会现场演奏存在许多意料不到的变数。
下半场整体基调“笔锋一转”,毛宇龙身着米色青年装开始呈示给观众某种现代音乐的欣赏维度。《天唱》是古筝演奏家祁瑶的代表性创作,属于挽歌性质的低音笛的独白,作品结构较大,由若干段落组成,主要材料和结构要素是作者对李清照(声声慢)的词结构及其语言魅力的领悟,并将之转换成音乐的处理,作以现代技术与民族风格的融合,产生出将忧伤隐伏于华丽之中的音响。作品特质主要体现为手指敲击音孔、类似呼麦的人声与笛音的复合融会、极高音域的音流、音级集合、超三个八度音域的频繁跳转及音区音色对比等,将急与缓对照、动与静结合,充分利用了“休止”的意境,有一叹、又叹、再叹之感,意表某种呼唤和应和。毛宇龙此次吹奏的本首乐曲,已比他的历史演奏成熟许多,能够将自身对技术和结构的控制结合到创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愫中,在诸多高难度的吹奏技巧下展示给观众一种空间距离存在的艺术感受。
双协奏曲《听风的歌》由作曲家陈明志教授亲自出任指 挥,相信观众此次再度听赏亦会在经验中增添出新的感悟。作品以“将不同的配器考量为前提”,努力发展其“多元文化融汇”、“开拓民族管弦乐的空间与发展潜力”为创作理念,在新技法上主要运用了极高音、冲音与煞音。作品把笛/尺八与萨摩琵琶作为情境的化身,意在以弦乐为自然本体,笛/尺八为风,琵琶为修行者,尝试从模仿以至以不断变化的“气”的相互交流中,展现日本传统音乐中的音感及对美的意识,以突出浓郁的东方岛国异域音乐之风情。作品中“整体动力加速度”部分留给笔者的审美印象非常深刻。笛子与此次南琶演奏一起作为个性乐器,毛宇龙演奏中注重将自身的吹奏与众人的配合、应和间作能量的潜移和交换,以达到作品整体的发挥、寻求音声自然原态的协调或有机组合出来的真正姿态,他除了表现出其管质音色特性化音调之点描外,也展示出诠释主体自身一定状态下音乐剧场效应的行为,但见他在吹奏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声之相位,让他的笛声从乐队后方、右侧、左侧、台前以及或坐或立的身体姿态上,以空间移动的方式发散了出来。
下半场在毛宇龙的演奏中,展示出笛子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及其器乐写作现代化转向的巨大可塑性,这也为今后的笛子新音响创作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开发平台,恰好暗合了詹永明教授“笛乐的发展从民间传统到学院派艺术,无论在演奏、创作及理论研究上需要有更多和更新知识结构的全面人才来继承和发展”的观点,毛宇龙亦将詹永明教授平素所倡导的“笛文化研究系列音乐会”之“理论辅以实践”——“笛乐主体研究-笛乐本体研究-笛乐传承研究”等课题兼与“演奏实践充分有效地开展”的学科理念,让观者得以从实践角度“窥全豹于一斑”!
音乐会最终取得圆满成功!观众热情洋溢的掌声说明毛宇龙给予了人们聆赏期待中的美音!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领导感叹毛宇龙的演绎“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而詹永明教授言语之中更是充满了欣赏和肯定——认为此场音乐会不仅体现了毛宇龙血脉中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也说明其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对至高笛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作为南派笛乐艺术的传人,毛宇龙在举手投足的声声掩抑中,将手中的笛子作为自己身体的外延和心灵的画卷,对每首气质性格全然不同的乐曲,“戏路”极宽地、灵动地逐一描摹而出!在这短短时辰内见证了他二十余载寒窗“高密度”的治学心路,即幸得陆春龄、俞逊发、詹永明等名师“真传”,以其聪慧天资不断领受各方家之学养真谛、增益其笛子表演艺术技能、行健于芬芳的笛艺道路;究其笛乐音响、音色,也得益于他曾系统研习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民乐作曲技术理论,加之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及自觉归属认识等精神储备,就会全面反映到他的艺术处理中,使得其音乐诠释“如虎添翼”!无论是对江南笛乐、江南丝竹在内涵意蕴方面的体认,还是较好融会南派、北派、新派等各家之长,或如将笛乐艺术作传统与现代的交互、贯通之实践探索等都显示出他正在尽全力而为!他身上不仅浓缩着前辈们的才情,也凝结着自我磨炼的辛劳,其目前已然取得的成绩是提携与奋进之交集所在的非偶然!自然,他获得了“2007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器乐大赛”民族器乐青年专业组金奖、同时荣膺民族器乐组总冠军!毛宇龙是具有潜力的笛乐演奏之佼佼者,他所捕获和占领的,不仅是比赛或音乐会现场的观众的耳朵,也将是中华笛乐生机勃勃的前浪!
