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板块是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探索高效课堂中摸索双能力语文的可操作性及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双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探索;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9-01
借着高效课堂的春风,语文课堂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让课堂更高效、全面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现有的自学——探究——提升模式上,我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探索和理解,现论述如下。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面,最主要的是进行两大块的教学:阅读和作文。现在大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利用课文讲解阅读,再利用综合性学习带动作文讲解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不过,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阅读与作文的脱节。阅读是作文的基石,作文是阅读的升华,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在平常的课堂上就同时训练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呢?我把这种课堂模式称为双能力教学模式。
一、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成
在普通高效课堂模式上,有一些改动,加入了阅读理解和写作启示这两个环节,“探究”环节主要落实在阅读理解上,而“提升”环节则具体化为写作启示。另外,“自学”环节的着重点也有所变化,重在解决两种能力以外的基础知识部分。那么,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具体结构就是“自学(并掌握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启示”。
二、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和做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在课后习题中会出现小练笔的作业,但数量非常少。我以为,要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在于将阅读与写作日常化,每学习一课,即进行相应的练习,不要等到一个单元学完后再进行写作练习,而是让随笔称为常规作业,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因为作文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每上一课就进行一次练笔会很浪费时间,诚然,时间是有限的,但合理的安排不但不会浪费,反而会让课堂更为高效。阅读之中本就蕴含着写作的方法技巧,阅读之后的写作启发,是承接前面,顺理成章的,有时不过三五分钟,却有写作课上三十分钟的效果。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为例,这篇文章中描写了人物群像,老师讲课的最后往往会提到,人物描写重点在于抓住特点写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各个不同。有的同学写人时,经常做无用功,这就可以作为一个纠正的契机。我在阅读总结之后,就此加上了这样的内容:首先修改这段文字:“这个女生,有着跟大多数女生一样的齐耳短发,长相普通,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不大的眼镜,鼻梁挺直,耳朵小巧,唯一出众的是她的嘴,比普通女生的都大,她也的確没辜负这张嘴,十分的能说会道”。学生修改时进行引导,然后展示修稿后的文段:“这是一个扔人堆里就不容易把她找出来的女生,因为她的长相实在太普通了。唯一出众的是她的嘴,比普通女生的都大,她也的确没辜负这张嘴,十分的能说会道,教室里,操场上,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学生明白了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最后再加上一个小练笔——描写班上的某位同学。下一节课可以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并请大家猜猜描写的是谁。这样做了之后,学生对于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上面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请学生自己来谈在写作上的收获,老师归纳总结即可,用的时间会更少。以《邓稼先》为例,这篇课文既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写小标题式作文,也可以得到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作文的方法,还有的同学会学到引用的好处,他们在作文中也会学会引用。
可以说,采用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还可以使课堂更为高效,安排更加合理。
三、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优点
承接上面的说法,这种课堂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更加高效。
第一,可以整合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使之有效结合起来,不脱节。用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由于写作启示是由课文阅读中得来的,所以基本不需要再用别的例子,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第二,由一课一得变为一课两得或一课多得。这里的两得、多得是建立在一得的基础上的,是由阅读的“一得”引申出的。我们在阅读上有所得的时候,将这一得继续深化,推广至写作上,时间上不需多少,但收获倍增。
第三,使写作日常化,让练笔成为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探索改进
这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课堂模式,也有着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像如何让阅读与写作更有效地结合,如何使学生自发地对写作进行探究,如何解决课后作业的时间问题等,这些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了。
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还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虽然实践证明它的实施是可能并且有益的,能够更为高效,但是期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高效课堂探索中的一种方法,应当可以在我们的探索中更加完善。
【关键词】探索;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9-01
借着高效课堂的春风,语文课堂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让课堂更高效、全面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现有的自学——探究——提升模式上,我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探索和理解,现论述如下。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面,最主要的是进行两大块的教学:阅读和作文。现在大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利用课文讲解阅读,再利用综合性学习带动作文讲解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不过,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阅读与作文的脱节。阅读是作文的基石,作文是阅读的升华,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在平常的课堂上就同时训练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呢?我把这种课堂模式称为双能力教学模式。
一、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成
在普通高效课堂模式上,有一些改动,加入了阅读理解和写作启示这两个环节,“探究”环节主要落实在阅读理解上,而“提升”环节则具体化为写作启示。另外,“自学”环节的着重点也有所变化,重在解决两种能力以外的基础知识部分。那么,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具体结构就是“自学(并掌握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启示”。
二、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和做法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在课后习题中会出现小练笔的作业,但数量非常少。我以为,要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在于将阅读与写作日常化,每学习一课,即进行相应的练习,不要等到一个单元学完后再进行写作练习,而是让随笔称为常规作业,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因为作文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每上一课就进行一次练笔会很浪费时间,诚然,时间是有限的,但合理的安排不但不会浪费,反而会让课堂更为高效。阅读之中本就蕴含着写作的方法技巧,阅读之后的写作启发,是承接前面,顺理成章的,有时不过三五分钟,却有写作课上三十分钟的效果。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为例,这篇文章中描写了人物群像,老师讲课的最后往往会提到,人物描写重点在于抓住特点写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各个不同。有的同学写人时,经常做无用功,这就可以作为一个纠正的契机。我在阅读总结之后,就此加上了这样的内容:首先修改这段文字:“这个女生,有着跟大多数女生一样的齐耳短发,长相普通,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不大的眼镜,鼻梁挺直,耳朵小巧,唯一出众的是她的嘴,比普通女生的都大,她也的確没辜负这张嘴,十分的能说会道”。学生修改时进行引导,然后展示修稿后的文段:“这是一个扔人堆里就不容易把她找出来的女生,因为她的长相实在太普通了。唯一出众的是她的嘴,比普通女生的都大,她也的确没辜负这张嘴,十分的能说会道,教室里,操场上,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学生明白了如何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最后再加上一个小练笔——描写班上的某位同学。下一节课可以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并请大家猜猜描写的是谁。这样做了之后,学生对于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上面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请学生自己来谈在写作上的收获,老师归纳总结即可,用的时间会更少。以《邓稼先》为例,这篇课文既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写小标题式作文,也可以得到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作文的方法,还有的同学会学到引用的好处,他们在作文中也会学会引用。
可以说,采用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还可以使课堂更为高效,安排更加合理。
三、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优点
承接上面的说法,这种课堂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更加高效。
第一,可以整合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使之有效结合起来,不脱节。用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由于写作启示是由课文阅读中得来的,所以基本不需要再用别的例子,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第二,由一课一得变为一课两得或一课多得。这里的两得、多得是建立在一得的基础上的,是由阅读的“一得”引申出的。我们在阅读上有所得的时候,将这一得继续深化,推广至写作上,时间上不需多少,但收获倍增。
第三,使写作日常化,让练笔成为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的探索改进
这种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课堂模式,也有着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像如何让阅读与写作更有效地结合,如何使学生自发地对写作进行探究,如何解决课后作业的时间问题等,这些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了。
双能力语文课堂模式还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虽然实践证明它的实施是可能并且有益的,能够更为高效,但是期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高效课堂探索中的一种方法,应当可以在我们的探索中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