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新闻直播是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亦是回应日益增长的受众需求的必然。它可以实现观众与新闻发生现场的零距离接触,让观众能够在电视机前第一时间了解和观察新闻发生的现场环境,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现场感,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电视媒体争取受众,扩大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面对手机、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电视新闻直播要想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将新闻中最具价值的信息传递出来,就要提高主持人的口语传播素养。在电视新闻直播实践中,新闻主播利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判断新闻传播信息价值、引导受众获取信息“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创作主体的主持人是电视新闻直播流程的灵魂所在,故提升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会议活动,其受众必然是面向全球的,这就要求该会议新闻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口语传播能力。作为传播者的主持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本文以青岛峰会直播为例,分析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的重要性,为其他参与对外传播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路径。
口语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人类交流沟通过程,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口语形式,促使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能够传达某种信息内容,并且对受传者的言行、思想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聚焦于新闻传播领域,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直接决定着新闻事实的传达是否精准、全面、客观,也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决定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事件或者人物本身的发展。[1]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全球化传播发展背景,主持人对外口语传播素养影响着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的夯实和强化至关重要,此过程不仅能够帮助主持人精准提炼和传达信息,还能够利用“略高一筹,换个说法”[2]的话语策略让观众形象化地理解信息,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更重要的是,具备扎实而深厚的口语传播素养的主持人,还可以在国际重大新闻直播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语言规范,重音准确
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主持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准确、客观地播报新闻,彰显新闻的权威性及媒体公信力,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规范、庄重、吐字清晰、声音语调变化轻重有度。[3]上合组织峰会,是多个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其中的内容具有国际性,直接关系到国家之间的交往、沟通情况。互联网全球化传播背景下,青岛峰会的受众不仅包括中国受众,还包括峰会合作成员国,以及其他关注此次峰会的相关国家的受众,这就意味着青岛峰会直播主持人还代表着国家形象。所以,青岛峰会电视直播中主持人的语言必须规范、庄重、分寸感强。此外,和日常人们交流沟通语言相比,新闻语言,即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准确、客观,能够传达出新闻稿件的精神实质,这主要体现在主持人口语传播的重音选择和表达上。
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会谈直播片段中,主持人在介绍近年上合组织发展成果时说道:“十七年来,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上合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如今,上海合作组织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这条新闻的创作与表达中,主播的表达清晰规范、重音的选择和表达精准得当,较为充分地传达出了本则新闻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对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意义介绍上,铿锵有力,不仅体现了上合组织的重要性,也彰显了本次会议的价值,向世界受众传递了上海合作组织对地区安全、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语言精炼,信息精准
在青岛峰会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语言精炼,信息精准。在有限的画面和时间里,主持人能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传达信息,促使青岛峰会直播新闻信息内容价值较高,传播效果良好。如在峰会小范围座谈会议地点介绍过程中,电视直播画面是对会谈中心的横空拍照画面,并且镜头逐渐由远变近、由抽象变具体,主持人直播解说道:“观众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中国青岛、渤海之滨、浮山湾畔、奥帆中心。再过一会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会谈,将在这里的国际会议中心里举行。”两句话中,主持人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尤其是关于会议地点的介绍,“中国青岛、渤海之滨、浮山湾畔、奥帆中心”四个词凝练概括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特点优势、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促使受众无形中强化了对青岛的认识,向全球受众介绍了青岛,也体现了中国对于青岛峰会的重视。实践证明,在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语言的精炼性、信息传达的精准性,是新闻信息口语传播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岛峰会主持人口语传播的一大优势特点。这样的语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内容,提升受众对于主持人口语传播内容的关注度,进而提升口语传播效果。
(三)中国视角,国际表达
从青岛峰会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实践来看,他们的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时代感,能够满足观众的欣赏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了对外传播中主持人口语传播内容的影响力。以主持人白岩松为例,其在青岛峰会中深入浅出、意味深长的现场直播,既坚守了国家立场,也呈现出了国际性视野和全球性格局。在开篇中,白岩松以“上”、“合”為关键词来阐释青岛峰会的原则和主张,其中,白岩松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旗帜鲜明地表达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主张。此外,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的解说内容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主持人要根据直播现场的变化予以调整,并且要保障解说内容、语言的流畅性,让自己的口语传播内容标准、富有逻辑性,让受众能够在一种与内容相适应、协调的情感氛围下轻松接受。[4]为此,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要做到流畅,并蕴含相应的情感,促使传播内容具有温度,从而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传播效果。青岛峰会直播中主持人以饱满而浓烈的情感为内在依托,以鲜明的国家立场和包容的国际视野为底色,表达既有份量又有质量,既有独特的视角又有浓烈的情感温度,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体现出主持人较高的国际传播素养和扎实的口语传播素养。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会议活动,其受众必然是面向全球的,这就要求该会议新闻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口语传播能力。作为传播者的主持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本文以青岛峰会直播为例,分析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的重要性,为其他参与对外传播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路径。
