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民族解放运动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点点拨]
  
  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考点分析]
  
  一、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1.发展阶段
  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一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一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一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
  2.地区变化:美洲一亚洲一亚非拉
  3.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一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一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二、民族解放运动各时期概况
  (一)以美洲为中心时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
  1.背景
  ①西班牙占领了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 ,葡萄牙占有巴西,英国占有了北美13个殖民地。法国、荷兰等国家也占领了美洲的部分地区。
  ②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美洲人民要求摆脱欧洲列强殖民统治的愿望十分强烈。
  ③启蒙思想使这些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2.主要事件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2)海地革命:1791~1804年
  1804年,海地独立,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3)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10~1826年
  以墨西哥独立运动为开始标志,著名领导人有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
  3.性质: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也具有上述性质,但更主要的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4.影响
  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美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②彻底打碎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区格局。
  ③与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二)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阶段(19世纪中期)
  1.背景
  工业革命使西方列强实力进一步加强,加紧对亚洲的侵略,使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并和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各国的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
  2.主要事件
  ①爪哇人民反对荷兰起义
  ②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
  ⑧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④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⑤印度民族起义
  后三次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
  3.性质: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旧式的农民战争。
  4.特点: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5.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6.影响: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要求。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1.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垄断,垄断资产阶级加紧向外侵略扩张。
  ②19世纪中期以后,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反抗殖民统治的新因素。
  ③帝国主义同亚洲各国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加深了各国人民的苦难。
  (2)主要事件
  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
  ②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④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社会性质。
  (4)特点: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组织政党,提出纲领,但由于各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导致失败。
  2.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非考点)
  (1)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导致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
  (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3)突出事件
  ①埃及人民反英斗争
  ②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
  ③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非考点)
  (1)背景
  ①独立后经济上原有的大地产更加扩大;政治上普遍出现独裁局面。
  ②英美等国加紧经济军事侵略,导致拉美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③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的主要任务。
  (2)主要事件:墨西哥的民主革命
  (四)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20年代)(非考点)
  1.背景
  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得以建立发展。
  ③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
  2.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3.突出事件
  ①中国的五四运动
  ②朝鲜的“三一”运动
  ③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④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
  ⑤埃及“华夫脱运动”
  (五)以反法西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侵略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问题,民族解放运动以反法西斯侵略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大国的孤立政策,反法西斯力量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暂时受到挫折。
  1.背景
  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发动局部战争,逐步把世界推向战争。
  ②一些大国实行纵容、绥靖、中立自保政策。
  ③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反法西斯政策策略。
  2.主要事件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
  ②朝鲜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③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④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3.特点
  ①中国自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之一,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
  ⑧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4.性质:法西斯侵略与各国人民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斗争具有反法西斯性质。   5.结果: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二战爆发。
  (六)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非考点)
  1.战后初期的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2)重大事件:印度尼西亚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和独立,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第一届亚非会议召开。
  2.殖民体系崩溃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国家。
  (2)70年代:葡属非洲殖民地独立时期,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
  (3)80年代到90年代初
  ①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崩溃时期,其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
  ②90年代初,在南非举行的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摆脱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4)古巴革命使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1977年,巴美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七)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1.新加坡、韩国
  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原因:①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2.东南亚经济(非考点)
  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居世界前列,其途径主要有:①加强与邻国合作。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确立了平等合作、共同开发这一地区的宗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对外贸易。
  3.印度经济
  (1)政策: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成就:建立起了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粮食基本自给,科技成就较大(如计算机软件技术)。
  (3)面临的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等,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4.西亚经济
  西亚国家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60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开始通过提高油价、发展石油化工和农业等手段来增加财富。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已进入富国行列,伊拉克、伊朗因人口、战争、宗教矛盾等因素,富裕程度较低。
  
  三、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和成因
  1.特征:总结阶段特征要结合史实从背景、领导阶级、斗争方式、斗争性质、斗争目标及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概括得出。
  2.分析成因的方法(要从内外两方面人手)
  ①要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殖民方式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外部因素。
  ②要分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状况、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等内部因素。
  
  [典型题例]
  
