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暑期给孩子提供一段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学校如何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如何安全有效地组织好这一活动,成为学校的一大困惑。要寻找合适的途径,探索正确的做法,总结成熟的经验,使研学旅行走得更远。
[关 键 词] 研学旅行;行路;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24-01
近几年,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从意义、目标、原则、途径、组织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使研学旅游比传统的“修学旅游”内涵与外延更为宽泛。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这一古语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研学旅行的方法途径。“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就是从行路开始的。人类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进一步讲,“游学合一”只是初级阶段,“知行合一”才是现代研学旅行的终极目的。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
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旅行。一些旅行社推出的研学旅行,只考虑那些出名的旅行路线和研学基地,不能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设计研学活动,更没有经过学校教师和旅游设计师的共同策划,如何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增加见识、掌握才干。这样的活动还是以“游”为主,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有效的研学旅行应该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学生必须有动手、动脑、动口和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要有体验,而不是看一看、转一转,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演练,应该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的方式方法去达到学习的目的,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把思想教育和知识的积累融为一体,特别要把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要把文化的内涵、革命的传统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
为了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取得最大的成果,在开展研学旅行之前,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主体——学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案
目前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仍面临诸多困境。研学旅行要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学生的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划清安全的责任,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研学旅行首先要做好出行、食品和住宿安全等的预案。学校缺乏开展研学旅行的现成经验,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更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提出应对安全因素的保障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
二、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领导小组
研学旅行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学校各个部门和各类资源,专门负责全校研学旅行整体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制度,并对一些具体事务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三、克服经费不足的制约
经费短缺也是制约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因素。政府划拨的经费难以支撑研学旅行的各项开销,很多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部分家长难以承受为孩子提供研学旅行的教育费用。尽管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与阻力,但作为研学旅行主导者的学校,应当积极去探索尝试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切不可“知难而退”。只有探索合法合理的收费方式和渠道,才能让家长分担得少一点,同时,对弱势群体的学生要探索社会资助机制。
四、要抓好政策落实,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
研学旅行,表面上看只是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实则涉及文化、教育、交通运输、旅游等多个部门。如果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保障机制不完善,仅靠学校孤军奋战,加上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学校全面开展研学旅行的阻力就会很大,有可能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因此,要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抓好政策落实。研学旅行作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政府、学校、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有责任积极参与进来,承担起责任。同时学校也可以和有资质、信誉好的校外培训机构或旅行社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研学旅行。培训机构、旅行社有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学校与其合作能够提高研学旅行效率。但目前研学旅行市场准入门槛低,部分机构、旅行社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学校在选择旅行社时一定要谨慎。
研学旅行是学校开展的一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活动,应作为学校最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完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的需要,辐射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科学、理化生、体艺等学科,开发利用地域资源、生存资源、文化内涵资源。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课程,要從形式、内容、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建立完整的运行体系,促使研学旅行活动与课程建构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研学旅行活动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长远有效地发展下去。
[关 键 词] 研学旅行;行路;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24-01
近几年,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从意义、目标、原则、途径、组织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使研学旅游比传统的“修学旅游”内涵与外延更为宽泛。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这一古语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研学旅行的方法途径。“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就是从行路开始的。人类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进一步讲,“游学合一”只是初级阶段,“知行合一”才是现代研学旅行的终极目的。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
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旅行。一些旅行社推出的研学旅行,只考虑那些出名的旅行路线和研学基地,不能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设计研学活动,更没有经过学校教师和旅游设计师的共同策划,如何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增加见识、掌握才干。这样的活动还是以“游”为主,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有效的研学旅行应该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学生必须有动手、动脑、动口和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要有体验,而不是看一看、转一转,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演练,应该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的方式方法去达到学习的目的,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把思想教育和知识的积累融为一体,特别要把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要把文化的内涵、革命的传统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
为了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取得最大的成果,在开展研学旅行之前,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主体——学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充分的安全预案
目前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仍面临诸多困境。研学旅行要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学生的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划清安全的责任,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研学旅行首先要做好出行、食品和住宿安全等的预案。学校缺乏开展研学旅行的现成经验,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更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提出应对安全因素的保障预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
二、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领导小组
研学旅行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学校各个部门和各类资源,专门负责全校研学旅行整体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制度,并对一些具体事务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三、克服经费不足的制约
经费短缺也是制约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因素。政府划拨的经费难以支撑研学旅行的各项开销,很多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部分家长难以承受为孩子提供研学旅行的教育费用。尽管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与阻力,但作为研学旅行主导者的学校,应当积极去探索尝试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切不可“知难而退”。只有探索合法合理的收费方式和渠道,才能让家长分担得少一点,同时,对弱势群体的学生要探索社会资助机制。
四、要抓好政策落实,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
研学旅行,表面上看只是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实则涉及文化、教育、交通运输、旅游等多个部门。如果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保障机制不完善,仅靠学校孤军奋战,加上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学校全面开展研学旅行的阻力就会很大,有可能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因此,要形成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抓好政策落实。研学旅行作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政府、学校、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有责任积极参与进来,承担起责任。同时学校也可以和有资质、信誉好的校外培训机构或旅行社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研学旅行。培训机构、旅行社有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学校与其合作能够提高研学旅行效率。但目前研学旅行市场准入门槛低,部分机构、旅行社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学校在选择旅行社时一定要谨慎。
研学旅行是学校开展的一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活动,应作为学校最为重要的第二课堂,完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课程的需要,辐射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科学、理化生、体艺等学科,开发利用地域资源、生存资源、文化内涵资源。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课程,要從形式、内容、管理模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建立完整的运行体系,促使研学旅行活动与课程建构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研学旅行活动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长远有效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