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双重影响下,“吸猫”成为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网络文化现象之一,而高校流浪猫群体的存在,则促使“吸猫”青年的“吸猫”行为从线上向线下过渡。然而,高校青年基于爱心的投喂现象,却与流浪猫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也与高校的管理诉求相矛盾,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青年对投喂行为的认知偏差。对此,本文以G校G院的校园流浪猫专题推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新媒体理论分析高校青年投喂流浪猫现象背后的实质,并进一步揭示高校“吸猫”青年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青年;“吸猫”;精神诉求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中长期集聚着一个为数不少的流浪猫群体,这些流浪猫因高校优美宽敞的环境和大学生不定期的爱心投喂而生存下来。它们虽然被学生投喂,但野性未除,仍具有攻击人类的潜在隐患。而流浪猫攻击人类所造成的疾病,如狂犬病等,均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影响。
本文调研的G校便发生过多起大学生投喂流浪猫后被抓伤的事件,引发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不满,给高校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卫生隐患和伦理争议。目前各高校对待校园流浪猫现象的态度比较中立。以G校为例,G校并未成立高校大学生动物保护协会,也没有针对校园动物管理的文件,仅在《G校学生住宿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中,将“在宿舍楼内饲养动物,或携带动物进入宿舍楼内的”学生行为列入惩戒范围。对此,G校宿管中心的负责人曾袒露:“目前,对流浪猫还不能赶尽杀绝,以前没有猫,老鼠横行,现在猫多了,老鼠不见了。所以只能引导学生不要投喂,让猫一定数量的存在。已与校团委沟通成立流浪猫管理协会。”可以说,在当前中国流浪动物管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G校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校处理校园流浪动物问题的基本逻辑和普遍顾虑。
如今,动物管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痛点。高校流浪动物群体管理问题的推进,不仅与动物管理、动物医学、动物法规等社会领域的积极介入息息相关,还涉及媒介互动、公众信任、动物保护、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等微观的社会柔性治理问题。若一味置之不顾或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方法对待校园流浪动物问题,则容易在大学生中引发关于爱心、人性甚至是权利问题的争论,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1],动摇高校人文教育的根基。
基于此,本文以G校G院的校园流浪猫专题推送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指出当前高校青年投喂校园流浪猫的现象与当前社会的“吸猫”文化息息相关,并揭示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投喂流浪猫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
二、案例分析:条漫叙事中的共识建构
G校G院以近年来十分火爆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条漫,作为宣传的主要载体。条漫是指以单格画格由上自下依次排序,通过连续的画面叙述故事,在阅读时通过纵向阅读的多格长条形漫画。《2020微博动漫领域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微博泛二次元用户达2.92亿,较2019年同比增长11.4%,连续4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可见条漫的产生和发展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势所趋,而95后大学生群体对于条漫这种富有创意性、剧情性和娱乐性的推文形式往往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
G校G院以“遇见流浪貓—投喂流浪猫—被流浪猫咬伤—流浪猫被送去动物救助站—女孩看望流浪猫”为基本情节,分为两期《喂养流浪猫,不是你爱它们的方式》《爱它,请给它更好的爱护》进行创作,并设计出流浪猫与小女孩的可爱形象。
在叙述视角选择上,G院选择以流浪猫作为叙事主角,使读者更科学地了解流浪动物的真实境况,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G院从管理学角度指出,在没有对流浪猫进行节育的前提下,人工喂养源的出现一方面会引发流浪猫的大量聚集和疯狂繁衍,导致流浪猫过度繁衍;另一方面,会使流浪猫因放松对人的警惕而增加被暴力伤害或抓捕的风险。这一做法不但充分表明了学校对流浪猫管理的基本态度,也对学生的言论与行为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避免了学生出现负面抵触情绪而引起网络舆情事件。从效果来看,流浪猫主题推文得到了多个官方校媒的转载,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不少学生表达了对流浪猫主题推文的认可,这有助于投喂者与校院在流浪猫管理问题上达成共识。
三、高校“吸猫”青年群体的精神画像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待校园流浪猫的基本态度与投喂现状,研究小组在G校发放了516份有效问卷。问卷显示,有81.59%的学生喜欢校园流浪猫,32.75%的学生有投喂校园流浪猫的经历,而自我、社群和新媒体正是探究青年投喂流浪猫行为背后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的三个方面。
