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平洋造船集团试水深海作业新领域。
国内领先的民营造船企业太平洋造船集团日前在其浙江船厂隆重举办了为法国船东波邦公司制造的全球首制海洋工程船GPA696的命名仪式,同时举行了另一艘全球首制海洋工程船SX130的试航活动。此次太平洋造船集团浙江船厂GPA696、SX130等一系列全球首制高端海洋工程船的成功制造,标志着太平洋造船集团已进入全球顶级海洋工程船(OSV)制造商行列,具备了建造进入深海作业的OSV的技术能力,由此也奠定了其在海工船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开发国际市场条件成熟
太平洋造船的海工船是大型海工装备如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必备的配套船型,可在大型装备开发、生产、储存油气的过程中实现互补功能。“它就像海工领域的商船,每个勘探海洋油气的项目都需要它,可谓用途广泛,而且不止需要一艘,因此我对海工船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满怀信心地介绍道。
目前,太平洋造船集团已占据了全球海工船市场1/3的份额,已是全球最大的OSV制造商,订单全部来自海外。
之所以能从欧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高端OSV产品订单,在太平洋造船集团执行经理林波看来主要在于:
一是太平洋造船的技术能力。太平洋从七年前就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已积累了大量海工船的设计建造经验,不但能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而且能根据中国、船厂的实情对国外的设计方案进行本土化的优化整合。目前,太平洋更研发出了SPA80,SPP17等4款自主设计OSV,获得了几十条订单。
二是世界一流的OSV建造设施和现代化的造船模式。太平洋造船集团浙江船厂拥有3条世界一流的OSV生产线,其中2座室内船台,其起重能力、占地面积和配套能力等均专为OSV建造量身定造。而其以产品为导向,将设计、生产、信息与物流一体化有机集成的现代造船模式,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海工船建造效率。
三是整合全球领先的设计师和供应商的能力,这是海工产品制造领域制胜的关键。太平洋造船集团不仅善于与Ulstein,GPA等海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将他们的详细设计转变为符合工厂建造条件的生产设计,同时也充分了解全球一流的供应商船舶配套产品的性能,为OSV建造时部件的选择找到最优化的组合方案。
订单细分市场
太平洋造船在细分领域做着国内同行难以做到的事情。据统计,在石油平台供给船等某些特种船领域,太平洋造船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国内海工辅助船的订单则几乎由太平洋囊括。
“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是太平洋造船集团的产品发展战略。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船市的衰退,很多船厂纷纷遭遇退单甚至倒闭,而太平洋造船集团却凭借前瞻的战略平稳度过了这一时期,2010年获得了10亿美元的海工船订单。
如今,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全球对海工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十二五”海洋经济产业政策的发布,将海工装备列入“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行业,这无疑为早已进入海工船市场、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太平洋造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海工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规划目标为达到30%,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据悉,出于“国际化”定位的考量,太平洋造船此前甚至曾经拒绝过大客户中海油服24条船的一份订单,原因就是不想生产和自己战略设置不符合的船型。
“我们在转型中,意识到设计、工程管理能力等软件才是瓶颈,所以我们情愿放弃低档船的建造机会。”梁小雷说。
选择A股上市
随着业务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太平洋造船的上市进程也在明晰。不过,不同于其它民营船企选择在新加坡、香港地区融资上市,太平洋造船选择了门槛更高的A股市场。
据悉,太平洋造船现金流丰富,2010年利润就有十数亿元。去年6月更是一举获得来自法国波邦公司62条船、总金额约70亿人民币的订单,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船企揽获的最大新船订单。
快速增长的民营造船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综观国内排名前四的民营船企,都对资金有着强烈的渴求。太平洋造船集团,在2007年就获得了PE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包括安盛集团旗下的基金、建银国际旗下的基金等。
太平洋造船集团目前也在走国内A股的上市程序,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因为融资并不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梁小雷称:“我们将更多精力用于打造现有造船基地的扩大和精细化,而非用于收购扩张。”