  例1 (2005年全国卷Ⅲ)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简析:重点抓住现象的本质,要把握时代的特征。此题注重对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考查。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C。
  例2(2004年全国卷)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
  增强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的斗志
  简析: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应重点从历史事件中的内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选项A认为“当时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这一表述本身是错误的。B、C、D选项主要从外因(客观)方面对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进行侧面的分析。
  答案:A。
  例3(2004年上海卷)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 ,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简析:该题主要注意材料中的史料信息,尤其是地点、时间这两个信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里说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答案:B。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据此回答1~4题。
  1.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2.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 )
  ①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改革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欧洲早期的殖民活动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美洲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据此回答5~8题。
  5.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根据是独立战争( )
  A.具有反殖、反封建的双重性
  B.是资本主义之间的战争
  C.目的之一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6.美国独立战争主要解决的矛盾是( )   ①美利坚民族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殖民主义制度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③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④国内阶级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反抗的共同敌人是(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8.导致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A.宗主国的殖民统治B.经济发展状况
  C.革命领导力量
  D.革命斗争形式
  19世纪上半期,亚洲人民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据此回答9~12题。
  9.亚洲革命风暴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
  C.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10.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
  A.封建王公 B.士兵
  C.资产阶级 D.农民
  11.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
  A.起义爆发原因 B.起义参加者
  C.主要斗争目标 D.最后的结局
  12.亚洲革命风暴遭受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B.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缺乏统一的指挥
  D.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对亚洲社会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此回答13~14题。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变化
  B.亚洲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4.印度1905~1908年的反英斗争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
  A.举行政治总罢工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
  D.领导者更加保守和软弱
  二战后,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此回答15~16题。
  15.西亚各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根本目的是( )
  A.抬高石油价格
  B.逐渐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
  C.发展本国经济
  D.打破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对石油工业的垄断
  1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这种变化说明( )
  A.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第三世界经济地位提高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D.发达国家经济走向衰退
  


  
  二、非选择题
  17.(绍兴一中2005年文综测试卷)“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下面是两张有关中国在二战中的照片:
  (1)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再举一例类似以上信息的史实。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密切合作,形成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
  (2)图中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是——。1941~1942年,中共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世界近现代史上日本有哪两次崛起?比较促成日本两次崛起的因素,有何异同点?日本的两次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
  (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概括我国为促进“和平崛起”所作的努力。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B 5.C 6.A 7.D 8.C
  9.B 10.A 11.D 12.A 13.B 14.C 15.D
  16.B
  
  二、非选择题
  17.答:(1)反映了二战期间中国与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密切合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反映了中国在二战中国际地位的提高)。举例:如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或1945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2)②;⑤。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
  (3)日本的两次崛起: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的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或成为亚洲强国);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共同因素:都进行了社会改革,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都重视发展教育。不同因素:第一次走军国主义道路;第二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启示:走军国主义道路(或法西斯道路)给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必然失败;和平崛起才是正确的方式;科教兴国等。
  (4)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be+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了英语中的进行时态,表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正在发生或进行的动作。除此之外,一些含on的詞组也可以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或持续的状态这一意义。    一、on+名词    1.on fire起火,着火  The house was on fire.房子着火了。  相当于:The house was burning.  2.on duty值班,执勤  T
期刊
doing短语在句中作状语时,句子的主语与doing是主动关系,与谓语动作几乎同时发生。    一、表示时间。可还原为含主动语态的时间状语从句。例:  1.Crossing theroad,the old man wasknocked over by a car.  When he wascrossing the road, theold man was knockedover by a car.
期刊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will be amost needed person--a teacher.Does itsound strange? I began to have this dreamwhen I was only a child.I love children.Idon't think it a waste of time to deal w
期刊
[热点材料]    1982年~2006年间,中央共发布八个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200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
期刊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探究题,一题多问,答案灵活,采意得分,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表达”意愿。这对学生培养思维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所以,探究题备受师生关注。下面就此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探究题及其特征    探究题其实就是一类开放性试题,放在试卷的最后,占分较大,主要考查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选材新颖化。此类试题背景材料统统结合社会热点或学生学习生活中
期刊
例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履行国家职能的是( )  A.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国内经济形势  B.全国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C.某村村委会组织本村选民选举乡镇人大代表  D.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  分析:正确答案D。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职能的执行者只能是国家机构。政党机关(如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政协的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如各级工作、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组织和宗
期刊
中国的封建社会起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终了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历经两千多年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的分分合合,循环更替,一朝传一代,一脉相承,走过了这两千多年。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政治角度来看,始终逃脱不了国破家亡的兴衰循环历程:由衰到盛,然后衰落,最后灭亡;再盛、再衰,再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谁都看得非常清楚明白,却始终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跳出这个圈子,能够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期刊
作文,是高考试卷中的半壁江山,根据《考试说明》的规定,学生作文要达到发展等级,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把握文章拟题的艺术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可见拟一个好题,对文章的重要性。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拟题:  1、修辞法  (1)比喻。例如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可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题——《小心这
期刊
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旬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闹”、“绿”便是炼字的佳话。那么,在鉴赏古诗词中的炼字时,该怎样人手作具体的分析,阐述其妙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古诗词中,有
期刊
A lad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to work and she saw a parrot on a perch in front of a net srote.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