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人语“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鱼”是知识、是目的,“渔”是方法、是手段,“渔场”就是学习场景、是教学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渔场”,即创建有趣的问题情境,构建激活学习兴趣的“引力场” ;创设真实的物理场景,构造探究学习的“电场” ;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情感的“磁场” ;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构成合作学习的“电磁场” 。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构建激活学习兴趣的“引力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智慧的源泉。创设有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知识认知的需求,又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看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境一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时,将三个乒乓球同时浸没在水中(一个不做处理,一个事先装满了盐水,一个事先装了部分盐水),问:松手后,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必然回答:乒乓球会浮起来。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一个乒乓球下沉,一个乒乓球上浮,还有一个乒乓球既没有下沉也没有上浮。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体积相同的乒乓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呢?以此来引导学生猜想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出乎学生意料、有趣又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物理问题的问题场景,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认知需求。
2创设真实的物理场景,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电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效建构的方式获得。所以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物理场景,让学生有真切的物理体验,在体验物理中学习物理,在“做物理”中“学物理”。就像学习游泳一样,旱地上是学不会游泳的,只能在水中去学,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情景二在教学《功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测定并计算功率的方法,课堂上,现场让一位同学表演跳绳,让其他同学记录他在两分钟内跳绳的次数,估算他跳绳的功率。该同学精湛的跳绳技艺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学们也在这真实的物理场景中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物理知识。
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活即物理”。
3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磁场”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生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物理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常取决于对科任教师的喜爱,“爱屋及乌”,由喜爱老师而喜爱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教师教的热情高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自然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力求做到: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情感投入,表现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并用自己的真诚影响学生;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力,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第三、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学生;第四、公正无私,不偏爱,对每个学生寄予美好的期望和信赖;第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情景三在教学《光现象》复习课时,举行了一次小组竞赛活动,答题正确者在黑板上为自己小组画上一面红旗,红旗多者获胜。几轮激烈的竞赛过后,某个小组的一名同学获得了一次画红旗的机会,此时老师以请求的口吻说:“老师真羡慕你呀,能给老师一次画红旗的机会吗?”。学生先是一愣,然后欣然同意,将粉笔交到老师的手中,老师认真地为他的小组画上了一面小红旗。老师将粉笔还给学生,并真诚地说了一句:“谢谢你,你让老师体验到了成功的幸福滋味!” 。此时学生笑得开心极了,比自己亲自画上那面红旗还要高兴。就这样,一节课在欢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
在课堂活动中,老师不仅仅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偶尔的一次童心萌动,不仅分享了学生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饱含对学生的爱,才能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课伊始,情已生;课进行,情正浓;课结束,情犹存。”的教学境界。
4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构造合作性学习的“电磁场”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个人学习、竞争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适时开展课堂讨论,促[HJ1。56mm]进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同时,开展课堂交流讨论,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更好的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景四在教学《功率》时,为了引入功率的定义,利用“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楼梯,做功相同吗?做功的快慢相同吗?”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首先让学生交流回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三种方法;最后利用比值法引入功率的概念。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克服重力做功的方法,使学生对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研究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方法上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适时开展课堂讨论,可以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总之,一个有趣、融洽、和谐、真实的物理“渔场” ,会让心与心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靠近,会让知识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了自主建构,会让灵魂在和谐共振中得以净化,会让自我在不断否定中得以完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共同构建教学的“大渔场”,让学生在“渔场”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捕鱼”的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的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渔场”,即创建有趣的问题情境,构建激活学习兴趣的“引力场” ;创设真实的物理场景,构造探究学习的“电场” ;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情感的“磁场” ;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构成合作学习的“电磁场” 。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构建激活学习兴趣的“引力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智慧的源泉。创设有趣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知识认知的需求,又能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看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境一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时,将三个乒乓球同时浸没在水中(一个不做处理,一个事先装满了盐水,一个事先装了部分盐水),问:松手后,乒乓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必然回答:乒乓球会浮起来。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一个乒乓球下沉,一个乒乓球上浮,还有一个乒乓球既没有下沉也没有上浮。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体积相同的乒乓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呢?以此来引导学生猜想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出乎学生意料、有趣又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物理问题的问题场景,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认知需求。
2创设真实的物理场景,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电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效建构的方式获得。所以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物理场景,让学生有真切的物理体验,在体验物理中学习物理,在“做物理”中“学物理”。就像学习游泳一样,旱地上是学不会游泳的,只能在水中去学,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情景二在教学《功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测定并计算功率的方法,课堂上,现场让一位同学表演跳绳,让其他同学记录他在两分钟内跳绳的次数,估算他跳绳的功率。该同学精湛的跳绳技艺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学们也在这真实的物理场景中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物理知识。
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活即物理”。
3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磁场”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生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物理课堂。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常取决于对科任教师的喜爱,“爱屋及乌”,由喜爱老师而喜爱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教师教的热情高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自然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力求做到: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情感投入,表现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并用自己的真诚影响学生;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力,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第三、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帮助学生;第四、公正无私,不偏爱,对每个学生寄予美好的期望和信赖;第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情景三在教学《光现象》复习课时,举行了一次小组竞赛活动,答题正确者在黑板上为自己小组画上一面红旗,红旗多者获胜。几轮激烈的竞赛过后,某个小组的一名同学获得了一次画红旗的机会,此时老师以请求的口吻说:“老师真羡慕你呀,能给老师一次画红旗的机会吗?”。学生先是一愣,然后欣然同意,将粉笔交到老师的手中,老师认真地为他的小组画上了一面小红旗。老师将粉笔还给学生,并真诚地说了一句:“谢谢你,你让老师体验到了成功的幸福滋味!” 。此时学生笑得开心极了,比自己亲自画上那面红旗还要高兴。就这样,一节课在欢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
在课堂活动中,老师不仅仅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偶尔的一次童心萌动,不仅分享了学生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饱含对学生的爱,才能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课伊始,情已生;课进行,情正浓;课结束,情犹存。”的教学境界。
4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构造合作性学习的“电磁场”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个人学习、竞争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适时开展课堂讨论,促[HJ1。56mm]进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同时,开展课堂交流讨论,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更好的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景四在教学《功率》时,为了引入功率的定义,利用“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楼梯,做功相同吗?做功的快慢相同吗?”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首先让学生交流回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三种方法;最后利用比值法引入功率的概念。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克服重力做功的方法,使学生对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研究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方法上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和谐的交流气氛,适时开展课堂讨论,可以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总之,一个有趣、融洽、和谐、真实的物理“渔场” ,会让心与心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靠近,会让知识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了自主建构,会让灵魂在和谐共振中得以净化,会让自我在不断否定中得以完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共同构建教学的“大渔场”,让学生在“渔场”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捕鱼”的方法的发生、形成、应用的过程,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创造出更好的“捕鱼”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