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我校借鉴外校经验,大胆尝试,进行课堂改革。在短短三个月内,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的确有了可喜得变化:以往“填鸭式”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活跃展示”、死气沉沉的课堂变成了气氛活跃的讨论、质疑、对抗。这种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新曙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则会直接导致课程改革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误区一:忽略三维目标中的“双基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发现:一是部分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将会由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的极端走向只重情感而不重视“双基”的极端。其实这两个极端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积累上就会存在严重的问题,最终学生会因为知识匮乏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情,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它是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学生既积累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具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误区二: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导演,学生则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主角。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而部分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颇,导致课堂上出现这些不良现象:课堂上教师不加任何引导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唱歌、跳舞、争论等,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形式多样,改变了以往课堂的沉闷。然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而是追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质疑、对抗时的思维活跃。在上面错误理解理念的指导下,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失去导演者的身份,变成一位看客,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则会变成一部毫无内涵的泡沫剧,学生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指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学生展示时,应给与及时的指导,在质疑时出现脱离问题核心的应予以提醒,而不是任由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尽情地表现自己精彩的一面,从而使课堂内容充实,让学生收获颇丰。
误区三:只褒不贬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的讲解是通过学生的展示来完成的。起初,大多数学生胆小、内向、不自信,展示时表现出:声音小,不敢面向全体同学,语言也不够流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绝大多数教师采取多褒少贬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起码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踊跃展示自我的目的。然而,随着这一办法的实施,部分教师把这个办法当作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法宝”,把多褒少贬演变成了只褒不贬,不管是否真正应该表扬,一律用“很好、很不错”来评价。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夸奖,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失去参与展示的激情。
我个人认为:在评价学生的展示和发言时,应该客观评价,并要分情况而定。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褒少贬,我们可以从他们优秀的一面做出肯定的评价。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没遇到挫折的佼佼者采用少褒多建议的方法,教师对他们亮点做出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作出中肯的建议,以防他们盲目自信,从而好高骛远。这样才会使他们的不再盲目自信,不会好高骛远。而对于那些因为懒惰而没有认真完成导学案,影响展示效果的同学,应该从树立责任心方面去评价他们,使他们树立起起码的责任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整体、全面的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的维度,全面衡量。进而培养学生对人和事的客观评价思想。
总之,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还需要从实践中一点一点去摸索,使新课改更能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郊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则会直接导致课程改革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误区一:忽略三维目标中的“双基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发现:一是部分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将会由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的极端走向只重情感而不重视“双基”的极端。其实这两个极端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积累上就会存在严重的问题,最终学生会因为知识匮乏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情,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它是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学生既积累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具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误区二: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导演,学生则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主角。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而部分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颇,导致课堂上出现这些不良现象:课堂上教师不加任何引导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唱歌、跳舞、争论等,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形式多样,改变了以往课堂的沉闷。然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而是追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质疑、对抗时的思维活跃。在上面错误理解理念的指导下,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失去导演者的身份,变成一位看客,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则会变成一部毫无内涵的泡沫剧,学生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指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学生展示时,应给与及时的指导,在质疑时出现脱离问题核心的应予以提醒,而不是任由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尽情地表现自己精彩的一面,从而使课堂内容充实,让学生收获颇丰。
误区三:只褒不贬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的讲解是通过学生的展示来完成的。起初,大多数学生胆小、内向、不自信,展示时表现出:声音小,不敢面向全体同学,语言也不够流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绝大多数教师采取多褒少贬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起码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踊跃展示自我的目的。然而,随着这一办法的实施,部分教师把这个办法当作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法宝”,把多褒少贬演变成了只褒不贬,不管是否真正应该表扬,一律用“很好、很不错”来评价。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夸奖,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失去参与展示的激情。
我个人认为:在评价学生的展示和发言时,应该客观评价,并要分情况而定。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褒少贬,我们可以从他们优秀的一面做出肯定的评价。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没遇到挫折的佼佼者采用少褒多建议的方法,教师对他们亮点做出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作出中肯的建议,以防他们盲目自信,从而好高骛远。这样才会使他们的不再盲目自信,不会好高骛远。而对于那些因为懒惰而没有认真完成导学案,影响展示效果的同学,应该从树立责任心方面去评价他们,使他们树立起起码的责任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整体、全面的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的维度,全面衡量。进而培养学生对人和事的客观评价思想。
总之,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还需要从实践中一点一点去摸索,使新课改更能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郊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