一、对外传播中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的重要性
口语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人类交流沟通过程,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口语形式,促使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能够传达某种信息内容,并且对受传者的言行、思想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聚焦于新闻传播领域,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直接决定着新闻事实的传达是否精准、全面、客观,也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决定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事件或者人物本身的发展。[1]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全球化传播发展背景,主持人对外口语传播素养影响着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新闻直播主持人口语传播素养的夯实和强化至关重要,此过程不仅能够帮助主持人精准提炼和传达信息,还能够利用“略高一筹,换个说法”[2]的话语策略让观众形象化地理解信息,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更重要的是,具备扎实而深厚的口语传播素养的主持人,还可以在国际重大新闻直播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青岛峰会电视新闻直播中主持人口语传播特点分析
(一)语言规范,重音准确
作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主持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准确、客观地播报新闻,彰显新闻的权威性及媒体公信力,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规范、庄重、吐字清晰、声音语调变化轻重有度。[3]上合组织峰会,是多个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其中的内容具有国际性,直接关系到国家之间的交往、沟通情况。互联网全球化传播背景下,青岛峰会的受众不仅包括中国受众,还包括峰会合作成员国,以及其他关注此次峰会的相关国家的受众,这就意味着青岛峰会直播主持人还代表着国家形象。所以,青岛峰会电视直播中主持人的语言必须规范、庄重、分寸感强。此外,和日常人们交流沟通语言相比,新闻语言,即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准确、客观,能够传达出新闻稿件的精神实质,这主要体现在主持人口语传播的重音选择和表达上。
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会谈直播片段中,主持人在介绍近年上合组织发展成果时说道:“十七年来,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上合组织不仅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机制建设方面也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如今,上海合作组织拥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是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这条新闻的创作与表达中,主播的表达清晰规范、重音的选择和表达精准得当,较为充分地传达出了本则新闻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对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意义介绍上,铿锵有力,不仅体现了上合组织的重要性,也彰显了本次会议的价值,向世界受众传递了上海合作组织对地区安全、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语言精炼,信息精准
在青岛峰会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语言精炼,信息精准。在有限的画面和时间里,主持人能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传达信息,促使青岛峰会直播新闻信息内容价值较高,传播效果良好。如在峰会小范围座谈会议地点介绍过程中,电视直播画面是对会谈中心的横空拍照画面,并且镜头逐渐由远变近、由抽象变具体,主持人直播解说道:“观众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中国青岛、渤海之滨、浮山湾畔、奥帆中心。再过一会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会谈,将在这里的国际会议中心里举行。”两句话中,主持人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尤其是关于会议地点的介绍,“中国青岛、渤海之滨、浮山湾畔、奥帆中心”四个词凝练概括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特点优势、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促使受众无形中强化了对青岛的认识,向全球受众介绍了青岛,也体现了中国对于青岛峰会的重视。实践证明,在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语言的精炼性、信息传达的精准性,是新闻信息口语传播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岛峰会主持人口语传播的一大优势特点。这样的语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内容,提升受众对于主持人口语传播内容的关注度,进而提升口语传播效果。
(三)中国视角,国际表达
从青岛峰会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实践来看,他们的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时代感,能够满足观众的欣赏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了对外传播中主持人口语传播内容的影响力。以主持人白岩松为例,其在青岛峰会中深入浅出、意味深长的现场直播,既坚守了国家立场,也呈现出了国际性视野和全球性格局。在开篇中,白岩松以“上”、“合”為关键词来阐释青岛峰会的原则和主张,其中,白岩松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旗帜鲜明地表达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主张。此外,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的解说内容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主持人要根据直播现场的变化予以调整,并且要保障解说内容、语言的流畅性,让自己的口语传播内容标准、富有逻辑性,让受众能够在一种与内容相适应、协调的情感氛围下轻松接受。[4]为此,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的语言要做到流畅,并蕴含相应的情感,促使传播内容具有温度,从而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传播效果。青岛峰会直播中主持人以饱满而浓烈的情感为内在依托,以鲜明的国家立场和包容的国际视野为底色,表达既有份量又有质量,既有独特的视角又有浓烈的情感温度,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体现出主持人较高的国际传播素养和扎实的口语传播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