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实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是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本文从互助县自然环境、历史渊源、文化特点、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研究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主调基础上,对如何在互助县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打造互助县特有的风情风貌做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互助县;绿色建筑;城市风貌;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9-0054-01
1 塑造城市风貌主要方式分析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所在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变革、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与海北州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为互助县塑造良好城市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依托自然地理环境,打造独特城市风貌
互助县有着“三山鼎立、三水横穿”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着力构建“城在山中环抱、市在林中建造、水中城中环绕”的城市特色。打造形成南门峡河-沙塘川河、迎宾路-毛斯河、安定河、南北大街传统文化、民安路现代文化、振兴大道综合文化展示等景观轴和围绕片区特色形成老城历史、东城现代山水城市、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1.2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要体现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互助县是以土族为自治主体的藏、回、蒙等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崇尚自然、注重生态、包容开放等特征以及民族热情好客、务实顽强的精神,都为规划城市风貌和抽象特色建筑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需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研究和发掘。
1.3 开展本土建筑艺术的再创造
现在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历史文化沉积加以“显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应用于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活动中。从民族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保持城市风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和包容开放的思想传承出发,形成严肃庄重和活泼多样、高大挺拔与舒展精致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塑造轮廓清晰、建筑精美、装饰大气、色彩明快的城市形象。那些流行多年、缺乏创新的板式建筑、方盒式建筑、大墙式建筑、高碑式建筑以及“一张图纸到处建”的所谓标准化建筑,应当加以限制。
1.4 多种建筑特色的甄别与融合
1.4.1 注重整体协调性原则
建筑单体特色与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尤其是标志性建筑与一般性建筑以及大量的背景性建筑的协调,注重整体协调性原则。
1.4.2 历史街区与特色新城的协调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但绝不是不顾使用功能和城市发展,盲目仿古、伪古、复古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传承有要进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改进建筑工艺水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
1.4.3 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的协调
要想做好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必须多看、多听、多研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把世界先进城市的建设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身城市发展建设中。
2 确定城市特色主基调
2.1 主要建筑要突出民族特色
应充分挖掘互助县的历史传说、民族刺绣、民族服饰、青稞酒文化、传统体育活动、高原农耕文化中的七彩鸟、五瓣梅、石榴花、云纹花、寒雀探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酒坛、酒杯、轮子秋、农耕劳作等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符号融入到建筑中。
2.2 规划好城市色彩搭配
民俗旅游区与旧城区应以青砖的浅灰色、庄廓墙的浅土黄色为基础,再缀以七彩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浅灰色符合威远古镇历史风貌,七彩色符合民族崇尚七彩的理念。新城区应以浅色系列为基础,屋顶色彩应统一,墙面色彩素雅,宜采用浅白色或浅暖色。商业裙房建筑色彩宜明快多变。商业金融建筑宜采用浅暖色,色彩可丰富多样,突出时代特色、现代气息。
2.3 抓好城市景观建设
对沿街的门头和灯箱广告进行规范和提升,对小街小巷实施增灯工程,在道路拐角处、危险路段、人行通道合理设计光源,营造安逸、祥和的城市夜间氛围,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度。新城区应以现代城市夜景为基础,实施“点缀成线、线汇成圈、圈带成面”的城市亮化。在城市广场设置绚丽多彩的旋转射光灯,营造璀璨夺目的城市夜景,努力打造流光溢彩新城区“不夜城”。其次,做好城市节点景观建设。在迎宾大道、振兴大道、彩虹大道3个出入城口,重点建设以七彩虹和深色花纹底,鎏金铜字“彩虹故乡互助”的门头,打造彩虹互助的第一视觉亮点。在城区主干道交叉口及广场建设反映民族风情、青稞酒文化、古镇历史的人文景观小品。并对街道路灯按照体现民俗文化和酒文化的原则,分区分街统一设计安装。
3 做好规划,贵在落实,争创绿色工程建设典范城市
坚持规划先行,研讨城市风貌,尽快启动编制《互助县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符号图则》、《互助县城市风貌规划》、《互助县城市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导则》、《互助县城市景观设计》、《互助县城市夜景照明导则》等各类专项规划及导则。同时,做好宣传普及力度,引导城市居民的参与,共同为创建文明友好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双喜.城乡规划进程中需主要的问题[J].中华民居,2004(10).
[2] 李建文,张丽宏.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研究[J].市政工程管理与规划,2007(05).
