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对于完善个人人格、培育人文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感恩教育在强化人文校园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教育 人文精神
一、感恩文化有着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
感恩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源远流长。“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和“知恩图报”的训条古已有之,《诗经》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说;文人墨客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佳句;民间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及“衔环结草”的故事。这些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感恩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观念、一股团队精神、一颗爱人之心、一份对他人的尊重。心存感恩,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激发广大大学生潜在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是健康心理的基石,是人品高尚的表现,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感恩教育对培育校园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价值取向,其本质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并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文精神的特点一是追求善和美,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换言之,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求善求美。健康祥和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经过感恩教育的情感唤醒过程,把感恩教育引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融化校园中众多不和谐的价值观、人生观,促使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事业事半功倍。
1.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都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生活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或特殊的情感情景下,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师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点拨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自觉地修身、修养、修己,心怀感恩,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使感恩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因和导向素质,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感知,引导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有助于大学生心胸宽广,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感恩意识的养成和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加强和提高,构建人文校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还要与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
1.完善道德考核标准体系,将感恩规范化。制定必要的规章和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和推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可以在制订《大学生手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院训、班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引入如“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爱护公共财物、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知恩图报”等以感恩为内容的有关条文,对表现突出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树立感恩典范,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实施感恩行为。
2.开展感恩教育课程,深化感恩意识。高校应充分利用“两课”阵地,联系愛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增加和渗透感恩教育的新内容,使大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树立较高的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 的基本要求。
3.开展感恩实践教育,将感恩融入生活。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必要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当前各个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感恩教育的有益尝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挂职锻炼、绿色保护、爱心支教、文化下乡、法律援助、回访母校、勤工助学、专业研究、兼职创业、红色教育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在社会实践的体验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促使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化的品质。
4.“正人必先正己”,教师队伍应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密切,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教育,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的表率作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强调德育的情感关怀和感情移入,自身要常怀感恩之心,并将感恩升华为立足本职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注重沟通与交流,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5.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近年来,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助学机制,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助学金、各种助学性质的奖学金等,使得广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助学恩惠。因而,高校教师应善于利用日常的助学工作,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之心。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种种资助政策都是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的关心和关爱,这种恩情,没齿难忘。此外,还要时刻提醒学生,读书在校的每一天,父母亲人正节衣缩食地供他们上大学,老师们正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成才,学校财政正在最大限度上扶持着他们,这都是恩情。教师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大学,是周围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就,他们应当感恩。学成后,他们应当图报。
6.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构建人文校园。校园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报栏以及班级小黑板等宣传阵地,挖掘感恩典型事迹和感恩人物,教育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最终达到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占乔,兰颖松,李科一.论感恩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J].探索,2008(3).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教育 人文精神
一、感恩文化有着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
感恩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源远流长。“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和“知恩图报”的训条古已有之,《诗经》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之说;文人墨客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佳句;民间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及“衔环结草”的故事。这些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感恩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集体观念、一股团队精神、一颗爱人之心、一份对他人的尊重。心存感恩,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激发广大大学生潜在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是健康心理的基石,是人品高尚的表现,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感恩教育对培育校园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价值取向,其本质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指导并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文精神的特点一是追求善和美,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换言之,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求善求美。健康祥和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经过感恩教育的情感唤醒过程,把感恩教育引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融化校园中众多不和谐的价值观、人生观,促使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事业事半功倍。
1.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都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生活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或特殊的情感情景下,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师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点拨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自觉地修身、修养、修己,心怀感恩,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使感恩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因和导向素质,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感知,引导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有助于大学生心胸宽广,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感恩意识的养成和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加强和提高,构建人文校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还要与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
1.完善道德考核标准体系,将感恩规范化。制定必要的规章和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和推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可以在制订《大学生手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院训、班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引入如“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爱护公共财物、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知恩图报”等以感恩为内容的有关条文,对表现突出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树立感恩典范,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实施感恩行为。
2.开展感恩教育课程,深化感恩意识。高校应充分利用“两课”阵地,联系愛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增加和渗透感恩教育的新内容,使大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树立较高的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 的基本要求。
3.开展感恩实践教育,将感恩融入生活。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必要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当前各个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就是感恩教育的有益尝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挂职锻炼、绿色保护、爱心支教、文化下乡、法律援助、回访母校、勤工助学、专业研究、兼职创业、红色教育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在社会实践的体验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促使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内化的品质。
4.“正人必先正己”,教师队伍应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密切,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教育,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的表率作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强调德育的情感关怀和感情移入,自身要常怀感恩之心,并将感恩升华为立足本职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注重沟通与交流,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5.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近年来,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助学机制,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助学金、各种助学性质的奖学金等,使得广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助学恩惠。因而,高校教师应善于利用日常的助学工作,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之心。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种种资助政策都是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的关心和关爱,这种恩情,没齿难忘。此外,还要时刻提醒学生,读书在校的每一天,父母亲人正节衣缩食地供他们上大学,老师们正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成才,学校财政正在最大限度上扶持着他们,这都是恩情。教师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大学,是周围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就,他们应当感恩。学成后,他们应当图报。
6.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氛围,构建人文校园。校园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园报栏以及班级小黑板等宣传阵地,挖掘感恩典型事迹和感恩人物,教育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最终达到将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占乔,兰颖松,李科一.论感恩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J].探索,2008(3).
[2]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