(一)自我:依恋关系与情感体验
问卷显示,同情流浪猫、无法抵挡流浪猫的吸引力、投喂有助于减压等成为大学生投喂校园流浪猫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73.37%、69.23%和40.8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猫的圆脑袋、大眼睛和短鼻梁,具有“婴儿”属性,给人软萌可爱的第一感,容易激发人的保护欲,产生依恋心理。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是指儿童通过积极调节自身行为的方式,诱发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行为。一个人在儿童早期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依恋模式,将会影响个体成人后对繁衍及其后代的依恋想象。
对于背井离乡、出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长期没有家人朋友陪伴在侧的分离体验,激发了他们在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的强烈痛感。而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向成人世界迈进,这些均推动高校大学生从依恋关系中的“孩子”角色向“主要照料者”角色转变。他们仅需以剩菜、零食等较低成本的方式投喂流浪猫,便会获得流浪猫对人类的食物依赖和亲昵回馈,收获被需要的情感体验,从而短暂地摆脱自身由于经济、学识、能力均处于积累期或迷茫期的相对弱势的社会身份。根据依恋理论可以发现,高校青年与流浪猫之间的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关系,正是个体对孩童早期依恋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二)社群:投射效应与猫型社交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还从动物特质、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社交需求等层面展示了大学生爱猫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猫咪十分可爱慵懒,却又独立高冷,很有魅力”这个选项占比高达81.4%。“可爱慵懒”“独立高冷”这些本是形容人的特质的词汇,却成了大学生眼中流浪猫极具魅力的表现,这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种投射效应。
广义的心理投射理论认为,投射是将个体的积极情感,如性格、动机、态度或欲望等投射到客体身上,其源于主体的某种精神匮乏而导致主体的压抑性体验,从而促使主体通过发掘他者身上的品性、情感、特质等来弥补自身的情感缺失。与狗的精力充沛、渴望社交的形象相反,猫似乎更喜欢与人保持距离感,这种天然的动物习性被青年冠以慵懒、独立、优雅、洒脱、神秘、不迎合等迷人气质。可见,高校大学生在流浪猫身上投射了他们崇尚的价值观——即推崇猫特立独行的自由个性,追逐我行我素的“酷”文化。而这种价值观驱动下出现的投喂现象,还使高校大学生收获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猫型”社交圈层[2],建构了以猫为趣源的大学生群体的群体认同感。
(三)新媒体:话语渲染与符号化的“猫”
由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逼仄、生存成本的增加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原来依托于物理空间的宠物经济逐渐向互联网进军,“云吸猫”就此进入大众的视野。“云吸猫”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观看宠物图片、视频等视觉作品,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养猫行为,从而获得愉悦体验的现象,它揭示了网络空间对人们爱猫方式的影响,也因有助于解决高校爱猫青年无法在校养猫的现实难题而深受高校青年的追捧。而从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来看,受访者表明了以猫为主题的APP等媒介平台对青年“云吸猫”的帮助(占比61.05%)和影响(占比48.45%),可见,互联网与媒介的话语渲染合力正逐步使“云吸猫”成为青年热衷追逐的全新而潮流的生活方式。
甚至媒介还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一种“养猫=人生赢家”的理念,促使养猫成为高校青年理想生活的图景之一,也成为检验生活是否幸福的新标准。因此,对于高校青年而言,投喂高校流浪猫是他们在“吸猫”群体中炫耀的“资本”,也是他们提前体验“有猫一族”优越感的重要途径[3],其映射出的是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时期中国青年的一种亚文化表征。
四、结语
曾有人问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网络最出乎他意料的应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Kittens”(小猫咪)。宠物猫在当代的际遇,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关系的思索与探索。本文透过高校青年投喂流浪猫的现象,从自我、社群、新媒体三个层面勾勒“吸猫”青年的精神画像,直视当代青年的心理症候、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高校可以通过对高校青年“吸猫”行为的正向价值引领,使“猫”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青年之间的一个沟通载体,继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富温情、更有人文性。
参考文献:
[1] 刘涛.高校流浪动物现状及治理方案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9):53-55.
