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上,新华通讯社的微纪录栏目《国家相册》获得最佳微纪录奖。该栏目自2016年9月开办以来,每周一集,已播出75期,累计点击量20亿次。这一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国家相册》微纪录栏目以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上千万张珍贵照片为重点素材源,从当下观众的现实需求与困惑入手,聚焦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综合现代数字技术,或动画模拟,或三维重现,充分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百年真实历史。将旧照片纳入到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新媒介中,在语境的重建与情景的再现方面,巧妙地搭建叙事语境,呈现出了精彩动人的视频画面与感人故事。
一、 微纪录片:融媒时代纪录片的新样态
随着媒介社会的不断演进,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受众触媒习惯以及信息接受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纪录片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发展,从弗拉哈迪的纪录价值探索,到格里尔逊式的纪录模式形成,再到真理纪录、真实纪录片观念的延展,纪录片都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当下,是一个媒介高度融合的时代,新一代传媒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无论从媒体的传播渠道、内容生产方式、乃至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及行为模式,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基于媒介融合与变革的当下,纪录片在展现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传播方式和样态。
微纪录片制作和传播手段更加多元灵活,在传统媒体转型、社交媒体传播以及商业应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近年来业界普遍关注的词语,但是这一概念尚未形成,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没有进行厘定和梳理。王春枝在其《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认为:“微纪录片的概念较为模糊,目前尚无清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在纪录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微纪录片是用微电影的语言,记录现实社会生活的片段或再现真实的历史。把微纪录片和微电影语言混同,显示出在概念梳理上的迷惘。而大多提及微纪录片的论文则以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述其存在性。”[1]既然尚未形成合理的定义,那从纪录片的类型角度加以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纪录片分类中,一般以纪录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比如历史文献纪录片突出历史文献价值和功能,人文纪录片突出人文价值。比如,在雷诺夫的《纪录片理论》中对纪录片的类型的划分是基于纪录片本身作用的,他对纪录片的功能进行了总结“揭示或者保留”“劝说或提倡”“分析或者质疑”。[2]但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态势的加深,一种新的纪录片样态——微纪录片开始活跃在荧屏、网络乃至银幕。这里之所以样态论,而非类型论,是因为微纪录片具备一般纪录片的基本特质,但同时它又有体量轻小、主体简单明确、具有广泛的关注力等特点。同时微纪录没有形成崭新而独立新内涵,其概念也相对模糊,尚不能从类型的角度予以关照。
二、 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语境重建”
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即讯息”,这是一句高度概括的抽象哲学话语,其内涵十分丰富,诚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旧媒介都是另一种新媒介的内容——‘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他暗示了在媒介交替的历史进程中,旧媒介的特征将几乎完全融入之后的新媒介的形态之中。相比之下,数字媒介尤其受到其间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对于旧媒介的选择性重构的影响”。[3]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无论传播媒介怎么样嬗变乃至融合,传播媒介一般来说,它是勾连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桥梁,并且始终处于物质实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印刷制品、电影胶片、电磁信号和比特流都属于物质现象。而不同的物质载体(material media)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并体验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可能世界,甚至纯粹想象的世界。凭借与众不同的建构方式(programmable),数字媒介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有可能使得物质实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的界限产生根本性改变。”反观近几年来,数字媒介给影视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影像作品越来越短小精悍适应移动互联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或观看的时间的影响,而是影视语言不断自我革新以适应并融入数字传播的过程。对于融媒时代来说,数字媒介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将以往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形式进行高度地融合以开拓其发展领域。
