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务语言的一个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准确,所以“模糊”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一直都是尽量避免的问题。但是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而且商务语言的模糊很多时候是一种策略性和外交性的需要,具有特殊的交际语用功能,所以对于商务语言中的模糊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商务语言 模糊性
一、引言
商务语言的一个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准确,这是为了防止造成商务活动中的误解和不便。所以“模糊”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一直都是尽量避免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商务语言及其翻译中确实是存在着模糊性的问题。当然,本文中所指的“模糊”并非指商务语言可以不明确,而是对商务语言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使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使用它们。
二、模糊和模糊语义
1. 什么是模糊
本文的“模糊”一词来源于模糊语言学。“模糊“(fuzziness)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札德教授1965年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札德(1965)认为“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大部分类别是模糊的——有些只是稍微模糊,有些则是显著地模糊。……”(伍铁平,1999)
何谓语言模糊性,语言学家们众说纷纭,但其中一个关键的解释词语就是不确定性,即词语的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给深浅、高低、宽窄、快慢等许多模糊概念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我们无法解释“非常漂亮的人”中的“非常”到底是多么漂亮。因而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
2.语义的模糊性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尤其是在语义方面表现突出,从而产生了模糊语义学这个语言学分支。模糊语义学主要是对带有模糊性的词语、句子的意义进行研究,使语义学理论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解释自然语言的语义模糊现象。文旭(1999)总结了五类具有模糊语义的词语:指示“连续客体”的词,如可分等级的形容词或副词等;某些抽象的词;无实际所指的词,如unicorn;模糊限制语,如英语中的probably,perhaps,汉语中的“大约”、“左右”等。学者们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模糊语义的本质为边界不明,即我们不能在A与非A之间划出一条分明的界线。
三、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1. 其他语体中的语义模糊性
1)文艺语体
模糊性在文艺作品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中文常常用一个精确的数字来表示模糊概念。如在“再三考虑”、“七手八脚”、“长命百岁”这些词语中,“三”、“七,八”、“百”,这些数字都不表示其原来的精确意义,而是从精确词变成了模糊词。
如在苏轼的《海棠》一诗中: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寄情于景,用“袅袅”、“空蒙”、“夜深”等词语表示模糊语义,将微风徐徐、香雾漫漫、静静月夜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逼真,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受触动。如果作者将“东风袅袅”改为“东风风速每秒0.1米”,将“夜深”改为“夜间12点整”,那就会诗意全无,索然无味。(王嫦娟,2001)
2)新闻语体
在新闻中,模糊词语也用得很多。陈柯平(1985)曾经说道,“‘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编辑、记者、通讯员笔下,在报纸的新闻、通讯和故事里屡见不鲜,不说别的,仅仅表示时间的模糊词、词组就有一大堆,例如:最近、近来、前不久、前些日子、那一天、有一回等。其中‘最近’一词尤为活跃,一个星期前可用‘最近’表示,一个月前可用‘最近’顶替,一个季度前直至半年前也可以贴上‘最近’标签。”(伍,1999:91)
看一则新闻条目:
The supply of gr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stable,the province’s grain administr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said yesterday. The province has sufficient reserves to feed its people for five months,the authorities said. They denied a report published earlier this month by China Economic Weekly that said Guangdong is facing the biggest grain deficiency in the country. (From China Daily,2008-4-15)
这则新闻中的“stable”,“sufficient”,“biggest”都是模糊概念。
3)法律语体
在法律语言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方面模糊性的特点。以英国诽谤法为例(Article 4 in Libel Act 1843)为例:
…for any term not exceeding two years,and to pay such fines as the court shall award.
译文:……不超过两年的任何期限,并按照法庭的裁定处以罚款。(廖瑛,2004:220)
这里的“不超过两年的任何期限”以及“按照法庭的裁定处以罚款”均具有模糊性,并没有规定绝对的时间期限和罚款数目。
4)小结
以上所列的各种语体中均存在着语义模糊的现象,有其不可避免性,更有相应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说明了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是不可回避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2. 商务语言的语义模糊性
商务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并不矛盾。事实上,模糊语言的使用都是带动机的。这种动机在商务情境中一般是为了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或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又或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它体现在商务语言的各个方面。
1)商务广告
广告包容的信息量大,它的宗旨就是力求以极有限的词语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赵静(1993:16)在《广告英语》一书中说广告英语应该避免使用笼统或泛泛的词语。并比较了一下两则广告:
It gives my hair a top-quality look.
It gives my hair super shine,super body,and leaves it smelling fresh as a meadow.
