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地常言:赚钱不赚钱,摊摊要扯圆。这话不外乎说做事成不成还在其次,但形式架子要先摆得像。学生写文章尤其是议论文更是如此。考场阅卷在审题之外关注最多的就是文章骨架,没有骨架,再好的血肉都易零落成泥。或者说就像前人评吴文英词一样“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相反,骨架到了,文章自然就好了。這骨架就是议论的思路。拆分论点立骨架的方式和研究够多了,有引论本论结论,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阐释、原因、方案),但这些看上去清楚,实际上学生大多不明就里更谈不上上手操作了。
回到具体操作就是一句话:追问造句,造出有层次的句子。
事实上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都在学造句,到了高中我们似乎就忘却了它的好。事实上很多优秀文章,你把它们拆开来,就能找到它们的骨架,譬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就是扣住一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来营构全篇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纪念马克思的意义”的追问回答。全文先讲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方面的贡献,接着讲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的其他方面成就,进而讲到作为一个革命家他的成果。对“纪念马克思的意义的回答”即“对历史科学、无产阶级”的“影响”就立起了全文的骨架。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也是扣住“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为核心,依次讲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个涉及学业、品行、修养方面的一个大学生的修炼方向。第三册议论类的古代散文又何尝不是在这方面大有讲究!《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追问回答有三个方面: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态度方法等;《寡人之于国也》中“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回答涉及“与邻国不过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行王道担责任可得天下之民至”……
但是我们看看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主要就在东拉西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做议论骨架的搭建,他们只知道根据个人感性认识去建构文章思路,至于怎样合理,现实学情告诉我们这完全不是老师用几个概念的指导就能让他们明白的。
要解决此类问题,还得回到追问造句上。
1.从独词追问造句到双词追问造句
作文中常以命题或话题开篇训练,而如何把这命题或话题展开是我们学生最头大的事。如人教版第三册“表达与交流”中“善待生命?摇学习论证”后有以“生命的灯塔”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以“生命的三境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以“珍惜拥有”为话题……这些训练要怎样去解决学生搭建议论骨架呢?
我们不妨让学生回到追问造句看看。如短语类(本篇暂选双词)“珍惜拥有”。在追问造句前我们先可以看看《六国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章把六国分解成“赂秦、不赂秦”这两个矛盾方,事实上也是对象的完全分解,造出“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两句。而且进一步思考挖掘,我们会看到这可以当作是从原因角度去设问得到的两个答案。事实上作者正是这样干的,(它也给我们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以一种从上到下的建构意识,把对此事有疑问也有自己思考的读者拉入了作者的思维框架内。这也是依照“自上而下表达”的原则组织思想的一种手段。这样我们可以让读者自觉与写作者的写作意图之间建立起联系。
那我们大可以此为样本,找到搭建骨架的至少两种方法,一是涉及对象追问造句分解,一是对立有矛盾方追问造句分解,事实上还可以有因果关系追问造句分解。
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珍惜拥有”这个话题了,一从“对象角度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先可以考虑追问回答“珍惜拥有什么”,如:珍惜拥有自然资源;珍惜拥有眼前人;珍惜拥有现有生活……当然也可以考虑从主体对象去追问造句回答“谁珍惜拥有”,比如职业角度、地位角度等,如“教师要珍惜拥有、军人要珍惜拥有、工人要珍惜拥有……”“普通劳动者当珍惜拥有、基层管理者当珍惜拥有、顶层设计者当珍惜拥有”,这个时候,有心者就会发现这个造句中对象可以再组合,孰优孰劣自然可见,而且老师稍一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对象的思考越贴近现实,越有生活指向的针对性,越能打动读者,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外在的展现写作者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情怀,虽然有人会觉得这可能会造成矫情作秀,但凡间事走向哪里还真和平时的思考关注大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会发现学生可能会出现拆分中并列交叉、包含等逻辑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了,此处不作探讨。
