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阅读课通常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进行。读前活动是一节阅读课的开始,也是思维活动的开始。作为阅读课的热身和导入环节,教师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相关的阅读背景知识,为后绪顺利开展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
一、 开展主题讨论
小学生日常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赋予了单元的教学功能、意义和价值。在读前活动中开展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讨论,能够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主题图式,开启学生的灵动思维,从而更好地进入正式的阅读环节。
主题大讨论可以引发学生对自己过去所有阅读过的故事进行回顾和总结。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故事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以及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段输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分析与评价方法,使得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得到有效锻炼,学生也会在接下去的故事学习中带着类似的问题和思维方式深度阅读和解析文本。
二、 挖掘标题内涵
标题是阅读文本的眼睛和核心,是文章主旨的集中体现。同时,标题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出发点,对发展思维的清晰性、指向性、深刻性、逻辑性等意义重大。在读前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标题展开预测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读前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利用标题进行猜测的活动是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方式。以上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其实已经将该故事的主要人物、情节、内容等进行了预判,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得到了锻炼,又对接下来的阅读验证充满着期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利用故事封面
绘本深受学生的喜爱。绘本故事的封面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除了常见的作者、插图者、标题等信息之外,还有故事发展的背景情境、故事的主要人物,甚至还可能出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因为封面中有如此多宝贵的信息,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活学生的经验图式,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本课采用分布呈现绘本封面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最后部分要求学生围绕绘本题目自主提出问题和设想答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在预测中锻炼了真实语言输出能力,在表达中提升了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创造性。
四、 巧用文本插图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通常都配有插图,它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故事教学中,插图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分析和研究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插图资源,巧妙提炼插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插图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学生在故事阅读中学会通过图片观察来分析和理解故事是故事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教材插图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材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资源,让学生学着去观察、分析、推断和创造,从而启迪思维,诱发阅读动机,为有效开展后续阅读做足准备。
五、 组织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5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加以科学利用,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合作能力,为展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批判性搭建平台。
本节课的读前环节,教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要求学生对主题词进行发散性思考。学生在这样自主、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提出了许多精彩的想法,最后师生归纳出了描述动物的关键词。如此有效的阅读导入活动必将对整节阅读课的成功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对头脑风暴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英语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六、 举行角色扮演
故事角色是故事的核心要素。这些个性十足、形象突出和经历特殊的角色使得故事成为孩子们最欢迎的阅读材料。如何分析、理解和体验角色的语言、心理和行为是故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角色扮演是帮助学生达成以上学习目标的最有效方式。小学生也非常喜欢角色扮演活动,如果在故事读前活动中举行这样的活动,将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从而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和体验更为深入。
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扮演故事的两个主要角色,这样能有效激活学生对老鼠和狮子两种动物的认知图式。而且,学生在语言支架的帮助下,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此时,语言在思维的驱动下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想象力,思维在语言的展示中也变得更加灵活和深刻。随后教师提出第二个假设问题,再次让学生从故事主角的角度去预判故事结局,看似本末倒置,实则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生的精彩回答折射出他们较强的思维品质。以上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在读前活动中举行角色扮演活动能有效挖掘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思维活力,引起阅读期待。
课堂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的主要场所。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它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读前活动作为阅读课的开始阶段,起着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灵感的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基于教学实例,提出在阅读教学的读前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六种策略,希望能引发更多教师关注、思考和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吕萌.利用文本标题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6).
[2]李长健.巧用教材插图培养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馬蕊,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大西张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
一、 开展主题讨论
小学生日常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赋予了单元的教学功能、意义和价值。在读前活动中开展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讨论,能够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主题图式,开启学生的灵动思维,从而更好地进入正式的阅读环节。
主题大讨论可以引发学生对自己过去所有阅读过的故事进行回顾和总结。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对故事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以及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段输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分析与评价方法,使得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得到有效锻炼,学生也会在接下去的故事学习中带着类似的问题和思维方式深度阅读和解析文本。
二、 挖掘标题内涵
标题是阅读文本的眼睛和核心,是文章主旨的集中体现。同时,标题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出发点,对发展思维的清晰性、指向性、深刻性、逻辑性等意义重大。在读前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标题展开预测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读前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利用标题进行猜测的活动是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方式。以上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其实已经将该故事的主要人物、情节、内容等进行了预判,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得到了锻炼,又对接下来的阅读验证充满着期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利用故事封面
绘本深受学生的喜爱。绘本故事的封面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除了常见的作者、插图者、标题等信息之外,还有故事发展的背景情境、故事的主要人物,甚至还可能出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因为封面中有如此多宝贵的信息,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活学生的经验图式,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本课采用分布呈现绘本封面的方式,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最后部分要求学生围绕绘本题目自主提出问题和设想答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在预测中锻炼了真实语言输出能力,在表达中提升了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创造性。
四、 巧用文本插图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通常都配有插图,它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在故事教学中,插图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分析和研究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插图资源,巧妙提炼插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插图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学生在故事阅读中学会通过图片观察来分析和理解故事是故事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且,教材插图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材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资源,让学生学着去观察、分析、推断和创造,从而启迪思维,诱发阅读动机,为有效开展后续阅读做足准备。
五、 组织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53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加以科学利用,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合作能力,为展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批判性搭建平台。
本节课的读前环节,教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要求学生对主题词进行发散性思考。学生在这样自主、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提出了许多精彩的想法,最后师生归纳出了描述动物的关键词。如此有效的阅读导入活动必将对整节阅读课的成功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和勇于创新,对头脑风暴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英语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六、 举行角色扮演
故事角色是故事的核心要素。这些个性十足、形象突出和经历特殊的角色使得故事成为孩子们最欢迎的阅读材料。如何分析、理解和体验角色的语言、心理和行为是故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角色扮演是帮助学生达成以上学习目标的最有效方式。小学生也非常喜欢角色扮演活动,如果在故事读前活动中举行这样的活动,将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从而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和体验更为深入。
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扮演故事的两个主要角色,这样能有效激活学生对老鼠和狮子两种动物的认知图式。而且,学生在语言支架的帮助下,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此时,语言在思维的驱动下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想象力,思维在语言的展示中也变得更加灵活和深刻。随后教师提出第二个假设问题,再次让学生从故事主角的角度去预判故事结局,看似本末倒置,实则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生的精彩回答折射出他们较强的思维品质。以上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在读前活动中举行角色扮演活动能有效挖掘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思维活力,引起阅读期待。
课堂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任务的主要场所。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它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读前活动作为阅读课的开始阶段,起着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灵感的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基于教学实例,提出在阅读教学的读前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六种策略,希望能引发更多教师关注、思考和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吕萌.利用文本标题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6).
[2]李长健.巧用教材插图培养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馬蕊,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大西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