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和珍贵遗产。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师教文言文费力而实效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原则精神,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固有的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探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 兴趣 讨论 自主学习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的实施教学。但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逐字逐句开讲,先译字,解释课文下的注释,而后逐段翻译,最后是理解,概括古文段大意。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老师口干舌燥的满堂“贯”,学生们只能去死记硬背一些注释翻译和句式句法,以及老师们积累下来的“考点”,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毫无生机、紧张焦虑、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很少有能够放松下来让思维驰骋的余地,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师教文言文费力而实效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效果和反思中,深深地感受到:文言文教学完全可以按照新课改精神,突破固有的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一、重诵读更重理解,采用固定程序阅读法,加强学生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教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诵读的运用,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想象等诸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但是这里的“诵读”不是放录音或老师简单的范读。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要求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要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做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记忆。”
但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
以《滕王阁序》为例,当时设计了如下诵读的方式:
1.教师范读:在学生欣赏课件显示的滕王阁山水风光的同时,再加上自己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他们也产生读的欲望。
2.自由读: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争取做到能够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读错字。这里的“最喜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学生仿读:要求学生仿教师、仿录音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在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正。
4.激情诵读:为进一步感知课文,在初读通顺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并做到读出语气,读出意蕴。学生根据要求做到了节奏由舒缓到急促,声调由平和到激昂再低沉,这种诵读把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流程表现出来了。
本文特有的音韵美、气势和神采,不诵读就体会不到它的好处,不诵读就不能理解它的内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科目便是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自行了解。”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让学生有针对性阅读至关重要。
二、重指导更重激趣,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巴班斯基曾指出:“有的教师上课非常努力,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另一些教师好像并没有特别努力,但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后者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都符合学生心理,很协调,一切活动都应考虑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考虑到他们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后者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美感而引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讨论式阅读教学法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能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在诵读试译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语言风格、写作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各人对文本的理解、切入角度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而且也还有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请把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再一次走入文本,积极思维,互相讨论交流。这时我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教师可根据实际参加讨论适时给以指导点拨。在学生质疑过程中,他们的探索精神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张扬,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得以提升。
三、重课内也重课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文言文最终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增效于课外”。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由于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词语、典故,学生不熟悉,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也有较大差异,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如果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不厌其烦,大包大揽、详之又详地“灌”,除会增添学生的厌倦情绪外,更严重的是学生的能力也被你的“满堂灌”灌走了。其实,任何一篇课文,总有个困难与容易、重点与一般的区分,只要我们讲课时,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引导得法,很多问题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的。
在《触龙说赵太后》“秦伐赵,取三城”一句话。这个句子,意思不难理解。但有一项文言知识点需向学生交待:是“取三城”。这里既是重点,又是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读时,除了要引导学生跟上下文的意思联系外,还必须向学生交待:文言文中,数词后面往往不带量词,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要补上一个相应的量词。学生懂得这一重要环节后,这句的翻译就完全解决了。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教师“举一”,学生“反三”,学生学得灵活,自读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课程标准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 兴趣 讨论 自主学习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第9条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的实施教学。但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逐字逐句开讲,先译字,解释课文下的注释,而后逐段翻译,最后是理解,概括古文段大意。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老师口干舌燥的满堂“贯”,学生们只能去死记硬背一些注释翻译和句式句法,以及老师们积累下来的“考点”,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毫无生机、紧张焦虑、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很少有能够放松下来让思维驰骋的余地,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师教文言文费力而实效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效果和反思中,深深地感受到:文言文教学完全可以按照新课改精神,突破固有的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一、重诵读更重理解,采用固定程序阅读法,加强学生过程性、体验性目标教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诵读的运用,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想象等诸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但是这里的“诵读”不是放录音或老师简单的范读。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等;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这就要求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要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总之诵读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做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记忆。”
但如何指导诵读,使之真正发挥效益并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课文内容灵活应用。
以《滕王阁序》为例,当时设计了如下诵读的方式:
1.教师范读:在学生欣赏课件显示的滕王阁山水风光的同时,再加上自己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他们也产生读的欲望。
2.自由读: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争取做到能够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读错字。这里的“最喜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学生仿读:要求学生仿教师、仿录音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在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正。
4.激情诵读:为进一步感知课文,在初读通顺的基础上,全班齐读,并做到读出语气,读出意蕴。学生根据要求做到了节奏由舒缓到急促,声调由平和到激昂再低沉,这种诵读把作者的感情变化的流程表现出来了。
本文特有的音韵美、气势和神采,不诵读就体会不到它的好处,不诵读就不能理解它的内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科目便是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自行了解。”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让学生有针对性阅读至关重要。
二、重指导更重激趣,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巴班斯基曾指出:“有的教师上课非常努力,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另一些教师好像并没有特别努力,但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后者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都符合学生心理,很协调,一切活动都应考虑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考虑到他们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后者的教法能激起学生美感而引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讨论式阅读教学法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能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在诵读试译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语言风格、写作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各人对文本的理解、切入角度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而且也还有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请把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再一次走入文本,积极思维,互相讨论交流。这时我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教师可根据实际参加讨论适时给以指导点拨。在学生质疑过程中,他们的探索精神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张扬,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得以提升。
三、重课内也重课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学会”,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文言文最终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增效于课外”。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由于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词语、典故,学生不熟悉,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也有较大差异,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如果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不厌其烦,大包大揽、详之又详地“灌”,除会增添学生的厌倦情绪外,更严重的是学生的能力也被你的“满堂灌”灌走了。其实,任何一篇课文,总有个困难与容易、重点与一般的区分,只要我们讲课时,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引导得法,很多问题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的。
在《触龙说赵太后》“秦伐赵,取三城”一句话。这个句子,意思不难理解。但有一项文言知识点需向学生交待:是“取三城”。这里既是重点,又是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读时,除了要引导学生跟上下文的意思联系外,还必须向学生交待:文言文中,数词后面往往不带量词,在翻译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要补上一个相应的量词。学生懂得这一重要环节后,这句的翻译就完全解决了。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教师“举一”,学生“反三”,学生学得灵活,自读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课程标准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