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诠释看文本初读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o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故事的“诠释”和对文本的“解读”分别是幼儿园和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故事的“诠释”和对文本的解读(尤其是初读),其心理学机制应该是相通或相似的。当我们对“文本解读”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有必要将目光延伸到幼儿园去,看看幼儿在对故事的“诠释”中会发生什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关于幼儿“诠释”故事,有这样一个案例[1]:
  ……一天,我请一位大班的幼儿给我讲解著名的图画书《小老鼠无字书·颜色》。除了封面上“颜色”二字外,本书正文没有一个文字,完全以画面来表现内容。它反映的是一只好奇的小老鼠不甘寂寞,趁房子主人出去的间隙,把主人的一摞白纸咬出了一个洞,钻了出来,然后把主人的一些颜料一一挤在颜料盒里,并一一画在白纸上,自然小老鼠的身上全是不同的颜色。突然,小老鼠听到主人回来的脚步声,立即跳进纸洞里,翘着那五颜六色的漂亮尾巴得意地走了。显然,这本无字书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一些颜色。
  但是与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本意不同,这位幼儿的解释是:这只小老鼠在洁白的地方游泳(本意是:在一张白纸铺成的背景上,出现了一只小老鼠),它很生气(本意是:小老鼠表情严肃地、警觉地啃咬着纸张),它看到了装鸡蛋的盒子(本意是:颜料盒),然后把不同颜色的一些牙膏(本意是:一管管颜料)挤到盒子里,然后涂抹在纸上,接着它钻进水瓶(本意是:洗颜料的大水杯)里洗澡,最后它走了(他没有说明小老鼠离开的理由)。
  笔者认为,这则案例可以引起我们对文本初读有关话题的思考。
  
  一、文本初读是基础,应予强化
  
  上例中幼儿之所以对事物的指认大多是错误的,没有形成一个有人物、事件和情节发展的有内在逻辑性的故事,根源在于没有过好初读关,导致“诠释”缺少基础。对文本的解读也是这样,初读是起始阶段,是第一关,要求教师不仅在策略上而且在认识上要十分重视初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指向大量的非任务性学习内容的,陶渊明本人也不可能对任何读物都“不求甚解”,否则他就不是陶渊明了。张庆先生主张“书不熟不开讲” 强调初读的重要性,是十分有见地并切中时弊的忠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初读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其显著的标志一是所花时间太少,匆匆走过场,学生来不及咀嚼消化;二是教师要么放任自读,要么喋喋不休地提示强调,干扰初读。上例中的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初读”,教师又没有指点,“诠释”必然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同样的,如果我们在文本的初读阶段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如果“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的敏感和警觉”(王崧舟语),最起码可以使文本解读“保底”,即认识生字,大致理解词意、句意,对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而不至于在解读时南辕北辙。因此,对文本的初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强化。
  
  二、兼顾文本的“规定性”和“多元性”
  
  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是课标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等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观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无疆界地强调文本的多元性甚至偏离文本的主导倾向,而忽略文本本身的“规定性”,就会使教与学偏离方向。这是因为,一方面文本的“规定性”是法律赋予的,课程由国家法律规定,教材由国家审定,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文本”是学习的出发点,学生要凭借课文学习。过分地强调文本的“规定性”而忽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容易抹煞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其质疑精神和探究品质。因此,无论是幼儿园课改前后的两个《纲要》,还是小学课改前后的大纲和课标,都没有对故事教学和阅读教学在教学要求上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兼顾故事和文本的本来意义,在此基础上“创造与诠释”新的意义。依据这样的认识,上例那位幼儿对故事的“诠释”是不能被认可的,更不能理解为是对故事的多元解读;同样的,学习《三打白骨精》,认为白骨精足智多谋,有锲而不舍的品质等等,也应当予以纠正,要回到文本的本意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上来。
  
  三、初读中教师不可“缺位”
  
  上例在幼儿“诠释”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有“缺位”之嫌:除了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初读外,更没有让幼儿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估计不足,对“诠释”中的错误听之任之,致使幼儿的指认不正确,情节零散而缺乏联系。小学生在对文本的初读阶段,也容易发生类似情况,对教师如何履行职责也有启示。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均强调“对话”。既然是“对话”,就要有共同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共同的话题就是“文本”,其关系是人(教师)——文本(话题)——人(学生)。教师对文本(故事)的解读往往先于学生,高于学生,学生的解读常常后于老师,体验各异。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首席”,他们对教师满怀期待,加之初读阶段学生对文本相对陌生,需要教师在留给学生充裕时间的基础上自主解读,更需要教师恰到好处地行使话语权,使“话题”逐步清晰、明朗,进而为深入解读做好准备。
  张庆老师把课文、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比作媒人(介绍人)和一对恋人[2]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和课文之间的关系比作一对恋人的关系。在这里,文本已经不是静态的符号或画面,而是被人格化了,有了鲜活的生命。显然,媒人越俎代庖是不可取的,那样会干扰恋人间的交往;同样,撒手不管也是失职,那样会使恋人的交往产生障碍。正确的做法是先“介绍”他们认识,相当于“文本初读”,然后在他们产生矛盾和问题时帮一把,相当于“文本精读”。因此,无论是对话中的首席还是恋人间的媒人,教师都不能“缺位”,否则,“话题”无法深入探讨,一对“恋人”也有可能劳燕分飞。
  