[2] 周如南,陈敏仪.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視觉表意实践——“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24-31.
[3] 王畅.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D].杭州:浙江大学,2018:1-53.
作者简介:林曼曼(1991—),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黄汐琪(2000—),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陈沛瑶(2000—),女,广东湛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青年;“吸猫”;精神诉求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071-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中长期集聚着一个为数不少的流浪猫群体,这些流浪猫因高校优美宽敞的环境和大学生不定期的爱心投喂而生存下来。它们虽然被学生投喂,但野性未除,仍具有攻击人类的潜在隐患。而流浪猫攻击人类所造成的疾病,如狂犬病等,均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影响。
本文调研的G校便发生过多起大学生投喂流浪猫后被抓伤的事件,引发家长对学校管理的不满,给高校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卫生隐患和伦理争议。目前各高校对待校园流浪猫现象的态度比较中立。以G校为例,G校并未成立高校大学生动物保护协会,也没有针对校园动物管理的文件,仅在《G校学生住宿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中,将“在宿舍楼内饲养动物,或携带动物进入宿舍楼内的”学生行为列入惩戒范围。对此,G校宿管中心的负责人曾袒露:“目前,对流浪猫还不能赶尽杀绝,以前没有猫,老鼠横行,现在猫多了,老鼠不见了。所以只能引导学生不要投喂,让猫一定数量的存在。已与校团委沟通成立流浪猫管理协会。”可以说,在当前中国流浪动物管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G校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校处理校园流浪动物问题的基本逻辑和普遍顾虑。
如今,动物管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痛点。高校流浪动物群体管理问题的推进,不仅与动物管理、动物医学、动物法规等社会领域的积极介入息息相关,还涉及媒介互动、公众信任、动物保护、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等微观的社会柔性治理问题。若一味置之不顾或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方法对待校园流浪动物问题,则容易在大学生中引发关于爱心、人性甚至是权利问题的争论,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1],动摇高校人文教育的根基。
基于此,本文以G校G院的校园流浪猫专题推送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指出当前高校青年投喂校园流浪猫的现象与当前社会的“吸猫”文化息息相关,并揭示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投喂流浪猫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
二、案例分析:条漫叙事中的共识建构
G校G院以近年来十分火爆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条漫,作为宣传的主要载体。条漫是指以单格画格由上自下依次排序,通过连续的画面叙述故事,在阅读时通过纵向阅读的多格长条形漫画。《2020微博动漫领域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微博泛二次元用户达2.92亿,较2019年同比增长11.4%,连续4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可见条漫的产生和发展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势所趋,而95后大学生群体对于条漫这种富有创意性、剧情性和娱乐性的推文形式往往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
G校G院以“遇见流浪貓—投喂流浪猫—被流浪猫咬伤—流浪猫被送去动物救助站—女孩看望流浪猫”为基本情节,分为两期《喂养流浪猫,不是你爱它们的方式》《爱它,请给它更好的爱护》进行创作,并设计出流浪猫与小女孩的可爱形象。
在叙述视角选择上,G院选择以流浪猫作为叙事主角,使读者更科学地了解流浪动物的真实境况,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G院从管理学角度指出,在没有对流浪猫进行节育的前提下,人工喂养源的出现一方面会引发流浪猫的大量聚集和疯狂繁衍,导致流浪猫过度繁衍;另一方面,会使流浪猫因放松对人的警惕而增加被暴力伤害或抓捕的风险。这一做法不但充分表明了学校对流浪猫管理的基本态度,也对学生的言论与行为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避免了学生出现负面抵触情绪而引起网络舆情事件。从效果来看,流浪猫主题推文得到了多个官方校媒的转载,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不少学生表达了对流浪猫主题推文的认可,这有助于投喂者与校院在流浪猫管理问题上达成共识。
三、高校“吸猫”青年群体的精神画像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待校园流浪猫的基本态度与投喂现状,研究小组在G校发放了516份有效问卷。问卷显示,有81.59%的学生喜欢校园流浪猫,32.75%的学生有投喂校园流浪猫的经历,而自我、社群和新媒体正是探究青年投喂流浪猫行为背后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的三个方面。
(一)自我:依恋关系与情感体验
