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情操 克服陋习 培树知行合一的学生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L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可塑性大,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正处于各种习惯形成的雏形期,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错过该阶段再矫正或补救,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以便及时有效给予纠正,最近,对我们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使我大吃一惊:为什么孩子在学校看起来那么听话,而在家存在那么多的不良习惯。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有这么多的不良习惯呢?原因是多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是主要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位、失衡,导致孩子行为出现偏差
  
  1.亲情越位或缺失,溺爱优于关爱
  一种倾向:独生子女普及的当今,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致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
  另一种倾向:隔代长辈的宠爱优于父母的关爱,形成教育的对立,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2.教育失法,管理形式单一
  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外出务工人员剧增,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教育的缺失,经济条件的宽松,隔代长辈过分的宠爱,导致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监管,不良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3.棍棒教育,导致孩子逆反心理加剧
  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缺乏耐心,缺少方法,平时疏于管理,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成绩下降,便拳脚相加,本来一句鼓励和劝慰的话就可解决的问题,结果往往是起反作用,使孩子畏惧心理加强,逆反心理加剧。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认知和培养重视不够
  
  学校、教师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课程标准虽然要求以人为本,但教师平时由于教学任务紧,琐事多,加上教育主管部门仅以考试结果评价教师,家长以分数衡量教师,导致了教师对不可量化为具体指标的软考察或不考察项目——学习习惯不够重视。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耐心辅导。针对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把准脉搏,对症下药
  针对个体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方式,寻找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防微杜渐,贵在预防
  教师要敏锐地发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进行教育,不容其向不良习惯发展。
  3.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学生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显得特别关注。鉴于此,与其刻意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不如去发现学生的良好兴趣,运用注意力转移的方式,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鼓励学生读书、做手工制作、绘画、围棋等等。
  4.家校联手,两教结合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学生性格各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因此,要做好个别学生的家访工作,教师应走近学生、走近家长,从而做到两教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最终目的。
  5.媒体宣传,荣誉感召
  宣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使很多学生成为模范并具有带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体,使养成教育更为有效。
  (1)黑板报和墙报。把相关的养成教育内容展现在黑板报和墙报上,上面开辟“昨日之星”“上周之星”“上月之星”等栏目,将五星级学生的名字写在上面。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而且也发挥了黑板报和墙报的有效性。
  (2)“家校路路通”。现在,有了很好的家校联系方式——“家校路路通”,就应好好地利用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对他的终身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
  (作者单位:068350河北省丰宁县天桥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  通过一学期的课改实践,我发现课堂中存在太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课堂的高效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代高中生,小组长的培训是高效课堂成败的关键。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个别课代表的能力问题,但教师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有很多问题是教师对小组课代表的培训不
期刊
近年来,电脑走进了中小城市学校,也很快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师们摆脱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引进了多媒体,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媒体教学逐渐适应并掌握了使用方法,同时也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
期刊
【摘要】词汇是构筑语言的材料,是语言的建筑基石和语言意义的载体,而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学生常常苦于记忆单词效率低,遗忘速度快的现象,本文通过对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词汇教学 意义 任务 问题 方法 策略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
期刊
自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大了对教育改革的力度。从2003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正式实施新课程标准,采用配套的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问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科研课题。改革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这一进程中,无论在美术教学方面还是在精神和人格上都得到新的升华。学生在发现、探索过程中也同样提高了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小学美术教育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充分
期刊
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单独可以胜任的,必须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合作,方能收到有效的功效。目前,我所在幼儿园采用的家园共育的方式有:成长手册,家园联系栏,班级博客,幼儿园网站,亲子活动等。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家园共育,能很好的解决一些普通性、普及性的问题。在这些家园共育的方式中,幼儿园网站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家园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以音乐艺术的形式美、内容美和富有情感的音乐形象直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音乐教育的真谛就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渗透,它就会像“和风催物、春雨润田”那样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 渗透    音乐,它的独特功能就在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当前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初中体育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兴趣    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学生将生活中最真挚、最深刻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生活,才会感受真情、才会说真情。    一、鼓励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其实就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小学生的习作中不乏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
期刊
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通过阐述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图书,可以进一步发挥图书的育人功能,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良好的阅读环境、科学的图书分类、有效的借阅制度以及丰富的阅读课程,切实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图书 规范 管理 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逐渐实施,学校图书馆成为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要的阵地。如何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图书的育人功能呢?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