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抗凝药物对血液透析患者凝血指标及出血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20例应用普通肝素的患者为A组,1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为B组,10例应用阿加曲班为C组,同时选取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玻璃珠激活的凝血时间(gbACT)、凝血速度(CR)、血小板功能(PF)、前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和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F-140)。
结果A组与对照组相比,上机前CR、PF、PF1+2和GMF-140均有明显的增高,分别为(31.1±5.5)sig/min、(3.1±0.5)、(478.2±74.3)pmol/L、(36.9±6.6)pmol/L,gbACT明显延长(196.1±27.3)s;A组上、下机前相比,下机前CR、PF、PF1+2和GMF-140有明显降低,分别为(10.6±3.2)sig/min、(1.8±0.4)、(400.1±85.5)pmol/L、(30.9±6.8)pmol/L,gbACT显著延长(252.5±5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64、28.38、81.40、18.11、21.63,均P<0.05);B组与对照组相比,上机前CR、PF、PF1+2和GMF-140均有明显的增高,分别为(29.5±6.6)sig/min、(2.9±1.2)、(475.5±97.0)pmol/L、(37.5±7.0)pmol/L,gbACT明显延长(193.9±32.8)s;B组下机前CR、PF1+2有明显降低,分别为(22.3±6.8)、(407.8±90.3)pmol/L,gbACT有明显延长(207.5±3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1、57.81、5.99、16.37,均P<0.05);C组与对照组相比,上机前CR、PF、PF1+2和GMF-140均有明显的增高,分别为(26.1±3.3)sig/min、(2.5±0.5)、(443.5±64.1)pmol/L、(32.2±8.3)pmol/L,下机前CR(23.7±4.1)大于对照组(18.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4、3.04、120.30、8.63,均P<0.05);4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中无静脉压升高的情况发生,治疗后管路无或有轻微的血液残留,穿刺时间无明显延长。
结论使用普通肝素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血液透析时和结束后,均有较大的出血风险,达肝素钠虽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有较大的出血风险,使用阿加曲班有助于改善出血发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