对于融媒体时代的微纪录片来说,它已不是声像媒介简单的“物质现实复原”,也不是客观纪录的缩略呈现,而是在综合各种媒介特质材料基础上的语境重建。语境也就是所谓的言语环境,它不仅包括语言的因素,还包括非语言的因素。时间、空间、上下文关系、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语境重建”围绕“融”和“微”而展开,这里所谓的“融”是指将文本、图像、影像、声音等整合在既有的表达类型之中,比如叙述、争论,游戏等。从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来看,创作者们正是利用“融”的特性,利用叙述的表达类型,综合利用旧照片讲述与照片相关的背后故事的叙事策略。“照片抓住某一时刻将其从时间中分离出来,这正是照片的特点之一。电视摄像机不能分离时刻。他连续不断的扫描动作给人提供的,既不是分离的时刻,也不是分离的侧面,而是整体形貌、图像外形和透视度。”[4]但不管是照片或是摄像作品,“无论是书写的或视觉的历史作品,都无法将意图陈述的历史事件或场景,完整地或大部分地再现出来,即使连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也无法全盘重现”。[5]因此,对于纪录片来说,如何叙事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坚持信源的真实性,其叙事框架是对真实照片相关事件的描述,其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照片的真实性不能违背。其拍摄的场景多为虚拟演播室的小波讲述,并且创作者们不刻意临摹、装扮叙事环境来突出强烈的叙事目的,并且以新华社图片编辑陈小波的温暖讲述,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或事件本身的面貌。围绕相关照片和某话题来展开叙事,讲述者的娓娓道来,图片的珍稀与新奇,图片背后的故事或感人让人深思,构筑起叙事的語境。从70余期的《国家相册》节目来看,创作者往往采用“宏大叙事、个人视角、当代切入”的模式来展开叙事的逻辑,比如在63集《花开天下暖》中,讲述人从正值当下的冬天气温变冷说起。“天气冷了,该穿冬衣了,这样的棉衣棉裤你穿过吗?”一句话、一张拍摄1959年南京保育院给孩子们试穿新棉衣的照片将观众来拉回了穿棉衣的年代,之后讲述人从棉花之于千家万户的作用娓娓道来,新娘嫁妆里的棉被,游子行囊里的棉鞋,孩子身上的棉衣裤,花絮翩飞时,寒冬暖万家的场景。即便是建国初期的政策口号“多种棉花,爱国发家”在个人的叙事声音讲述下配上具象的画面,石家庄妇女运输队交售棉花、夏津县棉农成群结队交售棉花的场景,实现了宏观叙述与具象场景照片交相呼应。在介绍新疆建设兵团种植棉花的事件时候,以新疆建设兵团开荒先遣班班长刘学佛的个体为切入点,介绍了以当年亘古荒原如何成为中国最大棉产区历史事件。
一、 微纪录片:融媒时代纪录片的新样态
随着媒介社会的不断演进,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受众触媒习惯以及信息接受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纪录片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发展,从弗拉哈迪的纪录价值探索,到格里尔逊式的纪录模式形成,再到真理纪录、真实纪录片观念的延展,纪录片都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当下,是一个媒介高度融合的时代,新一代传媒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无论从媒体的传播渠道、内容生产方式、乃至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及行为模式,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基于媒介融合与变革的当下,纪录片在展现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传播方式和样态。
微纪录片制作和传播手段更加多元灵活,在传统媒体转型、社交媒体传播以及商业应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近年来业界普遍关注的词语,但是这一概念尚未形成,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没有进行厘定和梳理。王春枝在其《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认为:“微纪录片的概念较为模糊,目前尚无清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在纪录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微纪录片是用微电影的语言,记录现实社会生活的片段或再现真实的历史。把微纪录片和微电影语言混同,显示出在概念梳理上的迷惘。而大多提及微纪录片的论文则以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述其存在性。”[1]既然尚未形成合理的定义,那从纪录片的类型角度加以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纪录片分类中,一般以纪录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比如历史文献纪录片突出历史文献价值和功能,人文纪录片突出人文价值。比如,在雷诺夫的《纪录片理论》中对纪录片的类型的划分是基于纪录片本身作用的,他对纪录片的功能进行了总结“揭示或者保留”“劝说或提倡”“分析或者质疑”。[2]但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态势的加深,一种新的纪录片样态——微纪录片开始活跃在荧屏、网络乃至银幕。这里之所以样态论,而非类型论,是因为微纪录片具备一般纪录片的基本特质,但同时它又有体量轻小、主体简单明确、具有广泛的关注力等特点。同时微纪录没有形成崭新而独立新内涵,其概念也相对模糊,尚不能从类型的角度予以关照。