  四、课文中的图画不可忽视
  
  和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文本以形象的图画为最主要的呈现方式不同,小学语文学习的文本主要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主要的呈现方式,但图画仍然在文本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低年级尤其如此,这是与相应的年龄阶段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相适应的。上例中“认识颜色”的图画如果处理得好,就是对幼儿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很好的凭借。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图画应当还有“诠释”文字符号、承载信息的功能,这不仅因为图画是语言教育和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而且因为它可以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相匹配,是抽象符号的形象支撑,可与课文文字互收相得益彰之效。无论是描景状物还是阐释事理,课文图画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升国旗》中学生向国旗敬礼的场景,词串中的“大海、沙滩、脚丫”,《拉萨的天空》中的布达拉宫上的蓝天白云,《孔子游春》中师生其乐融融的境界,《谈礼貌》中岳飞躬身施礼的画面等等,每一篇课文的图画,或“补白”文字,或启发想象,或启迪思考,都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忽略的教学资源。如果在初读阶段能够把文本的解读和图画的解读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初读一定会更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积极性也将会大大提高,教学资源才不致白白浪费。诚如是,我们的初读将会进入一个教师、学生和文本都鲜活灵动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海湳.怎样对待幼儿的故事“诠释”[J].上海教育科研.2008(1)
  [2]张庆.张庆文集·感悟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54.
  (吴怀美,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211800)
其他文献
商业智能和分析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为企业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特定的模式,并提取可付诸行动的信息。
一  第一次认识蒋校长是在2002年5月16日。  当时,市教科室在他所任校长的暨阳小学开展一次课题协作组活动,我承担了一节研讨课。临上课时,和我同来的实验小学分管数学的吴教导悄悄告诉我,坐在角落里的那位皮肤黝黑、表情严肃的男教师就是暨阳小学的蒋校长,教语文的。当时我挺纳闷,怎么教语文的校长还来听一位初出茅庐的别的学校老师的数学课?第二天,吴教导又满面春风地告诉我,课上得很成功,昨天下午,蒋校长还
自1992年走上讲台任教初中政治,转眼已是20年。蓦然回首,课堂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上了近万节课后,有些课堂已经模糊了,而有些课堂历经岁月的洗礼,已成为记忆深处温暖的一部分。  1998年12月,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一次,在初二(5)班教授《我国宪法的构成》,教材特别介绍了《国旗法》第十七条的内容: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我当时对学生说,大家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国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对话认识与实施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展开这样的过程,就犹如“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
空闲时,经常与同事们一起谈论小学生道德行为的话题,每次谈论,我总是要讲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件事情:那天我上完课从五楼下来,走进办公室刚想坐下来批本子。却发现红笔忘在教室
记得儿子读幼儿园时常要举行“亲子游”活动,但活动一般都在工作时间,自己又没法请假,所以一次也未参加,每次都是由家中的爷爷代劳。到幼儿园后,听到很多教师建议,外出游玩不要再举行亲子活动。原因是亲子活动时,部分家长只顾着自己带孩子去想玩的地方,很难组织与大自然有效亲密接触的课程活动,且孩子跟着自己的家长,其实并未真正利用这样难得的外出活动对孩子们实现集体教育、安全教育等,提升他们的独立能力。  鉴于老
深入研究小学的语文课堂,我们不可否认地发现:一线教学的老师教得认真而又辛苦,为了不漏掉一个知识点,有的课文甚至上到4-5课时,要用3-4天时间才能完成,其结果却是学生学得同样辛苦而又没有效果,到了高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够,甚至还有学生不会读,不会写。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于1998年秋学期,提出了“小学语文‘三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个课题,并开始了漫长的十多年的实验研究。  起初,我们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要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好教师。拥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清浦中学,始终坚持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突破口。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班主任称号等省级以上表彰的有15人,获得市“十百千”培养对象、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等称号的有28人。“十一五”期间,学
傅佩荣博士的《哲学与人生》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哲学著作,读起来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尤其是它激发了我们继续阅读的欲望,开启了我们深入思考的闸门。作者在前言中就提出一个严
创意,指创造性的想法、意念,通过产品、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美感。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显现中.教学创意则一定会显现教学艺术的意味。语文教学创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