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饮料酒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对饮料酒的风味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将液液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建立饮料酒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将酒样稀释至体积分数为10%,再用乙酸乙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该方法可准确测定饮料酒中10种挥发性酚类化合物,且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1.0~10.0μg/L和3.5~35.0μg/L;在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2.3% ~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3% ~3.7%,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该方法的准确度与重复性高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该方法具有准确、重复性好、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适用于测定不同类型饮料酒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研究同时发现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在不同类型饮料酒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杏果实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但贮运保鲜难度大,在采后来不及处理,就会快速成熟,货架期很短,严重影响了杏果实的商品价值,损失严重.该文综述了新疆杏产业的发展现状,杏果实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从采前因素、采摘成熟度、采后处理、冷链运输、近冰温贮藏、出库方式和综合调控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杏果实贮运保鲜与商品化的因素,总结了探索提高杏采后贮运品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杏产业的商品化处理和全程冷链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