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常使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揭开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便是这个道理。下面,本人就教学实践中如何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作简要介绍。
一、巧设导语,质疑激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好铺垫。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促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又如在上《惊弓之鸟》一课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弓……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使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故作悬念,巧妙过渡。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就针对课文内容巧设谜宫,一步一步巧妙过渡,引领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我就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方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这样,在一节课里就很自然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三、有意设“障”,激起争论。
在特定的场合下,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叫板追求真理的品质。如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有学生质疑“敌人说的‘飞过来的吧’中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不一样?”我故意说两个‘飞’意思差不多,立刻激起了争论。我抓住这一良好契机,鼓励学生行动起来,通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并反复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这样获得的答案与老师明确给予的答案虽然相同,但显然前者的体验要深刻得多。
四、留有余“音”,回味无穷。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残酷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教师此时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懂得了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重要性。这样既深化了主题,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五、即景生情,因势利导。
在特定的場合下巧妙借用课中师生的偶然言行,借题发挥,乘机导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一次作文课上,上课铃响了,我故意在教室外等了一分钟,听到教室里学生议论纷纷。我才推开门踏上讲台布置写作题目:今天,老师迟到了。因为学生有了切身体会,所以立即进入状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教师未进门之前的场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一、巧设导语,质疑激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好铺垫。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促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又如在上《惊弓之鸟》一课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弓……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使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故作悬念,巧妙过渡。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就针对课文内容巧设谜宫,一步一步巧妙过渡,引领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我就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我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方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这样,在一节课里就很自然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下一环节,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三、有意设“障”,激起争论。
在特定的场合下,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学生在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叫板追求真理的品质。如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有学生质疑“敌人说的‘飞过来的吧’中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不一样?”我故意说两个‘飞’意思差不多,立刻激起了争论。我抓住这一良好契机,鼓励学生行动起来,通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并反复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这样获得的答案与老师明确给予的答案虽然相同,但显然前者的体验要深刻得多。
四、留有余“音”,回味无穷。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残酷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教师此时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懂得了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重要性。这样既深化了主题,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五、即景生情,因势利导。
在特定的場合下巧妙借用课中师生的偶然言行,借题发挥,乘机导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一次作文课上,上课铃响了,我故意在教室外等了一分钟,听到教室里学生议论纷纷。我才推开门踏上讲台布置写作题目:今天,老师迟到了。因为学生有了切身体会,所以立即进入状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教师未进门之前的场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