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渗透科技意识,强化“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化学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意识呢?
一、化学教学是渗透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1.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例如,在讲“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弱碱性的物质治疗蚊虫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制碱厂与硫酸厂废水集中处理等例子,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作用,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当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把事物的双重性灌输给学生.例如,火药在开山、打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后来不断用于战争中,便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伤害.这样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科学必须为正义的事业服务,必须同邪恶作斗争”的烙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强化正确的科技意识.
2.把握微观和宏观的联系、统一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有物质性质、现象等宏观概念,也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和宏观联系、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微观和宏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对于宏观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容易混淆;在学习“分子”后,从产生新分子的角度重新定义化学变化,学生便清晰了.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事物,强化了学生辩证统一的科技意识.
3.注重化学史教学
通过化学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化学家的事迹,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化学史材料:从“舍勒、普利斯发现燃素”到“拉瓦锡氧化学说”并确立“质量守恒定律”,这些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这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这样教学,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动力,形成良好的科技意识.
4.强化实验教学
(1)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规范化学实验操作的习惯是形成严谨科学作风和科技意识的前提.仅靠学生自己规范是不够的,教师做实验时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检查及时纠错,而且教师本人更应该严格示范演示实验,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板进行模仿.
(2)落实实验改进.一方面改进演示实验教学,将教材中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其更环保、更简便、更严谨.改进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严谨科学意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制实验装置和器具.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组装制取装置.这样,既增加学生训练的机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技意识.
(3)强化实验习题.对实验习题的教学应着重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分析“铁生锈”实验时,采用对比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寻找对比实验中的不同点.控制变量分析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验习题中不断强化.
二、社会活动是强化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
1.趣味小制作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化学实验,让学生来完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另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自制简易工具打下基础.
2.宣传科普知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将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举办科技讲座时,教师必须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科学家的事例和贡献等材料,并撰写讲稿,再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科普知识或定期组织“实用化学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3.组织参观调查活动
参观调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参观气象局了解空气污染指数测定的方法,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矿资源的开发、使用情况、三污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建立科技改变生活的科技意识.
总之,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教师不仅需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激发学生搞科研的兴趣,还要利用好课外的科技活动这块广阔天地,拓宽教育活动.
一、化学教学是渗透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1.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例如,在讲“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弱碱性的物质治疗蚊虫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制碱厂与硫酸厂废水集中处理等例子,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作用,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当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把事物的双重性灌输给学生.例如,火药在开山、打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后来不断用于战争中,便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伤害.这样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科学必须为正义的事业服务,必须同邪恶作斗争”的烙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强化正确的科技意识.
2.把握微观和宏观的联系、统一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有物质性质、现象等宏观概念,也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和宏观联系、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微观和宏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对于宏观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容易混淆;在学习“分子”后,从产生新分子的角度重新定义化学变化,学生便清晰了.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事物,强化了学生辩证统一的科技意识.
3.注重化学史教学
通过化学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化学家的事迹,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化学史材料:从“舍勒、普利斯发现燃素”到“拉瓦锡氧化学说”并确立“质量守恒定律”,这些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这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这样教学,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动力,形成良好的科技意识.
4.强化实验教学
(1)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规范化学实验操作的习惯是形成严谨科学作风和科技意识的前提.仅靠学生自己规范是不够的,教师做实验时不仅要对学生加强检查及时纠错,而且教师本人更应该严格示范演示实验,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板进行模仿.
(2)落实实验改进.一方面改进演示实验教学,将教材中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其更环保、更简便、更严谨.改进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严谨科学意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制实验装置和器具.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组装制取装置.这样,既增加学生训练的机会,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技意识.
(3)强化实验习题.对实验习题的教学应着重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分析“铁生锈”实验时,采用对比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寻找对比实验中的不同点.控制变量分析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验习题中不断强化.
二、社会活动是强化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
1.趣味小制作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化学实验,让学生来完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另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自制简易工具打下基础.
2.宣传科普知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将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举办科技讲座时,教师必须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科学家的事例和贡献等材料,并撰写讲稿,再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科普知识或定期组织“实用化学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3.组织参观调查活动
参观调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参观气象局了解空气污染指数测定的方法,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矿资源的开发、使用情况、三污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建立科技改变生活的科技意识.
总之,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教师不仅需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激发学生搞科研的兴趣,还要利用好课外的科技活动这块广阔天地,拓宽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