毛宇龙的笛音如歌,在这场音乐会上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纯一转向多维,乐思、乐境、乐释都在他的笛声中被较为丰满地外化出来,在时空中飘忽且缤纷而至,为此,笔者援引李皖先生那句经典叙辞——是夜,在他这充满着国乐妙音的横吹中,让人“听到了幸福”。
群策群力打造的音乐会精选了笛子演奏、创作中的传统经典及现代优秀作品,上半场五首传统民族器乐代表作品为《今昔》(陆春龄作曲)、《幽兰逢春》(赵松庭、曹星作曲,李滨扬改编)、《听泉》(詹永明作曲)、《鹧鸪飞》(陆春龄改编)、《秋湖月夜》(俞逊发、彭正元作曲)等:下半场则推出新人新作《天唱》(祁瑶作曲)和《听风的歌》(为笛予尺八与萨摩琵琶与乐队而作,陈明志作曲),以凸显全新的创作意念、技巧发挥以及具有音乐剧场手法的中国现代民族室内乐。总体曲目编排上在“浓妆”和“淡抹”间做文章:既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的色彩感,具有丰满性;演奏技法中又有前后潜在的联系,整体具有贯通性。音乐会演奏印证了毛宇龙平素练就的扎实功底及较好的音乐表现力,他在诠释乐音的同时,也显示出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深刻的理解,实可谓“名师出高徒”!
他的笛子技巧已显露出日渐全面、稳健的状态,颤、叠、赠、打、滑、垛、历、震、叉等手指技术以及单吐、双吐、三吐、轻吐、花(呼、嘟、呶、噜)等口舌技术的展示是较好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整体的气息,因其能做到较为沉静细腻地将控、变、换、震、冲、泛、喉等技术运用出来,无论快速或强吹时的帅气洒脱劲,还是慢速或轻声时的细致入微份儿,都被他敏感地捕捉并自如地诠释。
开场的毛宇龙着以青色印染双龙图对襟唐装,应和于“古香古色”的民乐作品气质。首曲《今昔》以观众惯听的民族乐队伴奏形式推出,毛宇龙的笛子演奏与青年指挥家戴路青麾下的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密切合作,将一种中国笛乐的亲切熟悉的笔调拿捏出来。这首作品通过强烈的音乐织体对比,以相互间的音响差异、注重情绪氛围上的表达,展示主体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今朝状态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整体上具有倒叙及铺陈手法,抚今而追昔地成就出三部性曲式原则,在欣、悲、欢的层次中递进。毛宇龙在梆笛与曲笛的交替吹奏中,较准确地渲染出笛乐的独特音响效果,使得前后两部分透着股活泼鼓舞之气,而中段部分则能表现得哀而不伤,表现出他在艺术理解和处理上的大气、自然!
