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分析说明顺序亦是常见的考点。常用的说明顺序大致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判定说明顺序,我们可以从说明对象入手,也可以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通常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空间顺序有标志性的方位词,而逻辑顺序通常会出现由主到次、由整体到部分等逻辑顺序的词。
常见题型有:1.文章第……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一:文章第……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19·潍坊)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作为交通领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的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考题:选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准确理解和概括段意入手。首先要弄清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简要概括出来,然后从概括出来的提纲中分析作者说明的思路,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在选段中,首先说明“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问题”,接着说明“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与安全性密切相关”,最后说明“社会伦理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三个内容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答案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问题,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社会伦理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
考点二: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019·贵州毕节)
生命与气候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結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④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⑤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⑥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⑦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⑧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作者林道之,选自《大科技》第三期,有删改)
考题: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抓住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化石显示,4.5亿年前”“在6500万年前”“过去约4000万年”“大约1万年前”,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本文内容是生命与气候的共同进化,进化过程是按照时间进行的,所以采用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
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
考点三: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9·湖北荆门)
小 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旱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旱稻施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許。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考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第①段说明了小满的时间;第②段说明了小满的含义;第③段说明了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第④段说明了小满时的气候特点;第⑤段说明了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通常使用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综上所述,阅读一篇说明文要注意理清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是紧密相连的,都是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1.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准确理解和概括段意入手。弄清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简要地概括出来,然后从概括出来的提纲中分析作者说明的思路,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顺序;也可以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一天之内的顺序、四季顺序等。
空间顺序:标志性的空间词语。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首先——其次——再次、原因——结果、整体——局部等。
判定说明顺序,我们可以从说明对象入手,也可以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通常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空间顺序有标志性的方位词,而逻辑顺序通常会出现由主到次、由整体到部分等逻辑顺序的词。
常见题型有:1.文章第……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一:文章第……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19·潍坊)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作为交通领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的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考题:选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
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准确理解和概括段意入手。首先要弄清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简要概括出来,然后从概括出来的提纲中分析作者说明的思路,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在选段中,首先说明“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问题”,接着说明“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与安全性密切相关”,最后说明“社会伦理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三个内容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答案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问题,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社会伦理是前两个问题的延伸。
考点二: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019·贵州毕节)
生命与气候
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結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④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⑤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⑥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⑦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⑧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作者林道之,选自《大科技》第三期,有删改)
考题: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抓住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化石显示,4.5亿年前”“在6500万年前”“过去约4000万年”“大约1万年前”,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本文内容是生命与气候的共同进化,进化过程是按照时间进行的,所以采用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
时间顺序。说明内容(生命和气候)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时间验证着生命和气候的关系;生命和气候的斗争推动着时间向前。
考点三: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9·湖北荆门)
小 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旱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旱稻施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許。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考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第①段说明了小满的时间;第②段说明了小满的含义;第③段说明了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第④段说明了小满时的气候特点;第⑤段说明了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通常使用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综上所述,阅读一篇说明文要注意理清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是紧密相连的,都是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1.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准确理解和概括段意入手。弄清文章先说明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接着再说明了什么,把每一个部分简要地概括出来,然后从概括出来的提纲中分析作者说明的思路,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顺序;也可以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一天之内的顺序、四季顺序等。
空间顺序:标志性的空间词语。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
逻辑顺序:首先——其次——再次、原因——结果、整体——局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