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研究分析城市空间拓展的两种不同模式“外溢—回波”模式和“组团—跃迁”模式入手,根据其各自特征明确其适用的城市类型和城市发展阶段,并以指导汕头市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预测和判断。文章分析了汕头市在不同阶段空间拓展的特征,从政策引导下的自上而下的项目建设到市场导向的自下而上型民营工业化过程所引起的城市问题,提出“外溢—回波”空间拓展模式,并以汕头市东部新区规划实践为例,探讨了这种“飞地式”空间拓展的可行性及规划中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空间拓展、“外溢—回波”、“组团—跃迁”、岛状填海、堤路结合
一、 城市空间拓展的两种模式
就城市空间拓展而言,可以概括为“外溢—回波”和“组团—跃迁”两种模式[1]。“外溢—回波”主要是单中心城市的拓展方式,是指所有城市功能都在原有的空间范围扩张,当现有的空间被填满后每一个功能将其新增长出来的部分外溢到城市周围。“摊大饼”模式和“手指状”模式便是“外溢—回波”式空间拓展的典型代表。“组团—跃迁”扩展模式是指沿着城市的某个方向建设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独立的组团作为“量子”,在统一的城市空间秩序内合理跃迁,从而形成多中心的、功能相对完善(相对于老城区功能互补)的新的城市扩展区域[1]。
二、 汕头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
汕头,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港口之一,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著名侨乡,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
从汕头城市空间演变过程来看,海湾与山地这种自然地理特征是其发展的初始决定要素。汕头占据南海要津,扼守三江出海口及滨海开阔地带,造就了其水运便捷的天然优势,其在1861年开埠后的迅速发展就是对于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结果。1981年汕头创办经济特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经济特区的建立、民营企业与个体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城市拓展的增速,规模工业及园区建设带动城市空间拓展,主城区以北岸东部、东西部大规模拓展。南岸也得到一定发展,形成围绕广澳、礐石、青云岩、东山,中间为濠江的“环状组团式”用地布局结构,汕头 “一市两城、多组联片”的总体布局形态基本形成[4]。
汕头现状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空间成长性不足,没有适时拉开城市空间框架在外围地区提供有效空间和支撑设施以保证新产业的发展,导致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空间受到挤压,堵住了汕头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城市职能与城市空间形态是相对应的,汕头粤东中心城市定位,需要与依赖汕头市区域功能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利用市场推力和城市的结构生长规律,扩大汕头城市范围,突破现有城区建设限制与用地瓶颈,通过城市东进跨新津河在澄海市外砂镇和新溪镇寻求适应未来城市快速发展的合理空间,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三、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控制与发展规划
(1)城市向东拓展对城市整体结构调整的意义
汕头城市向东跨越是指城市向东突围,在对北岸珠池港区的功能进行优化置换的同时,跨新津河向东在324国道沿线澄海市外砂镇和新溪镇寻求新的发展。跨新津河的东部沿海地带,自海湾大桥到澄海莱芜,海岸线绵延近16公里,可以获得6公里宝贵的外海岸线和约25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同时,沿金鸿公路以南可得到16平方公里土地。这一地区属韩江冲积平原河口滨海滩涂地带,现状用地多为盐田、滩涂、浅海地带及基本农田和部分村居用地,其中有孤立残丘零星分布。本地区交通条件较好,金(砂)--(盐)鸿公路、(金)凤--东(里)公路、G324国道,再加上广梅汕铁路、汕汾高速公路和汕头机场,均为用地向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交通条件。
尽管向该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点:一是受外砂机场净空区的影响,城市建设性质、高度、噪音及城市照明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受铁路的限制,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的阻隔和功能上的分隔,破坏了部分城市用地的连续性;三是向东扩展最终必然同时跨越新津河与澄海的行政边界,会遇到行政分隔等问题,需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四是本片区生态脆弱敏感易于遭受破坏,城市建设或功能选择不当将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善的,五是这一发展方向面临大规模填海造地问题,投资巨大。
(2)项目简介
东部城市经济带位于汕头市北岸东部沿海地带,自汕头海湾大桥沿海岸线向东北延伸至澄海盐鸿,海岸线绵延近40公里。北连潮州市饶平县井洲镇,南接海湾大桥与濠江区相连,东部面向南海,与南澳岛咫尺之遥,西面是汕头主城区及澄海村镇。韩江三条汊道(新津河、外砂河、莲阳河)通过本带入海。
规划以河口治理、海堤建设为切入点,将生态保护与填海造地有效结合,突出规划区“生态之城、水韵之城、产业之城”的特点。通过培育高等级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整个粤东城市群的现代服务中心,并利用汕头中央商务区(CBD)的增长辐射作用,带动新溪、外砂等周边区域,实现整个汕头的跨越式发展。方案同时延续城市滨海特色,留足对海视线通廊,创造开放的城市滨水岸线【见图片1】。
(3)功能结构
规划根据现状地形、新津河、外砂河等自然因素将整条经济带划分为三大片区,新津片区、新溪片区、塔岗围片区。按主体的功能性质和用地自然分隔将整条东部城市经济带划分九个功能区,形成“一心两轴、三片九区”的规划结构【见图片2】。
片区之间通过河流绿色屏障分隔,既充分利用现状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根据各自功能定位,独立发展;又可与其它片区互有联系,相互促进,有机协调。各片区采用组团式的布局单元,将主要功能和服务设施尽可能解决于组团之内。每个内部组团均以某类功能为主导,交通网络成熟,采用先进的快速公交体系概念,使得人流、物流如同细胞质在细胞内灵活流动,组团内部各类“元素”依仗交通体系达到不断更新的结果,激发组团内部自身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睿,吕斌.城市空间增长模型研究的趋势、类型与方法[J];经济地理,2007(2):240-245
