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节前夕,媒体争相报道国务院向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发出“大礼包”的消息: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自2009年起,人社部、教育部就在山东潍坊、吉林松原和陕西宝鸡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改革试点从上述三省三市扩大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根据试点的效果,本次《意见》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教师们更务实、更稳定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能够真真切切地让一部分教师得到职业生涯的新认可,突破发展的旧瓶颈。
长期以来,基层从教的中小学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工作操心费心压力大,事业上升通道相对狭窄,很多基层中小学教师,最高职称评到“副高”已是极致,职业“天花板”过早出现;一些实际教学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不善于做科研、写论文,也很难获得应有的职称和待遇;甚至在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大”“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也频频出现,基层对职称评聘的改革呼声不断。
国务院此次派送“大礼包”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大礼包”里究竟有哪些“干货”?
首先,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此前相比,原本在中学和小学分别设立的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被统一为初、中、高级,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让小学老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打破了基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拓展了基层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的职业地位得到提升。
其次,职称评价标准更加务实。根据修订的职称评价标准,越发突出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并明确提出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这会让疲于“发论文”“报课题”的中小学教师“松口气”,明确传递出更加科学考评的用人导向,倡导教师踏实在一线从事教学,鼓励去农村或边远地区执教。
再次,是强调职称评定过程要科学和透明。本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也映射出本届政府大力推动的“公开”理念。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要让职称评定的过程不仅更加科学,也更加公开透明。
最后,力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针对以前的评聘分离现象,推行“评聘结合”解决以往“评而不聘”的尴尬,转为职称和岗位相对应的模式,确保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兑现,又用制度鼓励教师从中学到小学、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春波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职称问题,必须反思几个最基本的、也是常识性的问题:建立职称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现行职称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还指出,问题不在于指标,指标只是评价工具,如果少了现在的这些指标,换一些“德能勤绩”,职称评定会更腐败。从这些角度上看,仅仅出台了一项政策,还不能说就成功了或者就一定能成功,一项好的制度还要讲究落实效果,这考量着执行人的智慧,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少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运兴。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是惠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实则惠及子孙后代。中小学教师职称作为一种激励性制度,其宗旨是满足教师的心理与身份需求、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需要;好的评聘体系,可以让现任教师更加乐业敬业,并吸引更多“准教师”进入,此制度的边际效用是对学校教学、教育事业产生正效应。
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其实不是豪华教学楼、不是价格昂贵的实验器材,而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让教师受到必要的尊重、待遇与保障,是教育进步、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可以说是民心所向,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这也是政府的神圣职责。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
自2009年起,人社部、教育部就在山东潍坊、吉林松原和陕西宝鸡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改革试点从上述三省三市扩大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根据试点的效果,本次《意见》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教师们更务实、更稳定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能够真真切切地让一部分教师得到职业生涯的新认可,突破发展的旧瓶颈。
长期以来,基层从教的中小学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工作操心费心压力大,事业上升通道相对狭窄,很多基层中小学教师,最高职称评到“副高”已是极致,职业“天花板”过早出现;一些实际教学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不善于做科研、写论文,也很难获得应有的职称和待遇;甚至在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大”“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也频频出现,基层对职称评聘的改革呼声不断。
国务院此次派送“大礼包”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大礼包”里究竟有哪些“干货”?
首先,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与此前相比,原本在中学和小学分别设立的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被统一为初、中、高级,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让小学老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打破了基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拓展了基层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的职业地位得到提升。
其次,职称评价标准更加务实。根据修订的职称评价标准,越发突出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并明确提出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这会让疲于“发论文”“报课题”的中小学教师“松口气”,明确传递出更加科学考评的用人导向,倡导教师踏实在一线从事教学,鼓励去农村或边远地区执教。
再次,是强调职称评定过程要科学和透明。本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也映射出本届政府大力推动的“公开”理念。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要让职称评定的过程不仅更加科学,也更加公开透明。
最后,力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针对以前的评聘分离现象,推行“评聘结合”解决以往“评而不聘”的尴尬,转为职称和岗位相对应的模式,确保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兑现,又用制度鼓励教师从中学到小学、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春波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职称问题,必须反思几个最基本的、也是常识性的问题:建立职称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现行职称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还指出,问题不在于指标,指标只是评价工具,如果少了现在的这些指标,换一些“德能勤绩”,职称评定会更腐败。从这些角度上看,仅仅出台了一项政策,还不能说就成功了或者就一定能成功,一项好的制度还要讲究落实效果,这考量着执行人的智慧,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少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运兴。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是惠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实则惠及子孙后代。中小学教师职称作为一种激励性制度,其宗旨是满足教师的心理与身份需求、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需要;好的评聘体系,可以让现任教师更加乐业敬业,并吸引更多“准教师”进入,此制度的边际效用是对学校教学、教育事业产生正效应。
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其实不是豪华教学楼、不是价格昂贵的实验器材,而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让教师受到必要的尊重、待遇与保障,是教育进步、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可以说是民心所向,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这也是政府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