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我自身的油画专业与美术教育专业学习,多年来,专注于博物馆公众教育的学习与探索,尤其面向青少年的博物馆课程探索与研究。“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以北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落脚于北京中轴线建筑艺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以美术课程为核心,包括建筑艺术、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范畴中的博物馆课程探索研究,同时,建筑艺术还包含着数学的逻辑性等。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青少年的培养还是他们自身的发展需求,都离不开全学科的综合培养、对跨学科整合能力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研究 青少年学习需求 传统艺术文化素养
“我从故宫里出来,这节课又回到故宫去。”下课后学生这样一句话,让我不禁感慨,半年的“北京中轴线”实践活动设计,从开始着手设计故宫之行,到课堂,历时半年有余,于我,是成长。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考验美术教师的知识广度、美术史知识深度、学科整合能力与提炼能力,比如:课堂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根据、有逻辑。除此,对课堂而言,最重要的是除了保证教学结构的逻辑性外,如何让课堂细节本身也变为“欣赏·评述”的部分也很重要。
一、研读教材,建造细节
《北京中轴线建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课程,以建筑、视觉艺术、历史文化为核心内容。备课过程中在对准《课标》中的相应内容研读教材数遍的同时,也在教材上做了相应笔记,以帮助我更好的知道教材设计内容的用意,建立我的教学主线。
我基本做到每天阅读本课程内容一到两遍,这对于我的直接作用就是通過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明白了教材内容的设计目的。对我的教学设计的直接作用就是让我越来越清楚应该选用何种方式攻破教学难点,确立何种形式的教学细节解决教学重点。毫无疑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与中轴线建筑特点有关。而教学重点是用建筑欣赏方法欣赏和评述故宫和中轴线建筑,教学难点是如何欣赏故宫和中轴线建筑之美。
不过,整个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编排的设计用途绝非一遍两遍便可悟到。半年来,我又在重新阅读教材,带着思考阅读,便可得到收获。
二、从学生出发,选用美术史资料,完善细节——保证课堂中所说的每一句话有根有据
从学情出发,历时半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历经8稿,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北京中轴线建筑学习指导手册》历经3稿,终于暂告一个段落,重点在于让细节自然的流淌于课堂环节中。在完善教学设计的背后,我再读了自己已有书目中有关“北京中轴线建筑”的资料,同时,还把国内关于中轴线建筑和故宫建筑的优质专业类书目以及光盘买来并阅读,林林总总,共计15本书。我自认为,它们的质量至少在国内专业类书籍中是过关的。阅读它们,挑选知识——挑选适合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具有探索性,这也激发起我全部的教学热情与动力。
其中,我花了很长时间对网上国内和国外所有的关于北京中轴线建筑和故宫的纪录片和视频进行挑选和整理,这是个绝对考验判断和整合能力的过程。另外,这个月我用最短的时间学会音频软件——绘声绘影。目的是,让所有的视频为教学所用,哪怕1秒钟的失误,都尽量避免。我确定好适合学情的课堂需要渗透的所有课外资料。当然,这些课外资料本身就是完善教学设计细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工作,我确定这节课的讲稿中的每一句话皆有根据。我用撰写学术论文的态度对待准备这节课的过程,话说回来,所备的每一节课都可以是一篇学术论文。不过它能否成为一篇学术论文,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的决定权在与每一位授课教师。
三、走进课堂,巩固细节
在保证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前提下,教学设计中的细节不断的被打磨着、完善着、巩固着。每一次细节的微调都以“用建筑欣赏方法赏析北京中轴线建筑与故宫建筑”为教学重点,以“分析故宫建筑的特色,感悟中轴线建筑和故宫建筑之美”为教学难点。每一次细节的微调都在力争让解决教学重点的方法离学情再近一点,让攻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再适合学情一点。
《北京中轴线建筑》课程从教材解读、课标落实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教学成长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让我从关注教学整体慢慢地成长为建造、完善和巩固教学设计中的细节。这样一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的备课过程,让我明白了无论美术还是其他领域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整体性前提下的课堂细节落实很重要,而让教育项目中的每个细节值得欣赏与落实是我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足不出户,与博物馆“在一起”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馆首次举办了网络直播活动,实现通过云端足不出户与博物馆“在一起”。我策划并主讲了馆内第一场博物馆教育资源线上直播活动——“我为中轴线代言”活动:“我在北京看中轴,你在世界看北京”。
我曾组织多次中轴线研学和博物馆主题馆校课程《北京中轴线艺术文化》,与留学加拿大的航空摄影师、特邀嘉宾李知垚,从“站在北京看中轴,站在世界看北京”的角度,用大量影像记录讲述中轴线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呈现了中轴线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时代活力,让网友感受到北京中轴线的多彩魅力: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它独特的空间秩序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内和外安”、“以中为尊”、“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我们要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文化遗产。
五、从青少年发展角度出发,探索博物馆课程的教学模式