《幽兰逢春》为曲笛演奏,亦有民乐团伴奏。作品主题素材取昆曲精华,借用“托物寄情”及“写意幽兰”的手法,在散板、慢板、快板、华彩等片断中展示出主体内心的诸种情怀一空幽中的叹息、宁静中的盼望、婉约中的倾诉、期待中的隐喻等,毛宇龙演奏的本曲,突出于鲜明的风格变化及巧妙的过渡,从徐缓雅致的段落渐变为激越快速的行进,曲调中也于传统音阶添加特性偏音,其“蜻蜒点水”般的色彩效果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笔者同时也认为,毛宇龙在此曲演奏中,虽然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并诠释出作品的意蕴外形,但在艺术内涵的表达张力上还稍显不足,还未深触到作曲者的主体情感况味,即于“文革”个人遭遇所必然标示着的人生苦痛经历之后,那种对苦难如泣如诉地回望、对已来幸福及希望的无法确证、对未来境遇仍怀有忐忑及惶恐的盼望……这诸般人生历练的深厚体悟。
《听泉》是首低音笛的独白。作品在刚才的曲目基础上进一步向幽远静谧推进,以“空山滴泉、空谷回声、悠悠抒发、水云相映、寂静山林”等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缥缈及万千气象,仿佛要引领你进入一片世外桃源中去看云、听风、观泉。此曲是音乐会中最具怀古意味和情调的手笔,将传统作曲手法与现代演奏技巧表现相结合,审美情趣里渗透着民族风格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的交织,集中渲染一种东方的传统韵味,但同时其构思新颖、洞察深刻,篇幅不长却能将某种东方人意向中的空灵境界活脱脱地呈现出来,除使用昆曲音乐元素外,还创新运用了双音、在指孔上吹奏复合泛音和变化音程、舌击音、指击音等技法,毛宇龙在到位把握作品内涵的前提下,通过其清雅秀丽的音色完美演绎了作品意境所渲染的五个段落,听后令人神往。笔者意外获悉,这听来似乎绝对属于笛乐创作“当下标签”的作品,竟然是詹永明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而就的,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笔者最为欣赏和喜爱的南派笛乐经典《鹧鸪飞》同为曲笛的独白,充满了湖南民间意蕴和旨趣,其旋律的美感是别致而异常的,张扬中有退让、明朗中有隐忍,恰似“闲云野鹤”般的俊逸和潇洒,很大段落属于语调不快但充满动力性的推进,却在很短的一段稍快速的地方又显示出一种迂回虚于的姿态,从中即刻能够让你叹服中国古人所统摄的哲性而诗意的思维!这首作品中毛宇龙的笛音如“生花妙笔”般具有描绘性,他充分运用细腻而清亮的音色、不染凡尘的演奏技巧,通过快和慢、强和弱等技艺的对比,来生动刻画出鹧鸪尽情飞翔天际那时远时近、忽高忽低的形象与姿态。这种被其唇指间所传递出的动态图景,分明使观众于笛音中似可“链接”到视觉意象中,精神性领略到某幅国画之“山水漏透”,并于聆听过程感受到一种东方哲理性境界的存在。
《秋湖月夜》是低音笛与乐队演奏的形式,毛宇龙的演奏始终富有歌唱性,其笛音的贵族气质是漫溢的,低音笛音色秀雅且韵味深沉含蓄,有似“箫”的质感。依《念奴娇·过洞庭》意境而创作的曲调线条唯美典雅、养耳养心;三部性原则鲜明,首尾相仿且曲速中庸惬意,中段是遮掩不住的洋洋自得之写意,与戏曲中的表达方式很相像;全曲在“洞庭芳草”、“澄澈表里”、“不知今夕何夕”的意象中亦昭示出中国人审美情趣里对中正平和及对情趣、妙趣、雅趣的追求。但在此曲的演奏上,仍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由于毛宇龙临时更换乐器,启用了备用笛,整体音色出现新变化,因而就全局音色而言,此作就与音乐会前后作品之间未能达成有效衔接和连贯。可见,音乐会现场演奏存在许多意料不到的变数。
下半场整体基调“笔锋一转”,毛宇龙身着米色青年装开始呈示给观众某种现代音乐的欣赏维度。《天唱》是古筝演奏家祁瑶的代表性创作,属于挽歌性质的低音笛的独白,作品结构较大,由若干段落组成,主要材料和结构要素是作者对李清照(声声慢)的词结构及其语言魅力的领悟,并将之转换成音乐的处理,作以现代技术与民族风格的融合,产生出将忧伤隐伏于华丽之中的音响。作品特质主要体现为手指敲击音孔、类似呼麦的人声与笛音的复合融会、极高音域的音流、音级集合、超三个八度音域的频繁跳转及音区音色对比等,将急与缓对照、动与静结合,充分利用了“休止”的意境,有一叹、又叹、再叹之感,意表某种呼唤和应和。毛宇龙此次吹奏的本首乐曲,已比他的历史演奏成熟许多,能够将自身对技术和结构的控制结合到创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愫中,在诸多高难度的吹奏技巧下展示给观众一种空间距离存在的艺术感受。
