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在线教育的反思和未来展望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在线教学及服务保障大练兵,教学资源、工具、平台如潮水般涌来,“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系统围绕“停课不停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在线教学、在线指导,把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打造成最好的防疫手段。
  这场疫情改变了众多行业的生态,也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在线教育教学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在线授课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条件的限制,让授课教师和学生能随时连接。但线上教学形式如何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应成为后疫情时期强化北京市西城区校园教育智能化建设、注重对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培养、开展线上双师教学模式的新契机。可以说,此次疫情危中有机,迫使我们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促使我们深刻反思教育方式,继而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在线教学情况分析
  只有重视和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在遇到类似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等突发情况时,才能从容应对。
  1.在线平台教学方式多样
  西城区云课堂(http://yunke.xchjw.cn)于2017年统筹建设,由区级平台、校级平台、公有云平台三级组成,为全区各学校提供直播课堂、点播课堂、微课慕课教学等功能。
  北京西城数字学校(https://ds.xchjw.cn)是为区内各中小学师生提供的统一线上学习空间,支持学生查看精品课程,支持学生自主练习,支持教师自主备课授课,支持家校及时沟通并实现家校共育。此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地完善中,不仅可以应对如疫情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还可以更长远地确保今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使用。
  上述平台自运行以来,开展直播、点播活动近1400场次,直播总时长累计近4300小时,观看累计30万人次以上。全区中小学生每学科的课程严格按照课表学习日期进行解锁,每月累计学习完成比例达到85%以上,疫情期间所有学科平均学习时长为60分钟。
  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各学校对直播门户的构建、直播内容的监管、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和支撑学校应用,西城区计划对高清直播平台、师生在线学习功能以及线下录播教室进行全面统筹建设。
  西城区教育系统一直致力于探索教师职后学习的有效方式,西城教育研修网(https://xcjyyxw.cn)从2004年开始建设至今,历经了5次改版,现在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发布系统,更是提供各个学科同步的教学资源库,是开展各科教师专题讨论答疑等多种研修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教师共同进步的平台。
  为了避免统一在线课程的单调乏味,西城各个中小学开设了多彩的在线课程,通过文化课、科学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心理辅导课、防疫卫生课、班会、家务劳动课等,带领学生探究知识的魅力、锻炼强健的体魄、领悟艺术的内涵。比如,北京市宣武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为了确保在线教学质量,制定了在线教学常规;为了保证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制定了学生自主成长指南和详细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2.教学资源遴选渠道丰富
  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教材、案例、课件等。目前,我区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有空中课堂、西城数字学校的资源,也有西城教育研修网等教研机构提供的资源和学校遴选的资源,还有学科教师自己录制的微课或者通过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社会培训机构等渠道获得的资源,以及学生、家长推荐的一些資源。疫情发生以来,仅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录制并审核的视频课程资源就有2500余节,可见教学资源之丰厚充足。
  3.在线教学准备认识到位
  在线教学的准备包括教师形象,如衣着、表情等;熟悉平台,如基本操作、快捷键、工具使用等;设备调试,如计算机、耳机、摄像头、网速等;课前资料准备,如课件、教具、任务单等;上课环境,如背景、光线、噪声等;磨课和试讲;教学时长把握;了解学生,如对平台的操作熟练程度、听课环境、家长配合等八个方面。疫情虽然来得突然,但经调查和访谈发现,西城区广大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准备认识比较到位,从侧面证实了教师们教学基本功扎实以及信息素养已逐步提高。
  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在线教学的反思
  在线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融合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在线教育以其灵活、开放的知识传播与学习方式,深刻影响着现今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学习逐步向生成知识节点、构建知识网络和激活知识应用迈进,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已成为在线教育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高品质的教科研是西城区在线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理论保障。
  1.在线教学带来的变化
  大量的名师名校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免费开放;师资重新统筹,产生增值效应;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大幅提升,为在线教学的常态化应用奠定基础;教学组织从“师—生”变成了“师—机—生”;师生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彻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场景从标准化教室环境切换到了多样化非标准环境;技术角色变成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教学要素。毫无疑问,这一轮在线教学带给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2.在线教学暴露的不足
  全员教师参与在线教学,排课、教学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教师考核管理等发生重大改变,让一部分学校和教师措手不及,虽临阵磨枪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直播课堂难以监控学生的行为,不知道学生是否在听讲,即使在课中以点名或答题的方式进行抽检,也会经常发现学生没有反应,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导致“教—学—互动”变成了三个生硬的、割裂的独立环节。尽管全员参加、全程实施、全科开展,但我们看到的在线教学更多的还是线下教学局部“修饰”后的线上呈现,仍然不是在线教学应有的模样。   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在线教学的未来展望
  未来教育应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第二,启动新型学习模式;第三,促进在线教育者之间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第四,利用在线教育对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第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实现对教育内容的精准投入,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目前,西城区启动了“人工智能 教师队伍 保障机制”融合建设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育教学、课程管理、个性化服务的路径创新,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协调发动各方力量,做好服务保障准备。
  1.未来在线学习平台