同样是为洗发水写的广告词,强调洗发水的质量,赵静(1993)认为前者笼统,泛泛而谈,难以给人留下印象,而后者栩栩如生,令人神往。但是笔者认为“super”一词仍然是模糊词语,其含义仍然是笼统的。但是这种笼统和模糊却不能说明这则广告不好,相反,模糊词语的使用使得广告让人过目不忘。由此可见,模糊在广告中的使用与准确并不抵触,反而更能加深观众对于广告的印象。
2)商务谈判
邱天河(2000)之处,凡是遇到不便直说、不宜说明或者不好硬说的情形,皆可采用模糊语义的表达策略,以便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例如:
A:If the quality of your goods exported is as good as that of the samples displayed,and the prices are reasonable,we expect to place regular orders for fairly large numbers.
B:Mr. Brown,I can assume you of our fine qua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s. Here are our latest price lists,and you will see that our prices are most competitive.
上面例句是在做价格谈判时常见的句式,可以看到reasonable、regular、fairly large numbers、fine等都是模糊词语,正是由于这些模糊词语的使用,才使得谈判向下发展,从而取得成功。
3)商务信函
并不是所有的商业信都要具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但允许一般化,而且笼统一些反而更好。在不需要或不可能获得具体数据时,使用模糊语义则更具有外交性和策略性。
如:Please make serious efforts to get the goods dispatched with the least possible delay. 例句中的least possible就属于策略性的模糊语言。
4)商务合同
孙志祥(2001)指出,合同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尽早”,表示性质状态的“完善”、“满意”,特殊的限制词“基本上”、“几乎”、“相对的”,情态动词“可以”、“应该”等在语义上都有模糊性。
如: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一般以人民币表示,也可以用合资各方约定的外币表示。其中的“一般”、“可以”都是模糊用词。
四、总结
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商务语言的灵魂应该是其明确性,但是为了一定的语用功能,模糊性也成为了商务语言具有的一个特点。商务语言的模糊很多时候是一种策略性和外交性的需要,具有特殊的交际语用功能,所以对于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L. A. ZadehFuzzy Sets [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3):338-353.
[2]陈柯平.谈“模糊语言”[J].新闻业务,1983,(5).
[3]廖瑛,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邱天河.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大连外院学报,2000,(4).
[5]孙志祥.合同英译理解过程中的合法前提和求信标准[J].中国翻译,2001,(5).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1999,(2).
[8]王嫦娟.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功能[J].外语教学,2001,(3).
[9]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关键词:商务语言 模糊性
一、引言
商务语言的一个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准确,这是为了防止造成商务活动中的误解和不便。所以“模糊”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一直都是尽量避免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商务语言及其翻译中确实是存在着模糊性的问题。当然,本文中所指的“模糊”并非指商务语言可以不明确,而是对商务语言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使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使用它们。
二、模糊和模糊语义
1. 什么是模糊
本文的“模糊”一词来源于模糊语言学。“模糊“(fuzziness)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札德教授1965年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札德(1965)认为“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大部分类别是模糊的——有些只是稍微模糊,有些则是显著地模糊。……”(伍铁平,1999)
何谓语言模糊性,语言学家们众说纷纭,但其中一个关键的解释词语就是不确定性,即词语的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给深浅、高低、宽窄、快慢等许多模糊概念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我们无法解释“非常漂亮的人”中的“非常”到底是多么漂亮。因而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
2.语义的模糊性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尤其是在语义方面表现突出,从而产生了模糊语义学这个语言学分支。模糊语义学主要是对带有模糊性的词语、句子的意义进行研究,使语义学理论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解释自然语言的语义模糊现象。文旭(1999)总结了五类具有模糊语义的词语:指示“连续客体”的词,如可分等级的形容词或副词等;某些抽象的词;无实际所指的词,如unicorn;模糊限制语,如英语中的probably,perhaps,汉语中的“大约”、“左右”等。学者们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模糊语义的本质为边界不明,即我们不能在A与非A之间划出一条分明的界线。
三、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1. 其他语体中的语义模糊性
1)文艺语体
模糊性在文艺作品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中文常常用一个精确的数字来表示模糊概念。如在“再三考虑”、“七手八脚”、“长命百岁”这些词语中,“三”、“七,八”、“百”,这些数字都不表示其原来的精确意义,而是从精确词变成了模糊词。
如在苏轼的《海棠》一诗中: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寄情于景,用“袅袅”、“空蒙”、“夜深”等词语表示模糊语义,将微风徐徐、香雾漫漫、静静月夜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逼真,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受触动。如果作者将“东风袅袅”改为“东风风速每秒0.1米”,将“夜深”改为“夜间12点整”,那就会诗意全无,索然无味。(王嫦娟,2001)
2)新闻语体
在新闻中,模糊词语也用得很多。陈柯平(1985)曾经说道,“‘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编辑、记者、通讯员笔下,在报纸的新闻、通讯和故事里屡见不鲜,不说别的,仅仅表示时间的模糊词、词组就有一大堆,例如:最近、近来、前不久、前些日子、那一天、有一回等。其中‘最近’一词尤为活跃,一个星期前可用‘最近’表示,一个月前可用‘最近’顶替,一个季度前直至半年前也可以贴上‘最近’标签。”(伍,1999:91)
看一则新闻条目:
The supply of gr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stable,the province’s grain administr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said yesterday. The province has sufficient reserves to feed its people for five months,the authorities said. They denied a report published earlier this month by China Economic Weekly that said Guangdong is facing the biggest grain deficiency in the country. (From China Daily,2008-4-15)
这则新闻中的“stable”,“sufficient”,“biggest”都是模糊概念。
3)法律语体
在法律语言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方面模糊性的特点。以英国诽谤法为例(Article 4 in Libel Act 1843)为例:
…for any term not exceeding two years,and to pay such fines as the court shall award.
