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体化石而言,宏体碳质化石是肉眼可见、个体大小达毫米-厘米级、具一定几何形状、在地层中呈压扁状保存的独特生物碳化遗留物。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元古代海相泥岩或页岩地层中分布较广,地质年代范围从古元古代到寒武纪,尤其在新元古代更显优势。宏体碳质化石通常呈微米级厚,大小范围从略小于1到大于100mm2的片状黑-褐色薄膜。它们形态各异,变化范围从光滑、起皱、扭曲或具环纹的圆形、椭圆形、香肠形到不规则的角形等个体。大多无清晰稳定的表面装饰或内部构造,难以进一步分类。在许多标本中,原生的压实作用引起的折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是具有柔软的外壁包裹着活性流体物质的海洋生物。苏皖北部新元古界富产宏体碳质化石,它们主要分布于安徽寿州、凤阳、宿州、灵璧,江苏铜山及山东苍山等地,均保存于细腻的粘土含量较高的页岩或泥岩中,化石保存完好程度与岩性的细腻程度成正比。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的是Chuaria,其次为Tawuia,而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仅见于淮南少数地点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以及淮北少数地点的史家组、金山寨组和沟后组。它们曾被分类命名多达52个形态属种。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是同物异名、不符合国际命名规范及分类地位有问题者(Sun and Zhou,1986;Hofmann,1994;钱迈平等,2000,2008;Dongetal.,2008)。经清理甄别归纳后,也许只有4个形态属种有效。它们分别是:1)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1899,圆—短椭圆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常在边缘及其附近有环向或斜切向皱纹;2)Tawuia dalensis Hofmann et Aitken,1979,长椭圆-香肠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不定向皱纹;3)Tyrasotaenia podolica Gnilovskaya,1971,不分枝的窄长带形,常扭曲纠缠;4)Sinosabellidietes huainanensis Zheng,1980,长椭圆-带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具规则的细密横向条纹或褶皱,端部浑圆,一端具圆盘形固着器。不同生长阶段和埋藏状态保存的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曾经被描述、命名为多达13个蠕虫类后生动物形态属种(郑文武,1980;汪贵翔,1982;邢裕盛,1984;邢裕盛等,1985),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大小和形态更加接近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 annulata),无论哪一种埋藏状态保存(压扁、折叠、断裂或破碎)都呈现其除了一薄膜层外,未见有任何动物的结构特征,而且所有的埋藏层位也未见有动物扰动痕迹,如钻孔、潜穴、爬迹和虫管等。因此,将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归入后生动物是有很大疑问的,它们更有可能属于后生植物。对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的研究显示:1)该区宏体碳质化石以结构简单的Chuaria,Tawuia为主,并出现少量具细密横纹的类型;2)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形态上更接近后生植物——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 annulata),而不是蠕虫;3)这些后物体都是简单的柔软薄皮囊状或带状体,未见有分枝构造;4)生物群多样化程度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么高;5)生物群所在环境为滨海—浅海。由此可见,这套化石生物群虽然数量较丰富,但种类却较单调。加上异常发育的叠层石礁,这种情况与华北古陆东部的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十分相似。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南古陆新元古代南沱冰碛岩之上的末新元古代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化石生物群,则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明显多样化,通常以各种较复杂的具分枝或成束构造的宏体碳质化石为特征,碳酸盐岩虽发育但叠层石已明显衰萎。由此反映,新元古代冰碛岩也许是很好的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它的上下可能包含了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早期地球生命演化也经历重大转折的地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