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十番鼓与十番锣鼓,一字之差,被历史中的文人墨客、当下部分民间艺人混淆.杨荫浏虽提及二者乃不同的乐种,但鲜有人做具体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二者名相似而质相异:历史渊源上,十番鼓流传早于十番锣鼓;演奏成员上,二者除“神家”和“道家”演奏群体外,民间吹鼓手也演奏十番锣鼓;乐器组合上,二者既有共有乐器,又有独有乐器;演奏时段上,不仅二者存有差异,而且同一个乐种(十番鼓),神道两家亦有差异;曲体结构上,虽神道两家的十番鼓存有差异,但其十番锣鼓几乎相同;曲牌构成上,神道两家的十番鼓存在同名异曲或同曲异名的
【机 构】
: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番鼓与十番锣鼓,一字之差,被历史中的文人墨客、当下部分民间艺人混淆.杨荫浏虽提及二者乃不同的乐种,但鲜有人做具体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二者名相似而质相异:历史渊源上,十番鼓流传早于十番锣鼓;演奏成员上,二者除“神家”和“道家”演奏群体外,民间吹鼓手也演奏十番锣鼓;乐器组合上,二者既有共有乐器,又有独有乐器;演奏时段上,不仅二者存有差异,而且同一个乐种(十番鼓),神道两家亦有差异;曲体结构上,虽神道两家的十番鼓存有差异,但其十番锣鼓几乎相同;曲牌构成上,神道两家的十番鼓存在同名异曲或同曲异名的现象,而十番锣鼓却无异.抽丝剥茧、理清乐种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区域音乐研究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裴铁侠是近代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琴家.他早年留学日本,民国初年担任四川省司法司司长等职,后隐逸成都郊外的沙堰,尤以所藏唐代大小雷琴而享誉琴坛.本文对裴铁侠的生平及琴事,“双雷”琴及“引凤”琴的考辨,裴铁侠编撰的《沙堰琴编》《琴余》进行解读,以期对裴铁侠的人生经历、古琴师承、藏琴、琴学著述、古琴审美思想等做一探讨和分析.他所撰著的《沙堰琴编》虽不尽完美,却是传统意义的最后一部琴谱.如今,斯人已逝,双雷不复,他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痛惜和哀伤!
娜·康·克鲁普斯卡雅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社会劳动形式新变化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实行综合技术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培养儿童对技术的兴趣,阐明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耦合关系,普及宣传综合技术教育.克鲁普斯卡雅对综合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本质规律、实践途径的自觉把握和科学认识,对推进我国技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冷链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职业院校在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分析,提出坚持立德树人融合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对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等建议,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和建设冷链物流专业.
就民族艺术学与艺术学的关系而言,如果前者的建设宗旨是“民族艺术本质特征、创—演的基本规律,艺术创造与展示的实践,逐步形成以艺术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传承与传播等面向”,去掉前缀的“民族”则与一般艺术学讨论无异.如果“民族艺术”以依托音乐舞蹈学、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与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交叉作为构建“民族艺术学”的路径,其艺术中的分科与艺术外的交叉,又会是“多张皮”还是“共同体”?核心在于对“民族艺术”而言,这些分类是主体的“文化—形成”(Culture-emerging),还是观察者—施与
作为西方复调音乐最高形式的赋格,以特定符号秩序作为其形式的基础,具有“格律”的特点.而从当代民族风格赋格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来看,则大多呈现出“图景式”的特征.面对“格律”与“图景”之间的矛盾,作曲家们通过对赋格主题的“意象化”构思,赋予间插段“多样化”的形态和功能,对织体进行“自由化”处理,以及融合赋格整体结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格律”与“图景”之间的矛盾.
网络文学发展的二十几年间,现实题材经历了早期自发、中期沉寂的阶段,在近期进入自觉写作阶段,并涌现了一批高质量作品.这些现实题材作品一部分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部分将网络的特征与文学相结合,采用“重生/异能+现实”的“超现实”手法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聚焦现实.无论是哪一种手法,都在聚焦社会,书写中国故事,推动网络文学的审美升级.
本文是对新文学解剖学形象问题的补充,主要讨论新文学与活体解剖的联系及其相关伦理问题.在近代中国,解剖学观念是启蒙者文化批判的重要资源,新文学因之也具有强烈的解剖学特征,但启蒙者观念中的解剖学具有显著的科学主义色彩,这在围绕活体解剖的讨论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要全面理解新文学的解剖学形象有赖于对此作出分析,文章通过对“人的文学”与解剖学的关系,鲁迅与爱罗先珂的分歧,以及鲁迅有关《昆虫记》的评价等问题的分析来展开论述.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是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音乐研究萌芽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大背景中,研究初始便注重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研究对象,不断实践民族音乐学学科定义.面对藏族音乐“跨界”“跨文化”的文化事实,具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微观具象的考察和描写方式,结合线索音乐民族志与多点音乐民族志的方法,进行整体、全面的考察.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向度与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展示藏族音乐文化与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互动交集的动态过程.“部分的insaider”将两种文化语法兼容并
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都市圈发展带来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成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型内驱力.都市圈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各地政府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使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更精准地服务社会、创新区域技术、整合人才资源,进而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机协同发展.基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剖析新型区域共同体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以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提出在协同育人框架内,要构建具有共同体特色的管理保障制度,行业企业要勇于承担协同育人责任,要
新的行动纲要发布,引发对数字职业技能教育新的思考.通过对英国学徒制中数字路线的梳理,引入“数字学徒”这一概念,对英国政府多个部门的统计资料、学徒研究所、科技合作伙伴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网站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数字学徒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体系.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部门应与产业界合作培养数字人才,对数字行业从业者的数字素养评价标准应结合一定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系统、全面而有层次地开展教育与培训,力求对我国职业教育和数字人才培养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