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币在我们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巨大作用,但对于纸币的本质是什么却存在着争议。那么,纸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由一道例题切入正题:
欧元从本质上说是()
A.货币 B.货币符号 C.一般等价物 D.商品
参考答案:B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出题人将欧元定义为货币符号的原因。
新课改之前的高中一年级人教版政治教材在经济常识部分是这样界定纸币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当时的教材及教参存在这样的导向: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者说其本身的价值相对于所代表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是依附于商品本位货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依附于贵金属本位货币上的,脱离了贵金属货币之后就毫无意义的替代材质而已,并且这种材质也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某些职能。在综合了各种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纸币不是货币,只是货币符号。
另外,再引入两道例题。
人民币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发挥着()
①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世界货币的职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参考答案:C
人们之所以能用人民币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因为人民币()
A.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B.在商品交换中起等价物的作用
C.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参考答案:D
我们分析一下这两道题。第一道选择题及其参考答案表明人民币作为中国的纸币能够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价值尺度职能。新课改之前的高中一年级人教版政治教材在经济常识部分给价值尺度下了定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我们知道,只有自身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因为不同的商品能够比较且交换的基础就在于它们唯一同质的东西:价值。贵金属货币可以执行这个手段,毫无疑问,因为贵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那么,纸币究竟是不是货币?新课改以前的教材倾向于不是;新课改所采用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倾向性明显减弱,但依然没有表明态度。如果纸币不是货币,自身就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人民币(纸币)凭什么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呢?如果纸币是货币,它就应该符合货币的本质定义。新课改前后的教材对于货币的界定及其本质是毫无疑问的统一: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新课改后的教材对纸币的界定: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由强制力保证施行的价值符号。从这个界定来看,似乎纸币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符号而已。那么,这个“价值符号”是不是就是纸币的本质?如果是,就表明纸币和货币是不同本质的东西,纸币当然不是货币。可是这样一来,人民币(纸币)能否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就更让人怀疑了。因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实际上也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这种媒介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建立在价值衡量的基础上。同样的,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二个选择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人民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就可以被推翻了。
我们现在再假定一下:纸币也是货币,是货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体材质的选择。顺着这个思路,上面关于人民币(纸币)能够执行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的问题就没什么疑问了。但却应该修正第一个选择题的答案,即人民币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不仅发挥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还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出题人没有把该职能归入答案范围,恐怕仍是囿于旧教材的禁锢。旧教材对于货币的职能讲解得比较详细,其中在分析贮藏手段职能时,认为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甚或只有足值的金银块才能发挥该职能。新课改后的教材不管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是为了模糊疑问,把货币的五大职能中的两项基本职能列为重点,其他三个职能只是一带而过。但是不管怎样处理,困惑总还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综合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改后教师用书中的观点,笔者认为,把纸币直接界定为货币,可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其实,我们可以结合货币的起源以及发展、纸币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及地位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首先,货币的产生。马克思说“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他在这里也说明了金银能够成为货币是因为金银的天然属性。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众多的材质竞争中,由于金银自然属性的优越性,当一般等价物的重任落在金银身上,即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在货币出现之前就出现了高超的造纸技术和印刷及防伪技术,那么金银还能成为货币最初的载体吗?
其次,货币的发展。我们知道,不仅仅有不足值的金银块在充当货币,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其他金属铸币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他们不同的形式和材质都曾被人们接受并自然地承担着货币的职能,并无一例外地被界定为货币。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有意义的是,在货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一个货币形态不断发展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支配下,人们自觉地选择更经济实惠、便捷有效的材质来充当货币。
再次,关于纸币本身。纸币为什么会出现?其实在上文中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正是由于纸币符合了人们的选择要求,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要求,符合了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要求,它自然地应运而生。尤其在当今社会中,毋庸多说,纸币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涉及纸币实际应用的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纸币都是以货币(通货)称之。那么,为什么在实践上我们早已自觉不自觉承认的东西,在理论上却不能对其进行明确定位?为什么对于一个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无可匹敌作用的东西这么吝啬一个实质性的称呼呢?