二从“有矛盾对立方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世间万物,普遍存在矛盾对立关系,只要造出一方,我们就可以思考对立的另一方,但表述出来我们就尽量转化成同结构的词语,如“梦想”的对立方“实际”“现实”等,“困境”的对立方“顺境”等,如:珍惜拥有的现实,珍惜拥有的想象……“珍惜拥有的困境、珍惜拥有的顺境……”但这里会遭遇一种不相容概念中的反对关系,这是老师要清楚告知学生的。
三从“因果关系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即把关键词当成“果”或“因”来追问回答并造句。如:珍惜拥有的才不会让我们日坐愁城,心灵灰暗;珍惜拥有的才可以让我们热爱生活,努力向前;……这是“珍惜拥有”为“因”。如果把它视为“果”,可以追问生出,如:因为“大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玉颜辞汉宫,爟燧清边堠。)一死轻鸿毛,却属毛延寿”,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
在人教版第三册“表达与交流”中的“爱的奉献?摇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后“写作练习”第一题有“请模拟下列身份不同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题中有朋友说、妈妈说、老师说、同学说,这些完全可以视作是从对象角度阐释观点,当然,再分析一下,又何尝不是作诠释式的阐释分解搭建呢?能诠释,当然就可以有下定义了(只是这种涉及本质属性的分解对学生难度更大)。这样引导学生将得到对骨架搭建的一些常用可学的方法。 下面选取一些同学的新想法,让学生可以从中借鉴出老师还没能来得及说甚至没有想到用的东西:
“珍”字,本写作“珎”,换言之即是“尔玉”,自己的玉谓之“珍”。……
而“惜”字,则为“心昔”,心系往昔则为惜。……
那么我们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珍视眼前玉,莫待日后惜。(《莫向蓝田,只系衣帛》)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控制欲望的横江大坝;?摇?摇?摇?摇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直视自我的一双眼睛。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石。……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珍惜拥有,知足常乐,便可使人生无憾。(《珍惜拥有,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珍惜身边人。/知足常乐,珍惜手中物。(《知足常乐——珍惜自己拥有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譬如“是字追问造句”“比喻追问造句”“措施行为追问造句”“功能追问造句”等新的实践方法,学生可以逐一去实施了。
考场优秀作文中此类分解比比皆是,如:
精彩可以是惊天动地,也可以是润物无声;精彩可以是锋芒毕露,也可以是朴实无华;精彩可以是心怀天下,也可以是淡泊超脱……
……世界之大,各施所能,我们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精彩》)
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追问造句。在上面的训练熟悉后,我们可以着手进行下面的训练了。
2.向多词(至少两个词)迈进造有逻辑关系的句子
我们在独词与双词造句的基础上还可以向更宽阔处着力,比如把这个句子加上后缀,追问扩展它的影响与结果等,可以进一步追问得到“珍惜自然资源,这是我们的家园;珍惜拥有眼前人,这是我们的幸福依靠;珍惜拥有现有生活,这是我们心安知足之基……”这种更多见于材料作文中的骨架建立。
如考场作文: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美的本质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 ……
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语言有味,先有外观之精致……语言有味,次有内在这滋味……然而,有外在之精致,有内之滋味,仍有不到之处。一道真正的语言甘旨,更需要的便是烹饪者的全心投入,真情以待……语言外在之精致,内在之滋味,加之以“烹者”的真心,全身心的享受便从中获得……(《语言有味》)
3.调整句内关键词的顺序,形成矛盾、叠加、层递等关系
当前面第二种方法达到基本熟练后,我们就必须把它向纵深处引领,这就是句子内部或外部关键词的顺序体现的观点的逐层递进与叠加了。这里的叠加或递进逻辑在前面例子中是稍一引导学生就可以发现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前文说的是“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对历史科学的贡献”而为什么在行文中却先说“对历史科学的贡献”而后才说“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呢?一个顺序的变化,带来的是逻辑关系的认识。如果我们再把这里面的常见方向予以归整,学生自然有法可循,有样可依,对于优秀的学生它不会造成思维固化的,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忧。
如学生写的“珍惜拥有”就有此类收获了:
珍惜当下锻造人们善于利用机会的能力;/相反,不珍惜当下会使我们失去许多。/珍惜不是等同于吝惜的。(《懂得珍惜当下 》)
这种矛盾式的推进与它者观点的缝合式否定拓展更易上手,也更易体现写作的读者意识。
珍惜健康是延年益寿的良方。/有了健康,我們珍惜每一段岁月,就可以给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要给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还当珍惜自然之美赋予人的义务……(《珍惜拥有,勿留悔恨》)
