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乃真、善、美之物,须以美去教化于人”(李苦禅语,我国现代国画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的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育就是审美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美的理解、感受和准确的评价能力。在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观,并积极引导学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生动的美育内容,为我们纺织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体现着美的各种形态,既有温馨、婉约的阴柔美,又有豪壮雄伟的阳刚美。《长江三日》,身临其境,那一幅幅千姿万态、色彩绚丽的山水,即景即情,咏物言志,作者既有独特的感受,又有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的见解,令人在感受大自然伟力的同时,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荷塘月色》,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的情景和谐的美的意境的描述。“幽僻”的小路,“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牛乳般”的月色,“稀疏的倩影”,是作者向往光明,希望暂时摆脱生活的羁绊、偷得片刻淡淡喜悦的感情流露。这时,只有激起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才能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和愉悦。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打开心灵之窗,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文章的美和艺术魅力。在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让学生善于辨别美和丑,对自己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批评,提高感受美和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千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社会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诸如内容黄色下流的淫书、淫画、录像等。其中,有的精神污染品还装扮成“美”的面孔出现而到处招摇撞骗。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渗透审美教育,因为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是不会对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产生影响的。库申说:“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审美情趣的共鸣,才能产生或喜、或悲、或笑、或怒的情感激流,进而才能够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
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又给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教育内容。江河湖海,阡陌纵横,鸟语花香,大自然有着博大的情怀。春夏秋冬,时序更迭,风雨冰雪,气象万千,无不在人们(尤其是作家)的笔下,留下了绘声绘色的画面,让人们为之赞颂,为之爱戴,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从朱自清的《春》:“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到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气味,柔软软的沙滩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炎晒的余渣”;从范仲淹的“巴陵胜状”,到叶圣陶的“园林标本”等,真可谓刻意求工。这些关于自然界的环境描写,经过作家的审美处理后,显得活灵活现,更完美,更精致,更激动人心,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陈汉元的《从宜宾到重庆》,是一篇介绍大好河山的解说词,作者用“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朴素、生动、逼真的语言,再现了重庆的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美感,娓娓说来,亲切祥和。教学此文,能引导学生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不应采用直接宣教的枯燥形式,而是将自然界的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被教育者的心灵,激起美感,激起情趣,使学生在爱美和审美中得到情感的滋补。
教材中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美。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美的内容(包括多种体裁的作品)接近生活,更有感染力,更能发挥熏陶作用。“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吗?’”(王周生《这不是一颗流星》)“她从来不打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魏《我的老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他说:妈妈说,我的印务(任务)是看妹妹,妈妈回来了,我就下班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这些作品反映童心的纯正,充满爱的情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在思想、感情和心灵上受到感染后,会产生愉快、得失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别具一格的艺术美。艺术美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使我们丰富对幸福和美景的向往”(罗克韦尔肯特语)。中学语文教材充满着美育因素,如 朱自清的《春》,行文欢快,构思缜密,语言活泼,情致真挚。教学时抓住它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极力渲染和再现这些激动人心的美,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故乡》里的“圆规”,雷峰塔下的“蟹和尚”,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广场上的奥楚蔑洛夫……这些作品语言优美生动,构思精巧,人物个性鲜明,表达着强烈感人的深刻意蕴。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调节情感,用形象和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审美能力是一个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必须切实抓好审美能力的教育,因为审美能力不单单是审美水平的问题,还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本质的真正认识与把握,以致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是有目的地将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性和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用作品的艺术力量荡涤心胸,净化心灵,丰富感情和完善品格,在审美教育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进而得到审美认识的升华。
美育就是审美能力的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美的理解、感受和准确的评价能力。在素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观,并积极引导学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生动的美育内容,为我们纺织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体现着美的各种形态,既有温馨、婉约的阴柔美,又有豪壮雄伟的阳刚美。《长江三日》,身临其境,那一幅幅千姿万态、色彩绚丽的山水,即景即情,咏物言志,作者既有独特的感受,又有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的见解,令人在感受大自然伟力的同时,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荷塘月色》,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的情景和谐的美的意境的描述。“幽僻”的小路,“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牛乳般”的月色,“稀疏的倩影”,是作者向往光明,希望暂时摆脱生活的羁绊、偷得片刻淡淡喜悦的感情流露。这时,只有激起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才能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和愉悦。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打开心灵之窗,产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文章的美和艺术魅力。在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让学生善于辨别美和丑,对自己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批评,提高感受美和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千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社会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诸如内容黄色下流的淫书、淫画、录像等。其中,有的精神污染品还装扮成“美”的面孔出现而到处招摇撞骗。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渗透审美教育,因为没有美感的语文教学是不会对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产生影响的。库申说:“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审美情趣的共鸣,才能产生或喜、或悲、或笑、或怒的情感激流,进而才能够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
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既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又给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教育内容。江河湖海,阡陌纵横,鸟语花香,大自然有着博大的情怀。春夏秋冬,时序更迭,风雨冰雪,气象万千,无不在人们(尤其是作家)的笔下,留下了绘声绘色的画面,让人们为之赞颂,为之爱戴,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从朱自清的《春》:“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到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气味,柔软软的沙滩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炎晒的余渣”;从范仲淹的“巴陵胜状”,到叶圣陶的“园林标本”等,真可谓刻意求工。这些关于自然界的环境描写,经过作家的审美处理后,显得活灵活现,更完美,更精致,更激动人心,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陈汉元的《从宜宾到重庆》,是一篇介绍大好河山的解说词,作者用“你看这重庆——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朴素、生动、逼真的语言,再现了重庆的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美感,娓娓说来,亲切祥和。教学此文,能引导学生领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不应采用直接宣教的枯燥形式,而是将自然界的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被教育者的心灵,激起美感,激起情趣,使学生在爱美和审美中得到情感的滋补。
教材中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美。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美的内容(包括多种体裁的作品)接近生活,更有感染力,更能发挥熏陶作用。“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吗?’”(王周生《这不是一颗流星》)“她从来不打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魏《我的老师》)“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他说:妈妈说,我的印务(任务)是看妹妹,妈妈回来了,我就下班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这些作品反映童心的纯正,充满爱的情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在思想、感情和心灵上受到感染后,会产生愉快、得失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别具一格的艺术美。艺术美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使我们丰富对幸福和美景的向往”(罗克韦尔肯特语)。中学语文教材充满着美育因素,如 朱自清的《春》,行文欢快,构思缜密,语言活泼,情致真挚。教学时抓住它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极力渲染和再现这些激动人心的美,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故乡》里的“圆规”,雷峰塔下的“蟹和尚”,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广场上的奥楚蔑洛夫……这些作品语言优美生动,构思精巧,人物个性鲜明,表达着强烈感人的深刻意蕴。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调节情感,用形象和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审美能力是一个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必须切实抓好审美能力的教育,因为审美能力不单单是审美水平的问题,还是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本质的真正认识与把握,以致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是有目的地将知识传授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性和正确地鉴赏美丑的能力,用作品的艺术力量荡涤心胸,净化心灵,丰富感情和完善品格,在审美教育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进而得到审美认识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