[3] 尹玉华.中小城市发展与继承[J].城市发展与规划,2009(10).
关键词:互助县;绿色建筑;城市风貌;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9-0054-01
1 塑造城市风貌主要方式分析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所在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变革、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与海北州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为互助县塑造良好城市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依托自然地理环境,打造独特城市风貌
互助县有着“三山鼎立、三水横穿”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着力构建“城在山中环抱、市在林中建造、水中城中环绕”的城市特色。打造形成南门峡河-沙塘川河、迎宾路-毛斯河、安定河、南北大街传统文化、民安路现代文化、振兴大道综合文化展示等景观轴和围绕片区特色形成老城历史、东城现代山水城市、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1.2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要体现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互助县是以土族为自治主体的藏、回、蒙等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所表现的崇尚自然、注重生态、包容开放等特征以及民族热情好客、务实顽强的精神,都为规划城市风貌和抽象特色建筑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需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研究和发掘。
1.3 开展本土建筑艺术的再创造
现在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历史文化沉积加以“显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应用于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活动中。从民族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保持城市风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从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和包容开放的思想传承出发,形成严肃庄重和活泼多样、高大挺拔与舒展精致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塑造轮廓清晰、建筑精美、装饰大气、色彩明快的城市形象。那些流行多年、缺乏创新的板式建筑、方盒式建筑、大墙式建筑、高碑式建筑以及“一张图纸到处建”的所谓标准化建筑,应当加以限制。
1.4 多种建筑特色的甄别与融合
1.4.1 注重整体协调性原则
建筑单体特色与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尤其是标志性建筑与一般性建筑以及大量的背景性建筑的协调,注重整体协调性原则。
1.4.2 历史街区与特色新城的协调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但绝不是不顾使用功能和城市发展,盲目仿古、伪古、复古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传承有要进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改进建筑工艺水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
1.4.3 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的协调
要想做好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必须多看、多听、多研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把世界先进城市的建设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身城市发展建设中。
2 确定城市特色主基调
2.1 主要建筑要突出民族特色
应充分挖掘互助县的历史传说、民族刺绣、民族服饰、青稞酒文化、传统体育活动、高原农耕文化中的七彩鸟、五瓣梅、石榴花、云纹花、寒雀探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酒坛、酒杯、轮子秋、农耕劳作等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创作,形成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符号融入到建筑中。
2.2 规划好城市色彩搭配
民俗旅游区与旧城区应以青砖的浅灰色、庄廓墙的浅土黄色为基础,再缀以七彩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浅灰色符合威远古镇历史风貌,七彩色符合民族崇尚七彩的理念。新城区应以浅色系列为基础,屋顶色彩应统一,墙面色彩素雅,宜采用浅白色或浅暖色。商业裙房建筑色彩宜明快多变。商业金融建筑宜采用浅暖色,色彩可丰富多样,突出时代特色、现代气息。
2.3 抓好城市景观建设
对沿街的门头和灯箱广告进行规范和提升,对小街小巷实施增灯工程,在道路拐角处、危险路段、人行通道合理设计光源,营造安逸、祥和的城市夜间氛围,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度。新城区应以现代城市夜景为基础,实施“点缀成线、线汇成圈、圈带成面”的城市亮化。在城市广场设置绚丽多彩的旋转射光灯,营造璀璨夺目的城市夜景,努力打造流光溢彩新城区“不夜城”。其次,做好城市节点景观建设。在迎宾大道、振兴大道、彩虹大道3个出入城口,重点建设以七彩虹和深色花纹底,鎏金铜字“彩虹故乡互助”的门头,打造彩虹互助的第一视觉亮点。在城区主干道交叉口及广场建设反映民族风情、青稞酒文化、古镇历史的人文景观小品。并对街道路灯按照体现民俗文化和酒文化的原则,分区分街统一设计安装。
3 做好规划,贵在落实,争创绿色工程建设典范城市
坚持规划先行,研讨城市风貌,尽快启动编制《互助县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符号图则》、《互助县城市风貌规划》、《互助县城市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导则》、《互助县城市景观设计》、《互助县城市夜景照明导则》等各类专项规划及导则。同时,做好宣传普及力度,引导城市居民的参与,共同为创建文明友好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双喜.城乡规划进程中需主要的问题[J].中华民居,2004(10).
[2] 李建文,张丽宏.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研究[J].市政工程管理与规划,2007(05).
[3] 尹玉华.中小城市发展与继承[J].城市发展与规划,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