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步地浮出水面,受到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就我国在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应的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探究,以期能够提高我国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当前我国的中学语文阅读存在着教学方向不明确,阅读中的思考活动较少,老师缺乏理论的技术指导等问题。特别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由于阅读的范围较广,精度较差,再加上少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充分地思考,往往是眼睛看完之后就全部忘掉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收益,这对于我国的语文教学行业的发展甚至整体青少年的文化素质的提升都是具有不利影响的。
  从我国的语文阅读的现状来看,提高阅读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入手:其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阅读积极性,做到快乐阅读,主动阅读,而不是被动填鸭式阅读或者是被老师强迫要求阅读,这样阅读的吸收容纳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其二,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找原因,由于教师当前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所以学生在阅读时明显具有盲目性的阅读特征。应该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带着目的进行高质量阅读,从而提升阅读的效率,增加阅读的附加值。其三,从教师本人的角度来看,现在大多数中学语文老师自己都不喜欢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来要求学生进行积极阅读呢?所以说,我们的中学语文阅读老师也要做好表率工作,为人师表,并且要向学生展示这一点,从而真正地影响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学生本身的学识有限,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读物的话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中学生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差异,一些读物中的语句措辞较为晦涩,读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理解能力有限,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正常阅读,中学生本来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再加上内容晦涩,阅读理解难度大,就会逐渐造成走神,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师认真教了,学生认真学了,但是没学明白,没读懂,也就造成了时间以及资源的浪费。其二,就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到阅读的内涵,是为了读而读。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背古诗,一些中学语文老师都会在阅读课上对于学生的古诗背诵固定指标,在多长时间内背诵多少古诗,但是基本不会对于学生的理解以及感悟做太多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强制记忆,不但耽误了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的提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实践。这也是十分严峻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2. 学生的整体阅读兴趣不大
  由于学生天性好玩,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而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在这样的冲突之下,许多学生都会逐渐丧失阅读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还是要把工夫下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要求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还要要求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难度较大。这样还是需要调整学生的观念,在课堂之外也要讲一些有关阅读的趣事,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建立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3. 阅读没有侧重点
  当前来看,许多中学生缺乏阅读侧重点,一旦牵扯到阅读课程,往往会进行一些杂乱无章的阅读,东翻翻西看看,不能够沉下心来进行耐心研读,尽管泛泛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真正的阅读之中,要是不能够耐下性子多读一会,恐怕是不会理解到书中的奥秘的。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阅读整体注意力不集中
  大多数中学生存在着阅读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其实由于中学生处于正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外界环境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所以在自然的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只能在10~15分钟,少数学生经过训练也只能维持在25分钟左右。但是由于我国的课程设定问题,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或者45分钟,这就导致了许多的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这都是正常的,老师如果发现类似情况也不要责怪学生。同时老师还应该考虑一下从自身找原因,尽管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和措施对學生形成二次吸引再次集中注意力,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将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甚至更多。同时,我们都知道,当人们带着充足的兴趣以及目的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高度集中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集中率训练方式。老师可以试着在阅读之前布置一定的工作与任务,并且交代学生限期完成。完成后要进行对比,优秀的还要上台做展示,这样一来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实际阅读中也就不容易出现开小差、走神的情况了。
  二、 如何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优化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目标
  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工作,由于教学环节的设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阅读热情,有些时候还会对学生的最终阅读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会让老师本身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2. 实行分层教学
  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理解以及学习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样就要求我们的课外阅读老师要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针对不同年龄的同学制定各自的阅读方案,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阅读内容较难理解或者枯燥乏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阅读热情。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曹利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实践课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文章从语文活动课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语文性”、“全体性”和“连续性”,简单论述小学语文活动开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活动课;开展策略;语文性;全体性;连续性  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取决于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工具性。语文知识要习得,更需要运用。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师忽视不得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怎样有效上好语文
摘要:当前,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怎样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升教学的水平,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当中,配合教师的工作。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方法应用  在高中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进而促使其形成较好的个性及人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很多小学生奢侈浪费、不懂感恩,不言谢的情况愈演愈烈。这些情况说明了感恩教育势在必行。因而,在本文中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为主题展开研究,旨在能提高小学语文感恩教育的水平,提高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
研究背景:分枝杆菌分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非结核分枝杆菌(NTM)、麻风分枝杆菌。分枝杆菌感染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随着HIV/AIDS在全球的蔓延,HIV/AID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经过教师的教学讲解,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特点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一、 前言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对其他学科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必备工具,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在小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且语文学科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语文学科更是一门不可忽略的学科。近年来,教育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在这种潮流下,语文教学要进行实践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这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创新
摘要: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施,教育教学如何进行?应当值得人们思考。人们在思考之余总会有如此感觉:浮华当应休矣。褪尽浮华方能真,褪尽浮华当应成为人们必须追求的教学之理想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褪尽浮华;策略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人们在改革中有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着欠于成功的困惑。改革过程中的头脑过热致使教学存伪现象的严重,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反思着相关的教学
摘要:毫无疑问,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语文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语文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培养民族自豪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重要意义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突出语文在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有专家学者预言,未来语文考试的分数可能会上涨至200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