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顺应言语行为研究认知转向的发展,以Talmy(2000)力动态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劝慰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语力”在劝慰言语行为中共建型策略(被劝慰者源策略、事件源
【机 构】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顺应言语行为研究认知转向的发展,以Talmy(2000)力动态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劝慰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语力”在劝慰言语行为中共建型策略(被劝慰者源策略、事件源策略、认知源策略、情绪源策略)和分离型策略中的显示情况,提出语力是物理力的隐喻,涉及到言者语力的施加、听者内在力量趋势以及听者状态改变.其次,分述不同策略的力动态模型图式及内部参量之间的工作机制.最后,对劝慰言语行为实现“言即行”路径进行图式说明和认知阐释.
其他文献
视点是修辞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常见术语,也是语篇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在van Dijk(1977)、Fowler(1996)以及熊沐清(2001)等人视点研究的基础上对句子层面的视点进行考察,认为视点不只是人们观察事物所选取的角度,它与人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人们选择某种视点而不是其他视点,其深层原因在于受到涵盖人们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对具体对象态度的观念视点的影响.句中观念视点以知觉视点、叙述视点和时空视点为载体,牢牢制约着它们的选择.分析观念视点对其他三种视点选取的内在制约机制有助
家庭,是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自巴金“激流三部曲”以来,家庭叙事——以家庭或家族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命运作为载体——在文学创作中的效用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尤其是题材以书写青年人为主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强调“个人化”。文本中的青年人似乎拥有脱离家庭的能力,而社会中的家庭也在不断被作家消解。然而,在直接而残酷的现实困境——生存压力、世俗眼光以及自我困惑——的
文学作品最抚慰人心的力量便来自于其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情感暖意,这种热气腾腾的大爱磅礴、丰满、力透纸背,帮每一个在孤岛上踽踽独行踟蹰不前的灵魂送去些许慰藉,找寻心灵的
本文以分布式形态学为理论视角,基于其中的"单引擎说"和"迟后填音"思想,对英汉语在致使结构上表现出的形态-句法差异提出统一解释.本文认为,英汉语的运算系统中均不存在先于句法的词库内部生成操作,致使性完结类事件在英汉语中具有相同的句法表征,两者表现出的形态-句法差异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狭义句法内功能语素"致使"(CAUSE)的特征强弱和句法后语音式(PF)层面功能语素"路径"(PATH)在词项插入上的"外化差异".本文据此解释了英汉语在单语素动词独立表达致使上的不对称性以及两种语言在动结结构上呈现的分离式与黏
《李白诗集》小畑薰良英译本中使用李白画像、衬页、译者序、译者导读、注释、参考文献与索引等大量内副文本元素,呈现出显著的深度翻译特征.本文运用皮姆的多元因果论对这些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会停电。 他还是被困在电梯里了。 难得顺风顺水一回,却遭此变故。 生活的精彩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弯处会发生什么。 从体检中心前台到进电梯,真的只是转了一个弯。 他彻底被激怒了,当“啪”一声巨响炸进耳膜,意外不请自来时。 古龙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有鲜血才能激发人最原始的野性,别的东西或许也能,绝没鲜血如此直接,这也是为什么负了伤的野兽往往比平时更可怕。 他没负
跟外地的朋友谈起章丘来,说得最多的还是章丘的大葱和铁锅。章丘大葱早已名声在外,它的身高可以超过两米,特别符合山东大汉的形象,葱白粗壮脆甜,能瞬间打开味蕾,令食者满口生津。据说,北京烤鸭和章丘大葱是绝配,所以北京的朋友谈起章丘大葱来,记忆深刻、念念不忘。近几年,章丘铁锅又美名远扬,这当然是沾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光,但如今国泰民安,人们对吃的追求上升到精神層面,深以为炊具能够改变美食的滋味,
来济南之前反复阅读老舍关于济南的文章,对济南有了简单、笼统的印象。立冬了,按理说老天爷该给点“颜色”看看了,可天出奇的暖,似乎有阳春的感觉,早上加了一件毛背心,才走一刻钟,汗就湿透了衬衣。正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描写的那样:“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在宝地里行走,在绿色中穿行,在泉池边歇息,能不陶醉? 济南的大街小巷,让你能真切地体验到“绿色是这座城市的生命,泉水
1 自秦以降,济南有两千多年的建邑史(秦设济北郡历下邑)。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地方官员何止千万,政绩卓著者亦不乏其人。如:东汉末年的曹操,中平元年(184年)任济南相,仅数月,便以他的文治武功超凡胆识,肃吏治,除贪官,禁淫祀,易风俗,使上下风气焕然一新;赵孟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始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凡两年余,简政务,慎刑律,兴教助学,使“三十年后济南俊杰之士,号为天下之冠”(元史·
1.引言近年来,原先狭义上的认知语言学学者,与功能-类型学派、变异社会语言学派、语法化研究以及部分语料库研究的学者等,由于一致的语言观而走到一起,形成了"基于使用的语言学"(Usage-based Linguistics)这一个大流派.以Hans-J?rg Schmid、Vyvyan Evans为代表的若干学者,纷纷尝试提出能够解释语言知识与结构、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演变等语言学核心议题的"大统一"理论(Evans 2019),其中均使用了诸如构式、网络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