  今后,在线教学平台将作为一种教学空间,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物理空间被打破,课堂变得更为开放。为了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更加深度融合,在线学习平台还需要不断地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捕捉学生行为,为学生推荐更加个性化的内容,逐步发展成为支持常态化教学的智能在线教育生态系统。
  2.未来学习者
  此次疫情让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孩子是喜欢在线教育这种形式的,只不过平时他们的时间被线下教学占满了,没有时间使用在线教育。未来的在线学习将更多地面向未知探索和真实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进入私人定制的时代,自主管理学习将成为学习者的重要能力之一,智能学习秘书或在线助教将成为学习者的标配。基于此,未来学习者有很大的选择权,除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外,还可选择学习方式,既可选择在线学习,也可选择线下学习。
  3.未来教师
  在线教学要求教师要切实改变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教师从设计课程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最好以某一章或某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要明确学习目标、方法、内容、练习、评价、反馈以及每个阶段的完成時间等等,还要关注指导学生如何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更多优秀的教师从台前走向屏前,课程开发、授课和学习评估的协同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层次。
  4.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的围墙将被打破,学校功能重新定位。目前学校制度是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模式开展教学,强调的是效率,关注的是分数,忽略的是个性。未来学校拥有新型学习中心,给不同类型、年龄、个性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可能性,让他们爱上学习并学会学习,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在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授课地点条件的制约,让三寸讲台变成了方寸屏幕。在线教学形式如何保证教学成效,达到教学目的,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智慧校园建设、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培养、在线教学模式探索的新契机。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使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注:本文系北京市“十三五”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之策略初探”(BENIC201702010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星立方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从试卷整体分析、班级间答题情况对比、学生答题分析和班级学生群体统计等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大数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提高试卷讲评课效能,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数据 ;精准;有效;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
近年来,随着建立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观念的普及,公民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公共档案馆建设成为业界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维护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为基准点,探寻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宗旨和途径。    一、维护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是公共档案馆的核心精神      关于公共档案馆的含义,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有学者认为,某档案馆是否划归公共档案馆应从三个方面予以考量,即是否以普通公众为服务对象,具有为
本刊讯2月21日下午,北京市建委系统档案协作组就做好奥运档案工作举办专题培训。来自30多个奥运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近180名档案人员参加了学习。  此次培训得到北京市建委、市档案局和市城建档案馆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增强培训效果和实际操作性,培训班专门邀请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城建档案馆人员前来授课,并现场解答了来自生产一线项目资料管理及需解决的问题。  市档案局、市“20
以李克强总理2015年3月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为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为平台,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的新阶段。  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无论是近些年风靡的翻转课堂、MOOC,还是国家推动的“三通两平台”建设,都不乏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身影。但我们发现,以考试为导向、以掌握知识点为目标的讲授式教育模式依然主导着互联
【摘 要】本文以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案例,对教育干部培训者专业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行动研究,结合中心培训者队伍的特点,分析影响培训者专业能力发展的个人和组织因素,探究提升其专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培训者;专业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对承担着
知心大哥:  谈到写作,我特感激《北京档案》,因为《北京档案》对我起了亦师亦友亦园地的三重作用。我深悟读好、评好、用好《北京档案》,其中奥妙无穷,受益更是颇多。  先说读刊。何为订阅?从字面讲就是订而阅之。可我听说,有从来不看《北京档案》的档案人,真的好让月月辛苦的编辑伤心。《北京档案》是咱北京档案人的刊物,面对的主要读者群就是咱北京档案人。其他人不读犹可,北京档案人不读,实在说不过去。《北京档案
本刊讯2006年2月28日至3月1日,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在广东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和交流全国档案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毛福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国各级档案馆在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方面所
《山西档案》2007年第2期蒋冠、洪海的文章指出,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档案职业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被社会赋予了特定的“名分”,所谓档案职业的“名分”,也就是指档案职业从业者必须恪守的伦理准则。归纳起来,档案职业的基本伦理原则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保真求实原则。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要按照档案形成的本来而且来管理它们,无论采用伺种简便有效的管理方法,都不能以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部于2019年4月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等的能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整合高等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
档案保管期限表应实行审批制    《中国档案》2006年第2期汪孔德的文章,认为档案保管期限表在目前的档案鉴定工作中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保管期限表对鉴定者没有多大的规定和约束作用,从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到具体的鉴定依据都带有不全面性和阶段性主观性二是档案鉴定人员对档案鉴定存在畏难情绪,不敢轻易决断,怕承担责任,即使依据已设置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