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当代女作家。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但是还没有人从话语权丧失角度解析过作品中女主人公玛丽身边的其他女性。因此,本文将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从社会学、女性主义语言学等角度来分析玛丽身边女性的话语权丧失问题,以期对同类作品分析和解读提供借鉴。
关键词:女性话语权;丧失;话语分析;借鉴
作者简介:李菊,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王楚韵,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很大反响,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被第一次毫无遮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激情和震撼力[1]。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但是基本上都是基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①史忆分析了小说女主人公玛丽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男权社会环境,玛丽作为女性是男权话语社会的边缘人。②张金泉认为《野草在歌唱》塑造了玛丽·特纳这一备受父权制社会压抑与束缚并最终走向疯狂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忽视、被压制的“他者”地位,并指明了成为独立女性是当代社会中仍处在弱势地位女性群体的唯一出路。但是从女性话语权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少,以女主人公玛丽身边的其他女性为研究对象的更是几乎没有。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学、女性主义语言学等角度来分析玛丽身边女性的话语权丧失问题。权力与人的话语密切相关,权力的建构离不开话语,只有通过话语,权力才能得以建立。文本中女性语言方式及谈话内容都能够反射其话语权的缺失。作品第一章中的以下男性对话就已经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心理和歧视女性的现状。
“她唠唠叨叨地骂他吗,呃?在这个国家里,女人在这方面通常都是很差劲的。可不是吗,斯莱特?”警长说话的声音安详亲切,还很随便。“我那个黄脸婆简直把我逼疯了——这地方就是这个情形。她们完全不懂得怎样对付黑人。”“这些黑鬼需要男人来对付才好。”查理说,“女人对她们发号施令,她们是不买账的。”[2]
从以上对话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该作品中的女性地位。任何作品里的男女主人公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必然要通过其与周围的其他任务接触来烘托和反射其性格等。因此,对女主人公玛丽身边其他女性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玛丽母亲
玛丽的母亲是她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对她以后的想法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文本对于母亲的描写很少,我们还是能够对她母亲的话语权窥探一二。
有时候她母亲恼恨起来,就跑到掌柜那儿埋怨说,她的家用入不敷出,而她丈夫却把薪水都花在喝酒上面。玛丽从小就知道,她母亲跑去埋怨,只是为了闹一场,出出气;站在酒吧间,被那些荒唐的酒客同情地望着,她母亲才得意呢,她喜欢用一种严酷而悲愁的声调埋怨丈夫:“每天晚上他总是从这儿回家,每天晚上都是如此!碰到他高兴时回家,就会把剩下来得那么一点钱交给我,指望我靠着这一点点钱去养活三个孩子。”……也受到人家足够的同情了,她便慢慢地走开,……。[3]
这些描述能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玛丽的母亲生活抑郁、艰难,但是从没有想过要掌控大局,获得家庭财政大权,而只是埋怨,等待别人的同情。可以看出她的命运并不受自己的掌控,而是在丈夫支配和控制下丧失自我,毫无话语权。
二、玛丽的朋友们
玛丽由于自身家庭的不幸福,所以也不信任婚姻,但是最终也急匆匆地走入了婚姻,最终也没有获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朋友们对她的影响不可谓不小。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女性们处于一种附属的社会地位而不自知。
有一天她在一个结了婚的朋友家里听到她的朋友们谈论她:“她为什么不结婚呢?她应当有很多机会的呀。”……“大概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把。”[4]
对于玛丽不结婚就是哪里不对劲,这样的想法就是女性潜意识的认为男人比女人强,女人就得依附男人而活,这是对男性话语权的妥协。而在玛丽结婚后经常接触的斯莱特一家,从斯莱特夫人与玛丽的几次接触中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
斯莱特夫人是个和颜悦色的女人,她看见玛丽嫁给了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迪克,很为玛丽惋惜,……。[5]
斯莱特夫人为玛丽的惋惜也是对男性话语权的妥协,因为她认为玛丽的幸福得有能力的丈夫。在表現女性话语权时,她无意识中向男权妥协或是认同男权社会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对《野草在歌唱》中玛丽身边的其他女性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女性还处于对自己话语权丧失没有觉醒的阶段,把自己幸福寄托于男性,寄托于婚姻,最终就悲剧了。因此,女性主义对女性话语的建构还远远未能完成,女性应该有所觉悟,不要丧失自我,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权。
注释:
[1]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
[2]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6,37.
[3]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6,47.
[4]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6,57.
[5]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96.
参考文献:
①史忆. 边缘化的“野草”——《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 学理论, 2009, 23: 92-93.