双协奏曲《听风的歌》由作曲家陈明志教授亲自出任指 挥,相信观众此次再度听赏亦会在经验中增添出新的感悟。作品以“将不同的配器考量为前提”,努力发展其“多元文化融汇”、“开拓民族管弦乐的空间与发展潜力”为创作理念,在新技法上主要运用了极高音、冲音与煞音。作品把笛/尺八与萨摩琵琶作为情境的化身,意在以弦乐为自然本体,笛/尺八为风,琵琶为修行者,尝试从模仿以至以不断变化的“气”的相互交流中,展现日本传统音乐中的音感及对美的意识,以突出浓郁的东方岛国异域音乐之风情。作品中“整体动力加速度”部分留给笔者的审美印象非常深刻。笛子与此次南琶演奏一起作为个性乐器,毛宇龙演奏中注重将自身的吹奏与众人的配合、应和间作能量的潜移和交换,以达到作品整体的发挥、寻求音声自然原态的协调或有机组合出来的真正姿态,他除了表现出其管质音色特性化音调之点描外,也展示出诠释主体自身一定状态下音乐剧场效应的行为,但见他在吹奏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声之相位,让他的笛声从乐队后方、右侧、左侧、台前以及或坐或立的身体姿态上,以空间移动的方式发散了出来。
下半场在毛宇龙的演奏中,展示出笛子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及其器乐写作现代化转向的巨大可塑性,这也为今后的笛子新音响创作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开发平台,恰好暗合了詹永明教授“笛乐的发展从民间传统到学院派艺术,无论在演奏、创作及理论研究上需要有更多和更新知识结构的全面人才来继承和发展”的观点,毛宇龙亦将詹永明教授平素所倡导的“笛文化研究系列音乐会”之“理论辅以实践”——“笛乐主体研究-笛乐本体研究-笛乐传承研究”等课题兼与“演奏实践充分有效地开展”的学科理念,让观者得以从实践角度“窥全豹于一斑”!
音乐会最终取得圆满成功!观众热情洋溢的掌声说明毛宇龙给予了人们聆赏期待中的美音!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领导感叹毛宇龙的演绎“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而詹永明教授言语之中更是充满了欣赏和肯定——认为此场音乐会不仅体现了毛宇龙血脉中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也说明其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对至高笛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作为南派笛乐艺术的传人,毛宇龙在举手投足的声声掩抑中,将手中的笛子作为自己身体的外延和心灵的画卷,对每首气质性格全然不同的乐曲,“戏路”极宽地、灵动地逐一描摹而出!在这短短时辰内见证了他二十余载寒窗“高密度”的治学心路,即幸得陆春龄、俞逊发、詹永明等名师“真传”,以其聪慧天资不断领受各方家之学养真谛、增益其笛子表演艺术技能、行健于芬芳的笛艺道路;究其笛乐音响、音色,也得益于他曾系统研习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民乐作曲技术理论,加之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及自觉归属认识等精神储备,就会全面反映到他的艺术处理中,使得其音乐诠释“如虎添翼”!无论是对江南笛乐、江南丝竹在内涵意蕴方面的体认,还是较好融会南派、北派、新派等各家之长,或如将笛乐艺术作传统与现代的交互、贯通之实践探索等都显示出他正在尽全力而为!他身上不仅浓缩着前辈们的才情,也凝结着自我磨炼的辛劳,其目前已然取得的成绩是提携与奋进之交集所在的非偶然!自然,他获得了“2007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器乐大赛”民族器乐青年专业组金奖、同时荣膺民族器乐组总冠军!毛宇龙是具有潜力的笛乐演奏之佼佼者,他所捕获和占领的,不仅是比赛或音乐会现场的观众的耳朵,也将是中华笛乐生机勃勃的前浪!
毛宇龙的笛音如歌,在这场音乐会上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纯一转向多维,乐思、乐境、乐释都在他的笛声中被较为丰满地外化出来,在时空中飘忽且缤纷而至,为此,笔者援引李皖先生那句经典叙辞——是夜,在他这充满着国乐妙音的横吹中,让人“听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