从句子间关系的调理中去思考新的存在理由,得到的当不是原来平静的存在。这本身对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也有益处,学习的链条也就圆润无缝了。
[作者通联:四川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回到具体操作就是一句话:追问造句,造出有层次的句子。
事实上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都在学造句,到了高中我们似乎就忘却了它的好。事实上很多优秀文章,你把它们拆开来,就能找到它们的骨架,譬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全文就是扣住一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来营构全篇的,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纪念马克思的意义”的追问回答。全文先讲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方面的贡献,接着讲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的其他方面成就,进而讲到作为一个革命家他的成果。对“纪念马克思的意义的回答”即“对历史科学、无产阶级”的“影响”就立起了全文的骨架。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也是扣住“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为核心,依次讲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个涉及学业、品行、修养方面的一个大学生的修炼方向。第三册议论类的古代散文又何尝不是在这方面大有讲究!《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追问回答有三个方面: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态度方法等;《寡人之于国也》中“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回答涉及“与邻国不过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行王道担责任可得天下之民至”……
但是我们看看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主要就在东拉西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做议论骨架的搭建,他们只知道根据个人感性认识去建构文章思路,至于怎样合理,现实学情告诉我们这完全不是老师用几个概念的指导就能让他们明白的。
要解决此类问题,还得回到追问造句上。
1.从独词追问造句到双词追问造句
作文中常以命题或话题开篇训练,而如何把这命题或话题展开是我们学生最头大的事。如人教版第三册“表达与交流”中“善待生命?摇学习论证”后有以“生命的灯塔”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以“生命的三境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以“珍惜拥有”为话题……这些训练要怎样去解决学生搭建议论骨架呢?
我们不妨让学生回到追问造句看看。如短语类(本篇暂选双词)“珍惜拥有”。在追问造句前我们先可以看看《六国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章把六国分解成“赂秦、不赂秦”这两个矛盾方,事实上也是对象的完全分解,造出“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两句。而且进一步思考挖掘,我们会看到这可以当作是从原因角度去设问得到的两个答案。事实上作者正是这样干的,(它也给我们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以一种从上到下的建构意识,把对此事有疑问也有自己思考的读者拉入了作者的思维框架内。这也是依照“自上而下表达”的原则组织思想的一种手段。这样我们可以让读者自觉与写作者的写作意图之间建立起联系。
那我们大可以此为样本,找到搭建骨架的至少两种方法,一是涉及对象追问造句分解,一是对立有矛盾方追问造句分解,事实上还可以有因果关系追问造句分解。
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珍惜拥有”这个话题了,一从“对象角度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先可以考虑追问回答“珍惜拥有什么”,如:珍惜拥有自然资源;珍惜拥有眼前人;珍惜拥有现有生活……当然也可以考虑从主体对象去追问造句回答“谁珍惜拥有”,比如职业角度、地位角度等,如“教师要珍惜拥有、军人要珍惜拥有、工人要珍惜拥有……”“普通劳动者当珍惜拥有、基层管理者当珍惜拥有、顶层设计者当珍惜拥有”,这个时候,有心者就会发现这个造句中对象可以再组合,孰优孰劣自然可见,而且老师稍一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对象的思考越贴近现实,越有生活指向的针对性,越能打动读者,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外在的展现写作者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情怀,虽然有人会觉得这可能会造成矫情作秀,但凡间事走向哪里还真和平时的思考关注大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会发现学生可能会出现拆分中并列交叉、包含等逻辑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了,此处不作探讨。
二从“有矛盾对立方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世间万物,普遍存在矛盾对立关系,只要造出一方,我们就可以思考对立的另一方,但表述出来我们就尽量转化成同结构的词语,如“梦想”的对立方“实际”“现实”等,“困境”的对立方“顺境”等,如:珍惜拥有的现实,珍惜拥有的想象……“珍惜拥有的困境、珍惜拥有的顺境……”但这里会遭遇一种不相容概念中的反对关系,这是老师要清楚告知学生的。
