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bc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还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有关键的辅助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当中,对阅读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可以综合实际情况,对恰当的对象进行简单理解,充分体验阅读对于实际生活的关键作用。对于解决问题而言,怎样的阅读办法简单就可以采用怎样的阅读办法。在国际社会,速读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因此,现阶段阅读已然作为一个教学模块产生在初中教程中。教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也开始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正是基于此进行撰写的。
  【关键词】阅读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83-01
  作为一直以来学习的重点科目,初中英语课程受到了广大家长以及教师的关注。对于《初中英语新课应用要求》而言,对初中英语课程采取了很大程度的调节以及维护。在采取教学以及学科内容的阅读中,培养英语学习以及阅读能力显得非常重要。阅读,作为一种英语学习技巧,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很多对工作生活学习而言有用的规律。故此,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师,也是家长们喜闻乐见的事。
  一、从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在持续深入的发展之中,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与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革新。过去的数学教学方式与模式早已过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总体要求。阅读作为司空见惯的一种英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范围也变得非常广泛,因此,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对学生的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培养措施主要有:其一,选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最为常见的课文作为实际的教学案例;其二,设置一个现实生活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此境地中,在此境地中教会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行为,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在这一课程中,教程在选择题材方面,注重了和学生的生活贴近。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场景的反应,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致。与此同时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之内,因为这篇课文介绍的还有一些西餐的做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在这样的情景之中,学生还能够掌握英语国家的一些饮食方面的文化,在了解英语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国家文化的一种了解。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并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在接触过程中受到英语国家的陶冶,在这过程里的授课饱含了深重的文化理念,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观念,是符合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在本课中不管是奶昔的制作还是鸡肉卷的制作,都是为了更接近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的情境更加有目标、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此外,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励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自身的想象力空间拓展开来,并在英语阅读过程里感受到自身语感的培养。在学生进行自我想象力的探索过程中,可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阅读题目的思考以及延伸。在此过程中,可对原文內容进行改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看学生能否领会举一反三的英语思维逻辑。
  二、综合英语教材达成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
  就阅读意识本身而言,其需要具备的能力主要是良好的推理能力以及判断能力,故此阅读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英语趣味性。阅读就是对文章大意的估计的意思,因此在估计的过程里实质上是一个推理判断的过程,可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依据才可以准确阅读出答案,阅读出来的最终结果才具有阅读价值、科学价值、准确价值,阅读绝不是凭空来进行想象的一种过程,这就代表着学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和意识。而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者与学生是否能学好阅读有着密切关系,即是需要通过教师把数学教材里的基本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从而完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培训。故此,教师需要综合英语教材对学生阅读意识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具体举措有:其一,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寻觅有关的一些英语学习方法,并对这些英语学习方法进行对比,结合有关案例来进行教学总结,总结出一些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其二,分难度讲解英语知识与英语例子,教师也可以采用让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进行阅读。从而达到学生养成用阅读思考英语问题的习惯。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5的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教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设计(1)Did you have a party?(2)What presents did your parents buy?(3)Do you like party? Why?教师在提问题时,问题的难度是一步步慢慢递进的,从简单问题到拓展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的提升。这些被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没为学生带去严重的生活脱离,令学生更易于接受,有助于使学生的拓展想象空间得到启发,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感受到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对于在课堂上的分层设计、分层次提问,实质上是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考虑,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的方法、策略,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后,在哪些方面应该更加努力。所以,这样具有层次感的教学设计,既可以令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并实际参与进来,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试炼,让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独立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不复存在,学生不再是被动进行思索,而是主动进行相关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英语,更离不开英语阅读,所以要对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意识培养,这要求教师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做到:通过日常生活、英语教材和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意识。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和学习能力。英语阅读课作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阅读过程里,能够有助于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永芳,穆增贵.初中英语阅读意识的培养方法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170.
  [2]郜舒竹,刘莹,王智秋.“阅读”在数学课程中的矛盾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01:52-60.
  [3]温雯尔.初中生英语阅读错误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17,07:17-18.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教师可以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做好教学策略调整,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整体水平。本人在下文分析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路径,希望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摘 要】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是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而阅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不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不足以支撑他们有效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此,本文就简单探究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文本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本文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对于实践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分别针对B2B、C2C、B2C模式,引入了模拟实验环境、竞争
【摘 要】近年来,由于天气、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室内体育实践课的比重日益增多。传统的知识类室内体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课堂的需要,因此,在小学体育室内实践课中要坚持以体育与健康为主要标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涵盖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文化知识及卫生健康等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本文对小学体育室内实践课的思考与实践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索,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
目的:观察氯丙咪嗪单用与联用氯硝安定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选取72例符合CCMD-2-R关于强迫症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氯丙咪嗪与氯硝安定联合治疗
【摘 要】教师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但在传统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存在滞后性、片面性,往往是模糊的,经验化的。借助互动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把握学情,从而不断对课堂教学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前,可以通过学情检测,精准地把握教学定位;在课中,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精准地把握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课后,可以通过拓展作业,精准地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训练,变被动完成任务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要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易于完成,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78-01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
研究多元智力理论对模具数控加工教学中的影响和启示,初步探讨了在模具数控加工教学过程中,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积极调整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