国内领先的民营造船企业太平洋造船集团日前在其浙江船厂隆重举办了为法国船东波邦公司制造的全球首制海洋工程船GPA696的命名仪式,同时举行了另一艘全球首制海洋工程船SX130的试航活动。此次太平洋造船集团浙江船厂GPA696、SX130等一系列全球首制高端海洋工程船的成功制造,标志着太平洋造船集团已进入全球顶级海洋工程船(OSV)制造商行列,具备了建造进入深海作业的OSV的技术能力,由此也奠定了其在海工船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开发国际市场条件成熟
太平洋造船的海工船是大型海工装备如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等必备的配套船型,可在大型装备开发、生产、储存油气的过程中实现互补功能。“它就像海工领域的商船,每个勘探海洋油气的项目都需要它,可谓用途广泛,而且不止需要一艘,因此我对海工船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小雷满怀信心地介绍道。
目前,太平洋造船集团已占据了全球海工船市场1/3的份额,已是全球最大的OSV制造商,订单全部来自海外。
之所以能从欧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高端OSV产品订单,在太平洋造船集团执行经理林波看来主要在于:
一是太平洋造船的技术能力。太平洋从七年前就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已积累了大量海工船的设计建造经验,不但能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而且能根据中国、船厂的实情对国外的设计方案进行本土化的优化整合。目前,太平洋更研发出了SPA80,SPP17等4款自主设计OSV,获得了几十条订单。
二是世界一流的OSV建造设施和现代化的造船模式。太平洋造船集团浙江船厂拥有3条世界一流的OSV生产线,其中2座室内船台,其起重能力、占地面积和配套能力等均专为OSV建造量身定造。而其以产品为导向,将设计、生产、信息与物流一体化有机集成的现代造船模式,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海工船建造效率。
三是整合全球领先的设计师和供应商的能力,这是海工产品制造领域制胜的关键。太平洋造船集团不仅善于与Ulstein,GPA等海外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将他们的详细设计转变为符合工厂建造条件的生产设计,同时也充分了解全球一流的供应商船舶配套产品的性能,为OSV建造时部件的选择找到最优化的组合方案。
订单细分市场
太平洋造船在细分领域做着国内同行难以做到的事情。据统计,在石油平台供给船等某些特种船领域,太平洋造船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国内海工辅助船的订单则几乎由太平洋囊括。
“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是太平洋造船集团的产品发展战略。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船市的衰退,很多船厂纷纷遭遇退单甚至倒闭,而太平洋造船集团却凭借前瞻的战略平稳度过了这一时期,2010年获得了10亿美元的海工船订单。
如今,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的加快和深入,全球对海工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十二五”海洋经济产业政策的发布,将海工装备列入“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行业,这无疑为早已进入海工船市场、已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太平洋造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海工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率规划目标为达到30%,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据悉,出于“国际化”定位的考量,太平洋造船此前甚至曾经拒绝过大客户中海油服24条船的一份订单,原因就是不想生产和自己战略设置不符合的船型。
“我们在转型中,意识到设计、工程管理能力等软件才是瓶颈,所以我们情愿放弃低档船的建造机会。”梁小雷说。
选择A股上市
随着业务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太平洋造船的上市进程也在明晰。不过,不同于其它民营船企选择在新加坡、香港地区融资上市,太平洋造船选择了门槛更高的A股市场。
据悉,太平洋造船现金流丰富,2010年利润就有十数亿元。去年6月更是一举获得来自法国波邦公司62条船、总金额约70亿人民币的订单,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船企揽获的最大新船订单。
快速增长的民营造船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综观国内排名前四的民营船企,都对资金有着强烈的渴求。太平洋造船集团,在2007年就获得了PE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包括安盛集团旗下的基金、建银国际旗下的基金等。
太平洋造船集团目前也在走国内A股的上市程序,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因为融资并不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梁小雷称:“我们将更多精力用于打造现有造船基地的扩大和精细化,而非用于收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