【关键词】 空间拓展、“外溢—回波”、“组团—跃迁”、岛状填海、堤路结合
一、 城市空间拓展的两种模式
就城市空间拓展而言,可以概括为“外溢—回波”和“组团—跃迁”两种模式[1]。“外溢—回波”主要是单中心城市的拓展方式,是指所有城市功能都在原有的空间范围扩张,当现有的空间被填满后每一个功能将其新增长出来的部分外溢到城市周围。“摊大饼”模式和“手指状”模式便是“外溢—回波”式空间拓展的典型代表。“组团—跃迁”扩展模式是指沿着城市的某个方向建设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独立的组团作为“量子”,在统一的城市空间秩序内合理跃迁,从而形成多中心的、功能相对完善(相对于老城区功能互补)的新的城市扩展区域[1]。
二、 汕头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主要特征与存在问题
汕头,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港口之一,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著名侨乡,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
从汕头城市空间演变过程来看,海湾与山地这种自然地理特征是其发展的初始决定要素。汕头占据南海要津,扼守三江出海口及滨海开阔地带,造就了其水运便捷的天然优势,其在1861年开埠后的迅速发展就是对于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结果。1981年汕头创办经济特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经济特区的建立、民营企业与个体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城市拓展的增速,规模工业及园区建设带动城市空间拓展,主城区以北岸东部、东西部大规模拓展。南岸也得到一定发展,形成围绕广澳、礐石、青云岩、东山,中间为濠江的“环状组团式”用地布局结构,汕头 “一市两城、多组联片”的总体布局形态基本形成[4]。
汕头现状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空间成长性不足,没有适时拉开城市空间框架在外围地区提供有效空间和支撑设施以保证新产业的发展,导致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外部空间受到挤压,堵住了汕头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城市职能与城市空间形态是相对应的,汕头粤东中心城市定位,需要与依赖汕头市区域功能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利用市场推力和城市的结构生长规律,扩大汕头城市范围,突破现有城区建设限制与用地瓶颈,通过城市东进跨新津河在澄海市外砂镇和新溪镇寻求适应未来城市快速发展的合理空间,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三、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控制与发展规划
(1)城市向东拓展对城市整体结构调整的意义
汕头城市向东跨越是指城市向东突围,在对北岸珠池港区的功能进行优化置换的同时,跨新津河向东在324国道沿线澄海市外砂镇和新溪镇寻求新的发展。跨新津河的东部沿海地带,自海湾大桥到澄海莱芜,海岸线绵延近16公里,可以获得6公里宝贵的外海岸线和约25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同时,沿金鸿公路以南可得到16平方公里土地。这一地区属韩江冲积平原河口滨海滩涂地带,现状用地多为盐田、滩涂、浅海地带及基本农田和部分村居用地,其中有孤立残丘零星分布。本地区交通条件较好,金(砂)--(盐)鸿公路、(金)凤--东(里)公路、G324国道,再加上广梅汕铁路、汕汾高速公路和汕头机场,均为用地向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交通条件。
尽管向该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难点:一是受外砂机场净空区的影响,城市建设性质、高度、噪音及城市照明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受铁路的限制,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的阻隔和功能上的分隔,破坏了部分城市用地的连续性;三是向东扩展最终必然同时跨越新津河与澄海的行政边界,会遇到行政分隔等问题,需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四是本片区生态脆弱敏感易于遭受破坏,城市建设或功能选择不当将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善的,五是这一发展方向面临大规模填海造地问题,投资巨大。
(2)项目简介
东部城市经济带位于汕头市北岸东部沿海地带,自汕头海湾大桥沿海岸线向东北延伸至澄海盐鸿,海岸线绵延近40公里。北连潮州市饶平县井洲镇,南接海湾大桥与濠江区相连,东部面向南海,与南澳岛咫尺之遥,西面是汕头主城区及澄海村镇。韩江三条汊道(新津河、外砂河、莲阳河)通过本带入海。
规划以河口治理、海堤建设为切入点,将生态保护与填海造地有效结合,突出规划区“生态之城、水韵之城、产业之城”的特点。通过培育高等级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整个粤东城市群的现代服务中心,并利用汕头中央商务区(CBD)的增长辐射作用,带动新溪、外砂等周边区域,实现整个汕头的跨越式发展。方案同时延续城市滨海特色,留足对海视线通廊,创造开放的城市滨水岸线【见图片1】。
(3)功能结构
规划根据现状地形、新津河、外砂河等自然因素将整条经济带划分为三大片区,新津片区、新溪片区、塔岗围片区。按主体的功能性质和用地自然分隔将整条东部城市经济带划分九个功能区,形成“一心两轴、三片九区”的规划结构【见图片2】。
片区之间通过河流绿色屏障分隔,既充分利用现状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根据各自功能定位,独立发展;又可与其它片区互有联系,相互促进,有机协调。各片区采用组团式的布局单元,将主要功能和服务设施尽可能解决于组团之内。每个内部组团均以某类功能为主导,交通网络成熟,采用先进的快速公交体系概念,使得人流、物流如同细胞质在细胞内灵活流动,组团内部各类“元素”依仗交通体系达到不断更新的结果,激发组团内部自身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睿,吕斌.城市空间增长模型研究的趋势、类型与方法[J];经济地理,2007(2):2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