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异位膀胱1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w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27岁,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5月入站,平素体健,孕2产1,5年前足月剖宫产1次,术后3月(哺乳期)上环,2年前因意外怀孕5个月行引产术。入站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异常,尿常规检查:潜血(+++),白细胞(+),余正常,B超示:宫内节育器异位膀胱,入站后即在连硬外麻下行膀胱切开取环术,术中见一“T”环游离膀胱腔,尾丝嵌入膀胱后壁,铜片上满覆尿垢,抽出尾丝,取出节育环,术后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9日康复出站。
  
  讨 论
  
  ①带铜T形宫内节育器(TCU-IUD)为第2代活性宫内节育器,可在子宫内持续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铜离子,增强抗生育作用[1]。 ②放置时间为剖宫产术后半年,而本例患者术后3个月且哺乳期放置,子宫切口瘢痕尚未痊愈,导致节育环自子宫切口异位到膀胱。再次意外怀孕终止妊娠后,未及时探查节育环是否脱落或异位,造成对膀胱的持久伤害。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生殖健康普查工作,普及节育科学知识至关重要。③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理论及技能培训,严格按诊疗常规操作,保证和提高节育手术质量,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确保术者安全与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7~34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妊娠 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将我院2004的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42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6607例,其中产后出血4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6%。    结
期刊
输卵管妊娠是指受精卵在输卵管腔内种植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严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分析我院2000年8月~2006年6月间200例异位妊娠的病因症状特征,以求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发病年龄,19~46岁,以 23~36岁居多,占75%,其中未婚7例多数患者曾有多次妊娠史孕次:1~5次,其中有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60例:溃疡样型150例,动力障碍型210例,分别分为A、B、C三组治疗。A组,精神治疗:做思想工作,解除顾虑,适量应用调节神经药物。B组,药物治疗:溃疡样型选用抑酸剂,动力障碍型选用胃动力药莫沙必利。C组,上述二者联合应用,治疗4周,观察2周,进行疗效及复发率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为51%,B组:溃疡样型和
期刊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诺和锐30 胰岛β细胞功能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根据WHO1999年标准新诊断的T2DM患者共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5岁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检验方法:  检
期刊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疾病,我科2004年7月~2006年11月开展CT引导下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男53例,女44例。年龄36~82岁,平均54.2岁。右侧59例,左侧37例,双侧1例。 Ⅰ支痛1例,Ⅱ支痛31例,Ⅲ支痛41例,Ⅱ+Ⅲ支痛14例,病程6个月~20年,平均3年7个月,术前均曾行封闭等治疗。  穿刺技术:仰卧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双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围手术期的诊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采用经皮C型臂透视下行双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随访1~5年后评价该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70例病均痊愈出院,4~6个月后均负重走路,56例半年后骨折愈合,11例出现股骨头吸收2例股骨头坏死,1例螺钉断裂,二次手术结论:首次老年股骨颈骨折急诊采用C臂透视下经皮双头
期刊
关键词 阑尾炎 术后镇痛高乌甲素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选择ASAⅠⅡ组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9~52岁,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单纯高乌甲素组,Ⅱ组为曲马多组,Ⅲ组为高乌甲素PCEA组,Ⅳ组为吗啡PCEA组  方法:每位患者均采用T11-12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待术毕缝合皮肤时,硬膜外腔注入不同镇痛药物并随机分组,每
期刊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4月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0~70岁,平均56岁,其中30~59岁11例,60~69岁9例,70~78岁3例,骨折类型(Evan法):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4例,逆转子间型2例  术前准备: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患者的伤情及手术耐受性,积极做好各
期刊
喻建荣摘 要 目的:讨论贲门癌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提高临床贲门癌手术效果,使贲门癌外科治疗更加合理方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6年外科手术治疗80例贲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左胸入路75例(93.8%),经腹入路4例(5%),胸腹联合入路1例(1.3%),手术切除率分别是97.9%,25%100%,手术切缘癌残留分别是1.3%25%无残留,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是1.3%25%无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校正后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16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分成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测量每例患者心梗后的QTd和QTcd,并对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及心衰的QTd进行比较结果: QTdQTc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两组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心衰的QTd值比较关异有显著性(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