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新课堂理念如何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新课堂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新理念更加突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学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良好的兴趣、爱好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推动人们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是让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是这样导课激趣的:同学们,刚刚我听到一则消息,镇政府要为我们新建一座图书实验楼,月底就开始动工,大家高兴不高兴?(高兴,愿意)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我镇有3.2万人口,对于这则消息,按照游戏规则:每12分钟就由一人传递给另外两人,并且只传递给这两个人,再经12分钟由这两个人再分别传递给另外两个人,……,如此继续下去,请大家思考,3小时之内能否传遍我镇?学生们立时轰动了,有的张口就回答:不能,时间太短了。有的随之附和,也有的紧缩双眉还在思考。我告诉大家一个答案:能传遍我镇。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疑惑,有的甚至在小声嘟哝:不可能吧,平均1小时能传遍1万人?不可思议。“不相信吧,但事实的确如此,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吗?那就赶快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吧!我这样的设计,极大地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创新,使学生愿学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创造总结的结果,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学习活动仍然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机会,设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大胆探索、合理猜想,进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与“创新”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我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画图、测量、记录、分析猜想、验证,寻求归纳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从感性到理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了探索与发现的喜悦,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营造氛围,合作交流,使学生乐学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巧妙安排,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合作讨论,交流见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参与,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探讨,相互鼓励,学生在知识上相互补充,学习技能上相互借鉴,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比如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中,我让学生来比较a与1a的大小,这个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为此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探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a大,如a=3时,a>1a,也有的说a小,如a=0.5时,a<1a,还有的说a=1或 -1时,a=1a,……,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及时提醒启发,注意负数的情形。他们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很快便得出了正确结论。我这样教学,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重视,个人见解得到尊重,个人表达畅所欲言,集智取长,在不知不觉中,在合作交流中便得到了共同提高,深刻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四、尝试求解,体验成功,使学生盼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但传之以知识,更要授之以学法,引导学生自求而得之。在课堂中,我们要适时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求解,自主解答,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信心,继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愿望,期盼着对这一活动的参与。比如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时,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直接出示问题:
让学生运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尝试求解。十几分钟之后,结果我发现学生中竟然有五六种正确解法,不少学生是用代入法求解的,也有一些学生是消未知数z求解的,还有少数学生消未知数y求解,有两名学生的解法是① ②-③直接消未知数x、z求出y=9进而求解,方法更简便、新颖,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对这些同学的正确解法我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选出三名代表利用投影仪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了。当然在学生的尝试求解中,也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由于两次消去的未知数不同,未能求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点拨,说明原因,使学生找出了问题所在,澄清了模糊认识。这次教学,方式的一点转变,却使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散了思维,提高了能力,明确了知识发生过程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强大内驱力。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也有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探究空间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天地里徜徉、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才忠.创新思维教学模式[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
新课堂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新理念更加突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学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良好的兴趣、爱好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推动人们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是让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是这样导课激趣的:同学们,刚刚我听到一则消息,镇政府要为我们新建一座图书实验楼,月底就开始动工,大家高兴不高兴?(高兴,愿意)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我镇有3.2万人口,对于这则消息,按照游戏规则:每12分钟就由一人传递给另外两人,并且只传递给这两个人,再经12分钟由这两个人再分别传递给另外两个人,……,如此继续下去,请大家思考,3小时之内能否传遍我镇?学生们立时轰动了,有的张口就回答:不能,时间太短了。有的随之附和,也有的紧缩双眉还在思考。我告诉大家一个答案:能传遍我镇。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疑惑,有的甚至在小声嘟哝:不可能吧,平均1小时能传遍1万人?不可思议。“不相信吧,但事实的确如此,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吗?那就赶快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吧!我这样的设计,极大地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创新,使学生愿学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创造总结的结果,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学习活动仍然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机会,设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大胆探索、合理猜想,进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与“创新”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我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画图、测量、记录、分析猜想、验证,寻求归纳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从感性到理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了探索与发现的喜悦,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营造氛围,合作交流,使学生乐学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巧妙安排,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合作讨论,交流见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参与,生生间、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探讨,相互鼓励,学生在知识上相互补充,学习技能上相互借鉴,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比如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中,我让学生来比较a与1a的大小,这个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为此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探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a大,如a=3时,a>1a,也有的说a小,如a=0.5时,a<1a,还有的说a=1或 -1时,a=1a,……,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及时提醒启发,注意负数的情形。他们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很快便得出了正确结论。我这样教学,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重视,个人见解得到尊重,个人表达畅所欲言,集智取长,在不知不觉中,在合作交流中便得到了共同提高,深刻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四、尝试求解,体验成功,使学生盼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但传之以知识,更要授之以学法,引导学生自求而得之。在课堂中,我们要适时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求解,自主解答,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信心,继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愿望,期盼着对这一活动的参与。比如在教学“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时,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直接出示问题:
让学生运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尝试求解。十几分钟之后,结果我发现学生中竟然有五六种正确解法,不少学生是用代入法求解的,也有一些学生是消未知数z求解的,还有少数学生消未知数y求解,有两名学生的解法是① ②-③直接消未知数x、z求出y=9进而求解,方法更简便、新颖,简直出乎我的意料。对这些同学的正确解法我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选出三名代表利用投影仪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了。当然在学生的尝试求解中,也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由于两次消去的未知数不同,未能求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点拨,说明原因,使学生找出了问题所在,澄清了模糊认识。这次教学,方式的一点转变,却使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散了思维,提高了能力,明确了知识发生过程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强大内驱力。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也有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探究空间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天地里徜徉、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才忠.创新思维教学模式[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