译文:……不超过两年的任何期限,并按照法庭的裁定处以罚款。(廖瑛,2004:220)
这里的“不超过两年的任何期限”以及“按照法庭的裁定处以罚款”均具有模糊性,并没有规定绝对的时间期限和罚款数目。
4)小结
以上所列的各种语体中均存在着语义模糊的现象,有其不可避免性,更有相应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说明了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是不可回避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2. 商务语言的语义模糊性
商务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并不矛盾。事实上,模糊语言的使用都是带动机的。这种动机在商务情境中一般是为了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或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又或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它体现在商务语言的各个方面。
1)商务广告
广告包容的信息量大,它的宗旨就是力求以极有限的词语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赵静(1993:16)在《广告英语》一书中说广告英语应该避免使用笼统或泛泛的词语。并比较了一下两则广告:
It gives my hair a top-quality look.
It gives my hair super shine,super body,and leaves it smelling fresh as a meadow.
同样是为洗发水写的广告词,强调洗发水的质量,赵静(1993)认为前者笼统,泛泛而谈,难以给人留下印象,而后者栩栩如生,令人神往。但是笔者认为“super”一词仍然是模糊词语,其含义仍然是笼统的。但是这种笼统和模糊却不能说明这则广告不好,相反,模糊词语的使用使得广告让人过目不忘。由此可见,模糊在广告中的使用与准确并不抵触,反而更能加深观众对于广告的印象。
2)商务谈判
邱天河(2000)之处,凡是遇到不便直说、不宜说明或者不好硬说的情形,皆可采用模糊语义的表达策略,以便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例如:
A:If the quality of your goods exported is as good as that of the samples displayed,and the prices are reasonable,we expect to place regular orders for fairly large numbers.
B:Mr. Brown,I can assume you of our fine qua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s. Here are our latest price lists,and you will see that our prices are most competitive.
上面例句是在做价格谈判时常见的句式,可以看到reasonable、regular、fairly large numbers、fine等都是模糊词语,正是由于这些模糊词语的使用,才使得谈判向下发展,从而取得成功。
3)商务信函
并不是所有的商业信都要具体,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但允许一般化,而且笼统一些反而更好。在不需要或不可能获得具体数据时,使用模糊语义则更具有外交性和策略性。
如:Please make serious efforts to get the goods dispatched with the least possible delay. 例句中的least possible就属于策略性的模糊语言。
4)商务合同
孙志祥(2001)指出,合同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尽早”,表示性质状态的“完善”、“满意”,特殊的限制词“基本上”、“几乎”、“相对的”,情态动词“可以”、“应该”等在语义上都有模糊性。
如: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一般以人民币表示,也可以用合资各方约定的外币表示。其中的“一般”、“可以”都是模糊用词。
四、总结
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商务语言的灵魂应该是其明确性,但是为了一定的语用功能,模糊性也成为了商务语言具有的一个特点。商务语言的模糊很多时候是一种策略性和外交性的需要,具有特殊的交际语用功能,所以对于商务语言中的模糊语义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L. A. ZadehFuzzy Sets [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3):338-353.
[2]陈柯平.谈“模糊语言”[J].新闻业务,1983,(5).
[3]廖瑛,莫再树.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邱天河.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大连外院学报,2000,(4).
[5]孙志祥.合同英译理解过程中的合法前提和求信标准[J].中国翻译,2001,(5).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1999,(2).
[8]王嫦娟.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功能[J].外语教学,2001,(3).
[9]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