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
【关键词】提升 倾听 语言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3-0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那么,幼儿倾听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具体内容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二、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拨,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2、家长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大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家长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各种声音,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幼儿听后,家长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家长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儿童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儿童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
一、引导孩子学说完整的话
学前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或说话不够正确,有时不是缺少主语,就是常把词序颠倒,听起来令人费解,我们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类似的问题,于是,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措施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完整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们不妨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引导。
1、“装腔作势”,严格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孩子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
2、把握机会,循循善诱。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户外活动可是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语言的大好时机,成人一定要好好抓住并加以利用。在游玩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一些新鲜事情,如果表达不够完整清楚,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理清楚,进行示范讲解,之后,让孩子多练习几遍。这样孩子有话可说,同时,记录或倾听孩子的所见所闻,帮助孩子说完整话,分享孩子的快乐。
二、帮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依赖周围环境说话,是幼儿语言的又一大特点。如幼儿向家长描述大家在游戏时的情景时,有的孩子会说:“他在烧饭,吃饭,还喂宝宝,他来当客人,也不敲门,还打宝宝。”在这些话中幼儿把所有的人都用“他”来代替,事情也是流水账的说出来,这种说法如果离开具体环境就让人无法理解。这种情境性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但幼儿常常把情境性语言带到没有情境的地方去说,别人就听不懂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1、互打电话,适时交流。
无法依赖情境的说话方式,是训练孩子独立说话的好办法。“打电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打电话时,两人各处一地,互不见面,毫无情境可依赖,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把所有内容都讲清楚。这种训练,可让孩子给长辈或同伴打电话,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或看到、听到什么事;或者买部玩具电话机,孩子与成人在房间内外互不见到的情况下,说说你在做什么、想怎样等等;也可以由家长和孩子假装表演打电话的小品,来练习怎样把事情说得清楚。
2、穿针引线,创编故事。
通过学编故事让孩子锻炼独立说话,要比打电话更难更复杂一些,训练的内容也更多一些,不如打电话仅仅是一个情节,而且有交谈对象,编故事則需要构想更多的情节,而且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训练,可首先给孩子设计几种小动物,然后让孩子想一想怎样将他们连到一起,编成一个故事。编故事时,起先孩子可能讲得很简单或很乱,家长听后不妨给孩子一点启发,孩子编好后,让他讲一讲,有不妥的地方,家长再启发提醒,帮助他完成。然后,还可以让他去讲给别人听,使他有更多独立说话的机会。
总之,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家园合作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
【关键词】提升 倾听 语言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3-0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那么,幼儿倾听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具体内容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二、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拨,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2、家长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大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家长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各种声音,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幼儿听后,家长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家长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儿童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儿童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
一、引导孩子学说完整的话
学前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或说话不够正确,有时不是缺少主语,就是常把词序颠倒,听起来令人费解,我们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类似的问题,于是,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措施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完整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们不妨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引导。
1、“装腔作势”,严格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孩子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
2、把握机会,循循善诱。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户外活动可是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语言的大好时机,成人一定要好好抓住并加以利用。在游玩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一些新鲜事情,如果表达不够完整清楚,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理清楚,进行示范讲解,之后,让孩子多练习几遍。这样孩子有话可说,同时,记录或倾听孩子的所见所闻,帮助孩子说完整话,分享孩子的快乐。
二、帮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依赖周围环境说话,是幼儿语言的又一大特点。如幼儿向家长描述大家在游戏时的情景时,有的孩子会说:“他在烧饭,吃饭,还喂宝宝,他来当客人,也不敲门,还打宝宝。”在这些话中幼儿把所有的人都用“他”来代替,事情也是流水账的说出来,这种说法如果离开具体环境就让人无法理解。这种情境性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但幼儿常常把情境性语言带到没有情境的地方去说,别人就听不懂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1、互打电话,适时交流。
无法依赖情境的说话方式,是训练孩子独立说话的好办法。“打电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打电话时,两人各处一地,互不见面,毫无情境可依赖,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把所有内容都讲清楚。这种训练,可让孩子给长辈或同伴打电话,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或看到、听到什么事;或者买部玩具电话机,孩子与成人在房间内外互不见到的情况下,说说你在做什么、想怎样等等;也可以由家长和孩子假装表演打电话的小品,来练习怎样把事情说得清楚。
2、穿针引线,创编故事。
通过学编故事让孩子锻炼独立说话,要比打电话更难更复杂一些,训练的内容也更多一些,不如打电话仅仅是一个情节,而且有交谈对象,编故事則需要构想更多的情节,而且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训练,可首先给孩子设计几种小动物,然后让孩子想一想怎样将他们连到一起,编成一个故事。编故事时,起先孩子可能讲得很简单或很乱,家长听后不妨给孩子一点启发,孩子编好后,让他讲一讲,有不妥的地方,家长再启发提醒,帮助他完成。然后,还可以让他去讲给别人听,使他有更多独立说话的机会。
总之,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家园合作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