最后,笔者认为,纸币的出现,使货币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纸币应该自然地归为货币,其本质也自然应该是一般等价物。
下面让我们由一道例题切入正题:
欧元从本质上说是()
A.货币 B.货币符号 C.一般等价物 D.商品
参考答案:B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出题人将欧元定义为货币符号的原因。
新课改之前的高中一年级人教版政治教材在经济常识部分是这样界定纸币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当时的教材及教参存在这样的导向: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者说其本身的价值相对于所代表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是依附于商品本位货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依附于贵金属本位货币上的,脱离了贵金属货币之后就毫无意义的替代材质而已,并且这种材质也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某些职能。在综合了各种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纸币不是货币,只是货币符号。
另外,再引入两道例题。
人民币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发挥着()
①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世界货币的职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参考答案:C
人们之所以能用人民币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因为人民币()
A.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B.在商品交换中起等价物的作用
C.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参考答案:D
我们分析一下这两道题。第一道选择题及其参考答案表明人民币作为中国的纸币能够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价值尺度职能。新课改之前的高中一年级人教版政治教材在经济常识部分给价值尺度下了定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我们知道,只有自身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因为不同的商品能够比较且交换的基础就在于它们唯一同质的东西:价值。贵金属货币可以执行这个手段,毫无疑问,因为贵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那么,纸币究竟是不是货币?新课改以前的教材倾向于不是;新课改所采用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倾向性明显减弱,但依然没有表明态度。如果纸币不是货币,自身就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人民币(纸币)凭什么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呢?如果纸币是货币,它就应该符合货币的本质定义。新课改前后的教材对于货币的界定及其本质是毫无疑问的统一: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新课改后的教材对纸币的界定: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由强制力保证施行的价值符号。从这个界定来看,似乎纸币是没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符号而已。那么,这个“价值符号”是不是就是纸币的本质?如果是,就表明纸币和货币是不同本质的东西,纸币当然不是货币。可是这样一来,人民币(纸币)能否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就更让人怀疑了。因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实际上也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这种媒介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建立在价值衡量的基础上。同样的,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二个选择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人民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就可以被推翻了。
我们现在再假定一下:纸币也是货币,是货币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体材质的选择。顺着这个思路,上面关于人民币(纸币)能够执行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的问题就没什么疑问了。但却应该修正第一个选择题的答案,即人民币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不仅发挥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还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出题人没有把该职能归入答案范围,恐怕仍是囿于旧教材的禁锢。旧教材对于货币的职能讲解得比较详细,其中在分析贮藏手段职能时,认为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甚或只有足值的金银块才能发挥该职能。新课改后的教材不管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还是为了模糊疑问,把货币的五大职能中的两项基本职能列为重点,其他三个职能只是一带而过。但是不管怎样处理,困惑总还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综合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改后教师用书中的观点,笔者认为,把纸币直接界定为货币,可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其实,我们可以结合货币的起源以及发展、纸币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及地位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首先,货币的产生。马克思说“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他在这里也说明了金银能够成为货币是因为金银的天然属性。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众多的材质竞争中,由于金银自然属性的优越性,当一般等价物的重任落在金银身上,即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在货币出现之前就出现了高超的造纸技术和印刷及防伪技术,那么金银还能成为货币最初的载体吗?
其次,货币的发展。我们知道,不仅仅有不足值的金银块在充当货币,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其他金属铸币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他们不同的形式和材质都曾被人们接受并自然地承担着货币的职能,并无一例外地被界定为货币。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有意义的是,在货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一个货币形态不断发展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支配下,人们自觉地选择更经济实惠、便捷有效的材质来充当货币。
再次,关于纸币本身。纸币为什么会出现?其实在上文中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正是由于纸币符合了人们的选择要求,符合了历史的发展要求,符合了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要求,它自然地应运而生。尤其在当今社会中,毋庸多说,纸币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涉及纸币实际应用的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纸币都是以货币(通货)称之。那么,为什么在实践上我们早已自觉不自觉承认的东西,在理论上却不能对其进行明确定位?为什么对于一个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无可匹敌作用的东西这么吝啬一个实质性的称呼呢?
最后,笔者认为,纸币的出现,使货币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纸币应该自然地归为货币,其本质也自然应该是一般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