问卷显示,同情流浪猫、无法抵挡流浪猫的吸引力、投喂有助于减压等成为大学生投喂校园流浪猫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73.37%、69.23%和40.8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猫的圆脑袋、大眼睛和短鼻梁,具有“婴儿”属性,给人软萌可爱的第一感,容易激发人的保护欲,产生依恋心理。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是指儿童通过积极调节自身行为的方式,诱发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行为。一个人在儿童早期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依恋模式,将会影响个体成人后对繁衍及其后代的依恋想象。
对于背井离乡、出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长期没有家人朋友陪伴在侧的分离体验,激发了他们在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的强烈痛感。而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向成人世界迈进,这些均推动高校大学生从依恋关系中的“孩子”角色向“主要照料者”角色转变。他们仅需以剩菜、零食等较低成本的方式投喂流浪猫,便会获得流浪猫对人类的食物依赖和亲昵回馈,收获被需要的情感体验,从而短暂地摆脱自身由于经济、学识、能力均处于积累期或迷茫期的相对弱势的社会身份。根据依恋理论可以发现,高校青年与流浪猫之间的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关系,正是个体对孩童早期依恋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二)社群:投射效应与猫型社交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还从动物特质、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社交需求等层面展示了大学生爱猫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猫咪十分可爱慵懒,却又独立高冷,很有魅力”这个选项占比高达81.4%。“可爱慵懒”“独立高冷”这些本是形容人的特质的词汇,却成了大学生眼中流浪猫极具魅力的表现,这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种投射效应。
广义的心理投射理论认为,投射是将个体的积极情感,如性格、动机、态度或欲望等投射到客体身上,其源于主体的某种精神匮乏而导致主体的压抑性体验,从而促使主体通过发掘他者身上的品性、情感、特质等来弥补自身的情感缺失。与狗的精力充沛、渴望社交的形象相反,猫似乎更喜欢与人保持距离感,这种天然的动物习性被青年冠以慵懒、独立、优雅、洒脱、神秘、不迎合等迷人气质。可见,高校大学生在流浪猫身上投射了他们崇尚的价值观——即推崇猫特立独行的自由个性,追逐我行我素的“酷”文化。而这种价值观驱动下出现的投喂现象,还使高校大学生收获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猫型”社交圈层[2],建构了以猫为趣源的大学生群体的群体认同感。
(三)新媒体:话语渲染与符号化的“猫”
由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逼仄、生存成本的增加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原来依托于物理空间的宠物经济逐渐向互联网进军,“云吸猫”就此进入大众的视野。“云吸猫”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观看宠物图片、视频等视觉作品,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养猫行为,从而获得愉悦体验的现象,它揭示了网络空间对人们爱猫方式的影响,也因有助于解决高校爱猫青年无法在校养猫的现实难题而深受高校青年的追捧。而从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来看,受访者表明了以猫为主题的APP等媒介平台对青年“云吸猫”的帮助(占比61.05%)和影响(占比48.45%),可见,互联网与媒介的话语渲染合力正逐步使“云吸猫”成为青年热衷追逐的全新而潮流的生活方式。
甚至媒介还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一种“养猫=人生赢家”的理念,促使养猫成为高校青年理想生活的图景之一,也成为检验生活是否幸福的新标准。因此,对于高校青年而言,投喂高校流浪猫是他们在“吸猫”群体中炫耀的“资本”,也是他们提前体验“有猫一族”优越感的重要途径[3],其映射出的是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时期中国青年的一种亚文化表征。
四、结语
曾有人问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网络最出乎他意料的应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Kittens”(小猫咪)。宠物猫在当代的际遇,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关系的思索与探索。本文透过高校青年投喂流浪猫的现象,从自我、社群、新媒体三个层面勾勒“吸猫”青年的精神画像,直视当代青年的心理症候、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高校可以通过对高校青年“吸猫”行为的正向价值引领,使“猫”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青年之间的一个沟通载体,继而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富温情、更有人文性。
参考文献:
[1] 刘涛.高校流浪动物现状及治理方案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9):53-55.
[2] 周如南,陈敏仪.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視觉表意实践——“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24-31.
[3] 王畅.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D].杭州:浙江大学,2018:1-53.
作者简介:林曼曼(1991—),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黄汐琪(2000—),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陈沛瑶(2000—),女,广东湛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