三从“因果关系追问造句分解搭建骨架”,即把关键词当成“果”或“因”来追问回答并造句。如:珍惜拥有的才不会让我们日坐愁城,心灵灰暗;珍惜拥有的才可以让我们热爱生活,努力向前;……这是“珍惜拥有”为“因”。如果把它视为“果”,可以追问生出,如:因为“大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玉颜辞汉宫,爟燧清边堠。)一死轻鸿毛,却属毛延寿”,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因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所以我们要珍惜拥有……
在人教版第三册“表达与交流”中的“爱的奉献?摇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后“写作练习”第一题有“请模拟下列身份不同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题中有朋友说、妈妈说、老师说、同学说,这些完全可以视作是从对象角度阐释观点,当然,再分析一下,又何尝不是作诠释式的阐释分解搭建呢?能诠释,当然就可以有下定义了(只是这种涉及本质属性的分解对学生难度更大)。这样引导学生将得到对骨架搭建的一些常用可学的方法。 下面选取一些同学的新想法,让学生可以从中借鉴出老师还没能来得及说甚至没有想到用的东西:
“珍”字,本写作“珎”,换言之即是“尔玉”,自己的玉谓之“珍”。……
而“惜”字,则为“心昔”,心系往昔则为惜。……
那么我们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珍视眼前玉,莫待日后惜。(《莫向蓝田,只系衣帛》)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控制欲望的横江大坝;?摇?摇?摇?摇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直视自我的一双眼睛。
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石。……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珍惜拥有,知足常乐,便可使人生无憾。(《珍惜拥有,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珍惜身边人。/知足常乐,珍惜手中物。(《知足常乐——珍惜自己拥有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譬如“是字追问造句”“比喻追问造句”“措施行为追问造句”“功能追问造句”等新的实践方法,学生可以逐一去实施了。
考场优秀作文中此类分解比比皆是,如:
精彩可以是惊天动地,也可以是润物无声;精彩可以是锋芒毕露,也可以是朴实无华;精彩可以是心怀天下,也可以是淡泊超脱……
……世界之大,各施所能,我们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精彩》)
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追问造句。在上面的训练熟悉后,我们可以着手进行下面的训练了。
2.向多词(至少两个词)迈进造有逻辑关系的句子
我们在独词与双词造句的基础上还可以向更宽阔处着力,比如把这个句子加上后缀,追问扩展它的影响与结果等,可以进一步追问得到“珍惜自然资源,这是我们的家园;珍惜拥有眼前人,这是我们的幸福依靠;珍惜拥有现有生活,这是我们心安知足之基……”这种更多见于材料作文中的骨架建立。
如考场作文: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美的本质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 ……
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语言有味,先有外观之精致……语言有味,次有内在这滋味……然而,有外在之精致,有内之滋味,仍有不到之处。一道真正的语言甘旨,更需要的便是烹饪者的全心投入,真情以待……语言外在之精致,内在之滋味,加之以“烹者”的真心,全身心的享受便从中获得……(《语言有味》)
3.调整句内关键词的顺序,形成矛盾、叠加、层递等关系
当前面第二种方法达到基本熟练后,我们就必须把它向纵深处引领,这就是句子内部或外部关键词的顺序体现的观点的逐层递进与叠加了。这里的叠加或递进逻辑在前面例子中是稍一引导学生就可以发现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前文说的是“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对历史科学的贡献”而为什么在行文中却先说“对历史科学的贡献”而后才说“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呢?一个顺序的变化,带来的是逻辑关系的认识。如果我们再把这里面的常见方向予以归整,学生自然有法可循,有样可依,对于优秀的学生它不会造成思维固化的,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忧。
如学生写的“珍惜拥有”就有此类收获了:
珍惜当下锻造人们善于利用机会的能力;/相反,不珍惜当下会使我们失去许多。/珍惜不是等同于吝惜的。(《懂得珍惜当下 》)
这种矛盾式的推进与它者观点的缝合式否定拓展更易上手,也更易体现写作的读者意识。
珍惜健康是延年益寿的良方。/有了健康,我們珍惜每一段岁月,就可以给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要给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还当珍惜自然之美赋予人的义务……(《珍惜拥有,勿留悔恨》)
从句子间关系的调理中去思考新的存在理由,得到的当不是原来平静的存在。这本身对于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也有益处,学习的链条也就圆润无缝了。
[作者通联:四川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