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需求分析属于评估研究的范畴,教师可以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制订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本研究随机抽选西北民族大学2013级医学院和现代教育技术学院1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被试者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课堂评价及师生关系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民族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是需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旨在增强民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 民族院校 教学效果
一、引言
近年来,很多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教学中还有很多凸显问题,譬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原因就是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事实上,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背景等千差万别。如果用统一的方法授课,则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和评估,才能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弄清楚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换言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和“怎么样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指:“用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Long,2005)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束定芳,2004:19)。学习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第二,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三,分析并确定总的教学目标。
三、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开展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在此,我们先简单总结一下民族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基础不扎实。
在民族院校中,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基础英语水平非常薄弱。大多数学生词汇量少、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因此,部分民族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更没有动力,致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
2.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着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师依然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导,控制着整个教学进程,“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教学目标;他们常常以讲授单词、句法、语义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与发展。
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评估学生英语学习的真实需求,致使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现实脱节,不能适应学生实际生活和专业的需要,因此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迫在眉睫,这也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调查和结果分析
2014年7月,笔者随机选取西北民族大学2013级医学院和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的1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本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需求情况。问卷主要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课堂的评价及师生关系五个方面展开。
1.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21.9%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学习英语,20.1%的大学生“较为喜欢”学习英语,50.6%的大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主要受到学习材料、教师授课风格,以及教材难度等的影响,说明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需要外在因素的激发。此外,还有7.4%的大学生“讨厌”学习英语。调查结果充分说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所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可能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学习的动机。
调查显示,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分别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55.6%)、赢得良好的就业机会(30.8%)和提高个人素质(9.6%)。还有部分学生(4%)是为了考研或者出国深造。这些数字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单一的,动机是外在的,即工具性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上是被动的、消极的,对长期的英语学习并非有利,有时反而会导致厌学的负面影响。这种表层的动力缺乏深层能量的维持。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实用为主,够用唯度”的教学原则,满足大多数同学的目的需求。
3.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对学生阅读水平和听力水平的调查,笔者发现有49.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阅读中,困难最大的是“词汇量不够”,这说明词汇量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英语习得。另外,有50.6%的学生认为语法和句法理解是阅读中最大的困难,这说明语法知识及句型结构的掌握在英语技能的提高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熟悉英语语言的结构,只是停留在英语单词的表层意思,并没有真正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在听力水平的调查中,只有20.4%的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全英授课,51.5%的学生只能听懂授课内容的60%~70%。还有28.1%的学生基本听不懂教师全英语授课的内容,这表明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极其薄弱,它已经制约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4.对课堂的评价。
调查问卷显示,6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只有13%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课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兴趣和水平。此外认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一般的学生占59%,认为良好的占8%,认为不好的占33%。笔者通过对学生进一步调查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授课时,语言讲解的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教学形式枯燥无味,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只是通过翻译和解释进行授课。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等。这些因素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英语有了厌学情绪。 5.师生关系。
当被问及“你和英语老师交流多吗”时,有96%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外跟自己接触交流几乎没有,只有4%的学生认为在课外与英语老师有一些交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并不理想。教师除了在英语课堂内与学生有接触外,课外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了解。师生间平淡的关系使得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没有热情,甚至紧张,不敢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关于调查结果的思考
1.培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意愿。”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授课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到教学手段,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用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2.重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激励、引导的作用。内在学习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Lee,1991;Spaulding,1992)。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的放矢地克服英语学习问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问题加以归类。对相似能力、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制订不同的授课计划,并给予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4.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原理、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摒弃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现在为人们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发现模式、自学模式、掌握模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综合、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5.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授课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中学习。因此,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致力于与学生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师应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尽量做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并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肖建壮.英语学习策略[M].现代出版社,1997.
[6]夏纪梅,孔宪.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J].外语界,1999(1).
[7]Allwright,R.Perceiving and Pursuing Learner’s Needs[A].InM.Geddes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 民族院校 教学效果
一、引言
近年来,很多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教学中还有很多凸显问题,譬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原因就是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事实上,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背景等千差万别。如果用统一的方法授课,则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和评估,才能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弄清楚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换言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和“怎么样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指:“用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Long,2005)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束定芳,2004:19)。学习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第二,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三,分析并确定总的教学目标。
三、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开展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在此,我们先简单总结一下民族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基础不扎实。
在民族院校中,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基础英语水平非常薄弱。大多数学生词汇量少、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因此,部分民族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更没有动力,致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
2.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着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师依然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导,控制着整个教学进程,“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教学目标;他们常常以讲授单词、句法、语义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与发展。
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评估学生英语学习的真实需求,致使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现实脱节,不能适应学生实际生活和专业的需要,因此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迫在眉睫,这也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调查和结果分析
2014年7月,笔者随机选取西北民族大学2013级医学院和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的1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本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需求情况。问卷主要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中的困难、课堂的评价及师生关系五个方面展开。
1.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21.9%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学习英语,20.1%的大学生“较为喜欢”学习英语,50.6%的大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主要受到学习材料、教师授课风格,以及教材难度等的影响,说明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需要外在因素的激发。此外,还有7.4%的大学生“讨厌”学习英语。调查结果充分说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所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可能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英语学习的动机。
调查显示,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分别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55.6%)、赢得良好的就业机会(30.8%)和提高个人素质(9.6%)。还有部分学生(4%)是为了考研或者出国深造。这些数字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单一的,动机是外在的,即工具性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上是被动的、消极的,对长期的英语学习并非有利,有时反而会导致厌学的负面影响。这种表层的动力缺乏深层能量的维持。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实用为主,够用唯度”的教学原则,满足大多数同学的目的需求。
3.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对学生阅读水平和听力水平的调查,笔者发现有49.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阅读中,困难最大的是“词汇量不够”,这说明词汇量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英语习得。另外,有50.6%的学生认为语法和句法理解是阅读中最大的困难,这说明语法知识及句型结构的掌握在英语技能的提高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熟悉英语语言的结构,只是停留在英语单词的表层意思,并没有真正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在听力水平的调查中,只有20.4%的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全英授课,51.5%的学生只能听懂授课内容的60%~70%。还有28.1%的学生基本听不懂教师全英语授课的内容,这表明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极其薄弱,它已经制约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4.对课堂的评价。
调查问卷显示,6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只有13%的学生认为上英语课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兴趣和水平。此外认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一般的学生占59%,认为良好的占8%,认为不好的占33%。笔者通过对学生进一步调查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授课时,语言讲解的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教学形式枯燥无味,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只是通过翻译和解释进行授课。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等。这些因素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对英语有了厌学情绪。 5.师生关系。
当被问及“你和英语老师交流多吗”时,有96%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外跟自己接触交流几乎没有,只有4%的学生认为在课外与英语老师有一些交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并不理想。教师除了在英语课堂内与学生有接触外,课外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了解。师生间平淡的关系使得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没有热情,甚至紧张,不敢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关于调查结果的思考
1.培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意愿。”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授课时,应从多方面考虑,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到教学手段,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用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2.重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激励、引导的作用。内在学习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Lee,1991;Spaulding,1992)。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的放矢地克服英语学习问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问题加以归类。对相似能力、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制订不同的授课计划,并给予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4.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原理、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摒弃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现在为人们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发现模式、自学模式、掌握模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各有所长。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综合、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5.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授课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中学习。因此,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致力于与学生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师应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尽量做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并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肖建壮.英语学习策略[M].现代出版社,1997.
[6]夏纪梅,孔宪.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J].外语界,1999(1).
[7]Allwright,R.Perceiving and Pursuing Learner’s Needs[A].InM.Ged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