二、 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语境重建”
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即讯息”,这是一句高度概括的抽象哲学话语,其内涵十分丰富,诚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旧媒介都是另一种新媒介的内容——‘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他暗示了在媒介交替的历史进程中,旧媒介的特征将几乎完全融入之后的新媒介的形态之中。相比之下,数字媒介尤其受到其间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对于旧媒介的选择性重构的影响”。[3]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无论传播媒介怎么样嬗变乃至融合,传播媒介一般来说,它是勾连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桥梁,并且始终处于物质实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印刷制品、电影胶片、电磁信号和比特流都属于物质现象。而不同的物质载体(material media)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并体验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可能世界,甚至纯粹想象的世界。凭借与众不同的建构方式(programmable),数字媒介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有可能使得物质实在与非物质实在之间的界限产生根本性改变。”反观近几年来,数字媒介给影视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影像作品越来越短小精悍适应移动互联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或观看的时间的影响,而是影视语言不断自我革新以适应并融入数字传播的过程。对于融媒时代来说,数字媒介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将以往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形式进行高度地融合以开拓其发展领域。
对于融媒体时代的微纪录片来说,它已不是声像媒介简单的“物质现实复原”,也不是客观纪录的缩略呈现,而是在综合各种媒介特质材料基础上的语境重建。语境也就是所谓的言语环境,它不仅包括语言的因素,还包括非语言的因素。时间、空间、上下文关系、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融媒时代微纪录片的“语境重建”围绕“融”和“微”而展开,这里所谓的“融”是指将文本、图像、影像、声音等整合在既有的表达类型之中,比如叙述、争论,游戏等。从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来看,创作者们正是利用“融”的特性,利用叙述的表达类型,综合利用旧照片讲述与照片相关的背后故事的叙事策略。“照片抓住某一时刻将其从时间中分离出来,这正是照片的特点之一。电视摄像机不能分离时刻。他连续不断的扫描动作给人提供的,既不是分离的时刻,也不是分离的侧面,而是整体形貌、图像外形和透视度。”[4]但不管是照片或是摄像作品,“无论是书写的或视觉的历史作品,都无法将意图陈述的历史事件或场景,完整地或大部分地再现出来,即使连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也无法全盘重现”。[5]因此,对于纪录片来说,如何叙事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坚持信源的真实性,其叙事框架是对真实照片相关事件的描述,其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照片的真实性不能违背。其拍摄的场景多为虚拟演播室的小波讲述,并且创作者们不刻意临摹、装扮叙事环境来突出强烈的叙事目的,并且以新华社图片编辑陈小波的温暖讲述,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或事件本身的面貌。围绕相关照片和某话题来展开叙事,讲述者的娓娓道来,图片的珍稀与新奇,图片背后的故事或感人让人深思,构筑起叙事的語境。从70余期的《国家相册》节目来看,创作者往往采用“宏大叙事、个人视角、当代切入”的模式来展开叙事的逻辑,比如在63集《花开天下暖》中,讲述人从正值当下的冬天气温变冷说起。“天气冷了,该穿冬衣了,这样的棉衣棉裤你穿过吗?”一句话、一张拍摄1959年南京保育院给孩子们试穿新棉衣的照片将观众来拉回了穿棉衣的年代,之后讲述人从棉花之于千家万户的作用娓娓道来,新娘嫁妆里的棉被,游子行囊里的棉鞋,孩子身上的棉衣裤,花絮翩飞时,寒冬暖万家的场景。即便是建国初期的政策口号“多种棉花,爱国发家”在个人的叙事声音讲述下配上具象的画面,石家庄妇女运输队交售棉花、夏津县棉农成群结队交售棉花的场景,实现了宏观叙述与具象场景照片交相呼应。在介绍新疆建设兵团种植棉花的事件时候,以新疆建设兵团开荒先遣班班长刘学佛的个体为切入点,介绍了以当年亘古荒原如何成为中国最大棉产区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