②张金泉. 女性主义视角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命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6(2): 117-122.
关键词:女性话语权;丧失;话语分析;借鉴
作者简介:李菊,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王楚韵,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很大反响,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被第一次毫无遮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激情和震撼力[1]。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但是基本上都是基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①史忆分析了小说女主人公玛丽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男权社会环境,玛丽作为女性是男权话语社会的边缘人。②张金泉认为《野草在歌唱》塑造了玛丽·特纳这一备受父权制社会压抑与束缚并最终走向疯狂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忽视、被压制的“他者”地位,并指明了成为独立女性是当代社会中仍处在弱势地位女性群体的唯一出路。但是从女性话语权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少,以女主人公玛丽身边的其他女性为研究对象的更是几乎没有。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学、女性主义语言学等角度来分析玛丽身边女性的话语权丧失问题。权力与人的话语密切相关,权力的建构离不开话语,只有通过话语,权力才能得以建立。文本中女性语言方式及谈话内容都能够反射其话语权的缺失。作品第一章中的以下男性对话就已经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心理和歧视女性的现状。
“她唠唠叨叨地骂他吗,呃?在这个国家里,女人在这方面通常都是很差劲的。可不是吗,斯莱特?”警长说话的声音安详亲切,还很随便。“我那个黄脸婆简直把我逼疯了——这地方就是这个情形。她们完全不懂得怎样对付黑人。”“这些黑鬼需要男人来对付才好。”查理说,“女人对她们发号施令,她们是不买账的。”[2]
从以上对话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该作品中的女性地位。任何作品里的男女主人公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必然要通过其与周围的其他任务接触来烘托和反射其性格等。因此,对女主人公玛丽身边其他女性的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玛丽母亲
玛丽的母亲是她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对她以后的想法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文本对于母亲的描写很少,我们还是能够对她母亲的话语权窥探一二。
有时候她母亲恼恨起来,就跑到掌柜那儿埋怨说,她的家用入不敷出,而她丈夫却把薪水都花在喝酒上面。玛丽从小就知道,她母亲跑去埋怨,只是为了闹一场,出出气;站在酒吧间,被那些荒唐的酒客同情地望着,她母亲才得意呢,她喜欢用一种严酷而悲愁的声调埋怨丈夫:“每天晚上他总是从这儿回家,每天晚上都是如此!碰到他高兴时回家,就会把剩下来得那么一点钱交给我,指望我靠着这一点点钱去养活三个孩子。”……也受到人家足够的同情了,她便慢慢地走开,……。[3]
这些描述能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玛丽的母亲生活抑郁、艰难,但是从没有想过要掌控大局,获得家庭财政大权,而只是埋怨,等待别人的同情。可以看出她的命运并不受自己的掌控,而是在丈夫支配和控制下丧失自我,毫无话语权。
二、玛丽的朋友们
玛丽由于自身家庭的不幸福,所以也不信任婚姻,但是最终也急匆匆地走入了婚姻,最终也没有获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朋友们对她的影响不可谓不小。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女性们处于一种附属的社会地位而不自知。
有一天她在一个结了婚的朋友家里听到她的朋友们谈论她:“她为什么不结婚呢?她应当有很多机会的呀。”……“大概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把。”[4]
对于玛丽不结婚就是哪里不对劲,这样的想法就是女性潜意识的认为男人比女人强,女人就得依附男人而活,这是对男性话语权的妥协。而在玛丽结婚后经常接触的斯莱特一家,从斯莱特夫人与玛丽的几次接触中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
斯莱特夫人是个和颜悦色的女人,她看见玛丽嫁给了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迪克,很为玛丽惋惜,……。[5]
斯莱特夫人为玛丽的惋惜也是对男性话语权的妥协,因为她认为玛丽的幸福得有能力的丈夫。在表現女性话语权时,她无意识中向男权妥协或是认同男权社会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对《野草在歌唱》中玛丽身边的其他女性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女性还处于对自己话语权丧失没有觉醒的阶段,把自己幸福寄托于男性,寄托于婚姻,最终就悲剧了。因此,女性主义对女性话语的建构还远远未能完成,女性应该有所觉悟,不要丧失自我,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权。
注释:
[1]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
[2]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36,37.
[3]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6,47.
[4]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6,57.
[5]多丽丝·莱辛. 野草在歌唱(修订本)[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96.
参考文献:
①史忆. 边缘化的“野草”——《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 学理论, 2009, 23: 92-93.
②张金泉. 女性主义视角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命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6(2): 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