博物馆课程的探索,首先要基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规律、身心需求,对世界的探索需求与认知需求。其次,课程开发者要熟悉青少年的已知领域、难点领域和未知领域,进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量身打造博物馆课程结构与内容。再者,课程内容本身,必须要符合青少年学习的国家课程标准。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北京中轴线建筑》艺术文化课程的开发,是以青少年认识北京传统文化为核心教学目标的博物馆课程开发的探索,感受北京中轴线建筑,体验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之一。青少年感受、认知、体会传统艺术文化的过程,即是培养文化自信的过程。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研究 青少年学习需求 传统艺术文化素养
“我从故宫里出来,这节课又回到故宫去。”下课后学生这样一句话,让我不禁感慨,半年的“北京中轴线”实践活动设计,从开始着手设计故宫之行,到课堂,历时半年有余,于我,是成长。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考验美术教师的知识广度、美术史知识深度、学科整合能力与提炼能力,比如:课堂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根据、有逻辑。除此,对课堂而言,最重要的是除了保证教学结构的逻辑性外,如何让课堂细节本身也变为“欣赏·评述”的部分也很重要。
一、研读教材,建造细节
《北京中轴线建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课程,以建筑、视觉艺术、历史文化为核心内容。备课过程中在对准《课标》中的相应内容研读教材数遍的同时,也在教材上做了相应笔记,以帮助我更好的知道教材设计内容的用意,建立我的教学主线。
我基本做到每天阅读本课程内容一到两遍,这对于我的直接作用就是通過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明白了教材内容的设计目的。对我的教学设计的直接作用就是让我越来越清楚应该选用何种方式攻破教学难点,确立何种形式的教学细节解决教学重点。毫无疑问,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与中轴线建筑特点有关。而教学重点是用建筑欣赏方法欣赏和评述故宫和中轴线建筑,教学难点是如何欣赏故宫和中轴线建筑之美。
不过,整个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编排的设计用途绝非一遍两遍便可悟到。半年来,我又在重新阅读教材,带着思考阅读,便可得到收获。
二、从学生出发,选用美术史资料,完善细节——保证课堂中所说的每一句话有根有据
从学情出发,历时半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历经8稿,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北京中轴线建筑学习指导手册》历经3稿,终于暂告一个段落,重点在于让细节自然的流淌于课堂环节中。在完善教学设计的背后,我再读了自己已有书目中有关“北京中轴线建筑”的资料,同时,还把国内关于中轴线建筑和故宫建筑的优质专业类书目以及光盘买来并阅读,林林总总,共计15本书。我自认为,它们的质量至少在国内专业类书籍中是过关的。阅读它们,挑选知识——挑选适合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具有探索性,这也激发起我全部的教学热情与动力。
其中,我花了很长时间对网上国内和国外所有的关于北京中轴线建筑和故宫的纪录片和视频进行挑选和整理,这是个绝对考验判断和整合能力的过程。另外,这个月我用最短的时间学会音频软件——绘声绘影。目的是,让所有的视频为教学所用,哪怕1秒钟的失误,都尽量避免。我确定好适合学情的课堂需要渗透的所有课外资料。当然,这些课外资料本身就是完善教学设计细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工作,我确定这节课的讲稿中的每一句话皆有根据。我用撰写学术论文的态度对待准备这节课的过程,话说回来,所备的每一节课都可以是一篇学术论文。不过它能否成为一篇学术论文,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的决定权在与每一位授课教师。
三、走进课堂,巩固细节
在保证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前提下,教学设计中的细节不断的被打磨着、完善着、巩固着。每一次细节的微调都以“用建筑欣赏方法赏析北京中轴线建筑与故宫建筑”为教学重点,以“分析故宫建筑的特色,感悟中轴线建筑和故宫建筑之美”为教学难点。每一次细节的微调都在力争让解决教学重点的方法离学情再近一点,让攻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再适合学情一点。
《北京中轴线建筑》课程从教材解读、课标落实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教学成长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让我从关注教学整体慢慢地成长为建造、完善和巩固教学设计中的细节。这样一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程的备课过程,让我明白了无论美术还是其他领域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整体性前提下的课堂细节落实很重要,而让教育项目中的每个细节值得欣赏与落实是我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足不出户,与博物馆“在一起”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馆首次举办了网络直播活动,实现通过云端足不出户与博物馆“在一起”。我策划并主讲了馆内第一场博物馆教育资源线上直播活动——“我为中轴线代言”活动:“我在北京看中轴,你在世界看北京”。
我曾组织多次中轴线研学和博物馆主题馆校课程《北京中轴线艺术文化》,与留学加拿大的航空摄影师、特邀嘉宾李知垚,从“站在北京看中轴,站在世界看北京”的角度,用大量影像记录讲述中轴线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呈现了中轴线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时代活力,让网友感受到北京中轴线的多彩魅力: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它独特的空间秩序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内和外安”、“以中为尊”、“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我们要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文化遗产。
五、从青少年发展角度出发,探索博物馆课程的教学模式
博物馆课程的探索,首先要基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规律、身心需求,对世界的探索需求与认知需求。其次,课程开发者要熟悉青少年的已知领域、难点领域和未知领域,进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量身打造博物馆课程结构与内容。再者,课程内容本身,必须要符合青少年学习的国家课程标准。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北京中轴线建筑》艺术文化课程的开发,是以青少年认识北京传统文化为核心教学目标的博物馆课程开发的探索,感受北京中轴线建筑,体验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之一。青少年感受、认知、体会传统艺术文化的过程,即是培养文化自信的过程。