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安居,焉能育儿?——住房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近年来中国家庭面临的“住房难”“不敢生”等特征事实,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估计了保障性住房、产权性住房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发现两类住房对生育均发挥出“正外部性”.进一步分析得出,住房对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在是否流动、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及首(多)次置业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本文的发现验证了“安居”对生育意愿的溢出效应,为新时代我国通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来实现“住有所居”,进而促进生育意愿释放、跨越“低生育率陷阱”提供了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动量效应是最稳健的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各种风险模型均难以解释,Fama(1998)甚至称其为异常现象的"祖师爷".动量效应在国外资本市场普遍存在,但多数研究却发现在A股市场并不明显.本文认为,A股投资者存在彩票型股票偏好,会推高当前股价并降低未来收益,该收益反转特征会减弱动量效应.采用1997—2019年A股交易数据,本文在非彩票型股票中证实了月度动量效应的存在,动量策略对冲组合能够获得0.76%的平均月度收益率(年化收益率高达9.12%)和0.81%的FF三因子月度超额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动量策略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点、产业布局、资本市场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短板,诸如体制机制僵化、利益格局固化、创新环节割裂、科技和产业脱离等,严重降低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的活力,亟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改革效应,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
农村人口和金融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要素,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人口结构和金融资源配置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结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分析了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的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模型检验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与农村人口结构水
西部地区作为中长期中国深度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主战场,在“十四五”时期,应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总体框架下,以生态保护、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在尊重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的基础上,按照“各取所长、各司其职”的原则对地区内部进行精细划分、精准施策;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水系为引领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共进,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大保护”格局;以西部经济走廊衔接国家战略,打造纵贯南北、双向开放的“藏羌彝—阿尔泰—通古斯”文化旅游大走廊,形成陆海互联、东西互济的“
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造的视角,揭示了几个典型农村集体经济成长的逻辑.研究表明:社区开放、产权混合的改造路径能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成长.然而,受制于农村集体资产封闭化处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健全、农民天然规避风险“三大障碍”影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与农民对混合所有制改造积极性不高,当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数量还较少、程度还较浅.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造、促进村集体经济实现,本文有如下启示:一是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跨村流转、处置办法;二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整法人地位实
成都市作为拥有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副省级城市,对重要农产品价格的定量预测及有效调控不仅直接关系本地民生,而且能为其他各类城市科学、有效和精准地调控物价起到先行探索、示范及导向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市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重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不同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综合利用一系列时间序列模型和方法对农产品价格的定量预测进行了优化研究,重点以生猪价格为例描述了建模优化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其余品种价格的定量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肉类、蔬菜类农产品价格预测的总体误差情况以及取得的实际调控成效
本文基于2008-2019年的数据,运用熵权指数法测算中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选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2008-2013年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从失调类向勉强可接受类转化阶段,而2014-2019年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处于可接受的阶段;(3)从单项指标来看,商贸流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时期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低收入下单位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表现为收入分配原则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与近年来着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简要阐述了推动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变迁的逻辑和动力,并且从规模性收入分配视角分析了中国现行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本文基于现行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缩小初次分配差距、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第三次分配
产业转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出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和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转移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转移对高、中、低技能就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技能就业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高技能就业增加主要源自于产业转移引起的技能需求上升,而中、低技能就业的增加源自于产业转移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受到产业协同集聚度的门限效应影响.相比之下,无论是产业转出地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究产融结合对民营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企业内外部环境探讨了其对两者间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借助产融结合一定程度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产融结合从融资约束、企业家信心程度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中介传导途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因素所展开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代理问题小、存货持有高和流通股比例高的企业借助产融结合更能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另外行业竞争程度和地区市场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